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长江三峡的重要性



1870(清同治九年,庚午年)洪水是长江上、中游的一次特大洪水。自1153年以来的849年间,在调查到的8次历史大洪水、实测到的20世纪5次大洪水中,以1870年的洪水*大,实属历史上罕见的大洪水。
     1870
7月长江上游特大暴雨发生之前,中下游地区连续降雨。6月,江西鄱阳大雨,湖南沅江上游及资江大雨;湖北汉江暴雨成灾,从而抬高了长江中下游江河湖泊的水位。7月中下旬,暴雨进入长江上游地区。713日至19日,嘉陵江中下游和长江干流重庆至宜昌区间发生了一次历史上罕见的大暴雨。717日至19日,暴雨缓慢移到汉江,又东移至宜昌至汉口区间和洞庭湖地区,使长江上游的洪水出峡后与中游洪水及汉江洪水恶劣遭遇。
     
这次暴雨范围广、强度大、历时长。整个暴雨过程约为7天,经模拟分析,7天暴雨量200毫米以上的笼罩面积达16万平方公里;文献中有猛雨雨如悬绳狂风雷雨,连日不息等形象性记载,是对暴雨强度特大的真实写照。
     1870
6月夏汛期间,长江中游连续降雨,江、湖、洼地底水已丰厚。7月份,随着暴雨进入长江上游地区,嘉陵江发生罕见大水,北碚站洪峰流量达57300立方米/秒(1981年洪水流量为44700立方米/秒),嘉陵江大洪水和金沙江洪水在重庆相遇,形成长江干流特大洪水,寸滩站水位达196.15米,洪峰流量达100000立方米/秒(1981年洪峰水位191.42米、流量为85700立方米/秒),宜昌站水位达59.50米、洪峰流量达105000立方米/秒,15天洪量为975.1亿立方米,30大洪量为1650亿立方米。上游洪水与中游洪水恶劣遭遇后,泛滥成灾,经过宜昌至汉口区间的江槽、河、湖等调蓄后,至汉口附近归入江槽。汉口站洪峰水位为27.55米、流量为66000立方米/秒,30天洪量为1576亿立方米。
     1870
年长江特大洪水,灾情十分严重,损失之巨,范围之广,为数百年所罕见。主要受灾地区为四川、湖北、湖南等省。
四川省六月间(农历)川东连日大雨,江水陡涨数十丈,南充、合州(今合川、江北、巴县、长寿、涪州(今涪陵)、忠州(今忠县)、丰都、万县(今万州)、奉节、云阳、巫山等州县,城垣、衙署、营房、民田、庐舍多被冲淹,居民迁徙不及亦有溺死者。嘉陵江畔的合川县大水入城深四丈余,仅余缘山之神庙、书院、民舍数十间,水连八日,迟半月水始落,房屋倾大半,未倾者污淖充塞,腥腐逼人,历两月之久,稍可居人,满城精华一洗成空,十余年未复元气。长江干流上的丰都县全城尽没,水高于城数丈,仓谷漂失,官、民宅半为波涛洗去。三峡入口处的奉节县城垣、民舍淹没大半,仅存城北一隅,临江一带城墙冲塌崩陷,人畜死者甚众。
湖北省长江南岸大堤在松滋县被水冲决形成松滋口,洪水直泻洞庭湖,洪道所及,荡然无存;北岸大堤在监利决口加之汉江决口,荆北及江汉平原一片**,衙署、庙宇、居民、田禾淹没无算,为数百年未有之奇灾。全省30州县及武昌等广大地区遭受严重洪水灾害。湖南省饱受长江溃口之害,安乡、��容水从堤头漫过,龙阳、湘阴围堤尽溃,无一存者,田禾淹没,庐舍漂流,灾情历年以此为*。洞庭湖区各州县皆大水为灾,全省20余州县遭受严重洪灾。江西省萍乡、九江、南昌、鄱阳、德安、瑞昌大水,安徽桐城、宿松、建德、铜陵、寿州、和州、黄池、无为大水,蚊水冲毁田庐,圩堤漂没一空。至长江下游的江苏、上海、浙江洪水不大,灾情较轻。1870年洪水灾害与 193119351954年洪水灾害相比,范围广、灾情重,为我国历史上所罕见。
     1931
7月,长江中下游连续降雨近一个月,雨量超过常年同期雨量两倍以上,江湖洪水满盈。7月下旬长江中下游梅雨结束后,雨区转向长江上游,金沙江、岷江、嘉陵江发生大水,以岷江洪水*大。川水东下与长江中下游洪水相遇,造成荆江大堤下段漫溃,沿江两岸一片**,54个县市受灾,受淹农田5090万亩,受灾人口2855万人,损毁房屋180万门,因灾死亡14.52万人,灾情惨重。武汉三镇,平地水深丈余,陆地行舟,商业停顿,百业俱废,物价飞涨,瘟疫流行,受淹时间长达133天。
     1935
73日至7日的5天内,三峡区间南部以五峰为中心,北部以兴山为中心,发生了紧相衔接的两次特大暴雨。五日暴雨量实测值以五峰1281.8毫米为*大,是我国有名的“357”暴雨(19357月暴雨)的*大暴雨中心。兴山暴雨中心的五日暴雨量也达1084毫米。由于暴雨急骤,致使三峡地区、清江、澧水、汉江洪水陡涨,来势凶猛,荆江大堤沙市以上得胜寺、横店子,沙市以下麻布拐相继溃口,荆州、沙市、监利、沔阳、枝江、松滋、石首均成泽国,纵横千里,一片**,田禾牲畜,荡然无存,十室十空,骨肉离散,为状之惨,目不忍睹。江汉平原53个县市受灾,受淹农田2264万亩,受灾人口1003万人,因灾死亡14.2万人,损毁房屋40.6万间。由于这次洪水的洪峰流量大而洪水总量较小,故长江中下游干流两岸灾情比1931年为小。
     1954
6月中旬,长江中下游发生三次较大暴雨,历时9天,雨季提前且雨带长期徘徊于长江流域,直至7月底流域内每天均有暴雨出现,且暴雨强度大、面积广、持续时间长,在长江中下游南北两岸形成拉锯局面。8月上半月,暴雨移至长江上游及汉江上中游。由于在上游洪水未到之前,中下游湖泊洼地均已满盈,以致上游洪水东下时,渲泄受阻,形成了20世纪以来的又一次大洪水。百万军民奋战百天,并相机运用了荆江分洪区和一大批平原分蓄洪区,才保住了武汉、黄石等重点城市免遭水淹,确保了荆江大堤未溃决。但洪灾造成的损失仍然十分严重。受灾农田4755万亩,受灾人口1888万人,因灾死亡3.3万人,损毁房屋427.6万间。武昌、汉口被洪水围困百日之久,京广铁路一百天不能正常通车。
  



      水库**监测,浸润线,测压管监测
上一篇:总裁致词
下一篇:什么叫浸润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