首页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鉴定抗体的特异性四种基本方法介绍

     抗体(antibody,Ab)是机体在体内存在的外来分子、微生物等抗原物质刺激下,由B淋 巴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 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s,Ig),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抗体特异性鉴定是免 疫化学技术中,确保抗原-抗体反应专一性的基础。从根本上验证特异性,投稿国际期刊,常常需要准备这方面数据。

      鉴定抗体的特异性有四种基本方法:分子遗传法、独立抗体验证法、正交法和标签蛋白法。四种方法并非必须同时采用。通常,根据实验的目的和研究设计的特点,选择对自己的实验来说具有说服力的1到2种即可。

1、分子遗传法。

对于遗传编码清楚的蛋白质,可采用分子遗传学技术(基因敲除模型、CRISPR-Cas9、RNA干扰等)将该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然后用待检抗体进行标记。如果得到阳性减弱或消失的结果,说明抗体标记的正是该蛋白质。采用该方法要注意两个问题。其一,针对基因的敲除或敲减操作不一定能马上减少相应的蛋白质水平。有的蛋白质在生物样本中可能有足量储备,存在“缓冲池";必须耗去这部分存量才能观察到表达的下降。能否在允许的时间内下调蛋白水平,是一个需要预试的问题。其二,基因及相应的蛋白质水平下调后,抗体标记强度减弱,其实验证了抗体和该基因产物的“相关性",但严格说来,还有可能标记的并不是目标蛋白质。尚存在这样的可能:抗体标记的蛋白质是与目标蛋白有密切相互作用的另一种蛋白。比如,目标蛋白减少后,抗体实际标记的蛋白无从锚定(比如膜蛋白),进而在标本处理过程中流失,结果免 疫标记强度减弱。此时应设计针对性的实验来补充验证。


2、独立抗体验证法。

同一目标分子,可采用针对不同抗原决定簇的抗体来标记。当需要对某种蛋白分子进行免 疫标记时,如果手中已有经过特异性鉴定合格的其他抗体,且识别的结构位点与待检抗体不同,那么原有抗体就可作为一个良好的阳性参照。如果待检抗体与原有的合格抗体具有相同的标记结果,说明待检抗体的特异性是合格的。本法应用时须注意蛋白分子亚型之间的区别。比如,待检抗体与原有合格抗体的识别位点在有的亚型二者都存在,而有的亚型则可能缺少其中之一。结构变化可能引起功能和分布的差别,此时本法就不能起到鉴定作用。


3、正交法。

正交法即采用互不影响的技术对抗体标记的是否为目标分子进行鉴定的方法。比如要鉴定抗体是否能特异性标记某蛋白质,可通过质谱技术、色谱分离技术、针对**该蛋白的RNA的原位杂交等,与抗体标记一道进行平行实验。如果不同技术的检测丰度/强度一致,说明抗体的标记具有特异性。采用该法时须注意各种技术自身的非特异性问题,避免因参照技术本身的特异性缺陷而减弱鉴定结果的说服力。


4、标签蛋白法。

可采用FLAG、V5等亲和标签或GFP等荧光偶联蛋白对待检抗体进行鉴定。如果抗亲和标签的抗体标记强度或荧光信号强度与待检抗体的标记强度一致,则说明待检抗体具有特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