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报告提出**建成小康社会,将十七大报告中的“建设小康社会”变成“建成小康社会”。虽然“建设”和“建成”只有一字之差,但其含义却发生了巨大变化。前者是一个过程,后者看重的是结果,有明确的时限要求。
**建成小康社会,*艰巨、*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一方面,农村经济有待加快发展,农民收入有待提高;另一方面,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也很突出,亟待解决。
愿景:要围绕“水土气生”指标展开治理
从时间表上来看,“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可以当作农村**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优良的生态环境是**建成小康社会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已经接近尾声,“十三五”渐行渐近。农村**实现小康社会时,应该呈现出什么样的生态环境呢?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姜文来认为:“真正的小康社会应该是环境优美宜居,水**得到保障,呼吸**没问题,土壤不影响食品**,生物资源不退化。农村环境应围绕着‘水土气生’的指标展开,比如农村污水处理率应该达到90%以上,农村垃圾处理率95%以上。”
海南省海洋环境保护协会顾问林鸿民说:“应该是一副美丽乡村的景象。村容村貌要好,垃圾分类不乱堆放,生活污水处理达标。东部发达地区的垃圾处理率和污水达标处理率可能达到95%,而落后地区能达到70%~80%就不错了。”
近日发布的《农业部关于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要求,确保到2020年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有效保障我国粮食供给**、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环境特别是产地环境的**,促进农业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协同发展。
这其中,“一控”是指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和农业水环境污染,到2020年确保农业灌溉用水量保持在3720亿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升到0.55;“两减”是指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化肥、农药利用率均达到40%以上,国内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三基本”即畜禽粪污、农膜、农作物秸秆基本得到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确保规模畜禽养殖场(小区)配套建设废弃物处理设施比例达75%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农膜回收率达80%以上。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博士金书秦指出,从时间表上来看,“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可以当作农村**建成小康社会的环境目标。
不管监测多少项指标、监测数据要达到什么标准,*重要的是让公众感受到环境质量有改善,把公众的切身感受与监测数据统一起来。
生态学博士颜家安说:“日常生活中,难免会出现监测数据与群众感受不一致的现象,一定要重视老百姓对环境的感受。**建成小康社会的环境应该是综合性的、整体系统的环境,国内设定统一的指标不太现实,也不可能。东部有东部的情况,西部有西部的问题。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制定严格的小康社会环境指标。”
瓶颈:农村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治理好农村环境问题是一场**,解决环境问题迫在眉睫,它们是**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短板
垃圾包围农村导致脏乱差
目前,垃圾包围农村已成为令农民十分头疼的事。受到城市化和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影响,农村的生活垃圾也由原来的可分解、可堆腐物,变成了塑料、玻璃、金属等难降解物品。但是农村的垃圾回收和处理机制尚未健全,农村垃圾处理成了老大难问题。
姜文来指出,目前农村垃圾处理率不高,农村脏乱差普遍存在。2013年国内生活垃圾进行处理的行政村比例只有35.9%,64.1%的行政村垃圾没有处理,既污染了水源,也影响了美观。此外,农村污水处理率低,大部分污水未经处理就排放到环境中,2013年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行政村比例只有9%。
水环境恶化威胁饮水**
“60年代饮用灌溉,70年代淘米洗菜,80年代水质变坏,现在是黑臭难耐。”有人这样描绘农村水环境的变化。我国目前有2.8亿居民使用不**饮用水,其中一些地区农村饮用水存在高氟、高砷、苦涩、污染及血吸虫等水质问题。长期饮用这样的水,将严重影响农民的身体健康。水污染也对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导致农作物减产、食品**受到威胁、渔业受损等一系列的问题。
姜文来强调:“农村饮水**亟待提升。尽管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村饮水**问题,国内农村用水普及率达到59.4%,集中供水的行政村比例达到61.3%,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村饮水**没有保障,特别是农业饮水的质量和城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比水更难治理的则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污染。据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此前公布的《国内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国内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主要污染物为镉、镍、铜、砷、汞、铅、滴滴涕和多环芳烃。
土壤重金属污染成隐形杀手
专家指出,“看不见”的重金属污染,正在扮演农产品质量**的“隐形杀手”,不仅可能影响到农田和农村周边环境,也让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产生疑虑。“除了工业废弃物排放造成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农业化学品的大量投入会导致土壤中养分、重金属以及有毒有机物富集引起的土地污染,直接威胁农产品质量**。”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说。
颜家安也表示,我国化肥、农药用量高、利用率低。大量残留物质污染着空气、水体。有些农村,每当稻子成熟的季节,空气中就弥漫着农药的味道。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的调查结果表明,农民施用农药后,有一半以上的人把农药瓶随手扔在田间地头或河里,随意丢弃的农药包装废弃物成了农田主要的污染物。也有研究估计,我国每年废弃的农药包装物超过30亿个(件),重量大约有10万~15万吨以上。
“针对农药包装废弃物污染问题,‘十三五’期间应着力解决,尽快出台农药包装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金书秦说。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力度,并取得明显成效。但政府主导的农村环境治理往往采取项目式治理,这些项目缺少持续性,且在项目的设计和实施中缺少农民公众参与,因此其治理效果往往被弱化。并且,项目式的环境治理往往受制于资金和时间限制,往往只关注项目目标的完成,却很难从根本上解决乡村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资金投入偏低是*大短板
也有不少地方政府官员坦言,农村环境整治面临*大的问题是资金瓶颈。对此,姜文来表示:“长期以来,国家对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投入偏低,治理农村生态环境需要大量的资金,农民自身投入意愿和承受能力有限,环保资金缺乏是困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瓶颈’。”同时,农村环境管理建设能力面临短板,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农村环境现状。
姜文来强调,解决上述问题迫在眉睫,它们是**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短板,解决起来有难度。治理好农村环境问题是一场**,必须集中力量打好这场攻坚战,农村生态环境才能进一步支撑**建成农村小康社会。
突破:应将农村环境治理作为国家环保重点
一个“治理**”不可能医好所有“农村环境病”,如何因地制宜治理农村环境考验政府智慧
目前,我国农村环境严峻,治理农村环境刻不容缓。
姜文来建议,首先,要对农村环境治理进行科学战略定位。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不仅是**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短板,关系到国家能否系统**建成小康社会,而且与国家的生态**和食品**息息相关。其次,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作为国家环境保护的重点,加大投入。再次,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环境保护技术体系。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和城市相比有很大的差异,需要简易、高效、运行成本低(甚至无运行成本)的“傻瓜型”技术体系,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环境保护技术迫在眉睫。
“耕地面积逐年下降,用途不稳,局部地区污染严重。应控制化肥农药使用量,实行生物防治和休耕制度。土地年年种,已经不堪重负。”颜家安说。
“当前我国耕地重金属污染总体以轻度污染为主,可防可控。”农业部有关人士指出,农业部将加快推进国内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普查,启动重点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加密调查和农作物与土壤的协同监测,切实摸清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底数。
据悉,对于已经受污染的地区,农业部将实施分级处理。在轻度污染区,采取灌溉水源净化、推广低镉积累品种、加强水肥管理等措施;在中、重度污染区,开展农艺措施修复治理,同时通过品种替代、粮油作物调整和改种非食用经济作物等方式,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
林鸿民也表示,土壤重金属污染已经存在十几年了,若想修复,谈何容易?“东部地区面源污染比较厉害,应种棉花、麻、工业经济作物,不能种植入口的作物。同时,要改变经济结构,种植8~10年专门摄取有害物质的植物,让其吸收土壤中镉、砷、汞等重金属。”
去年,湖南长株潭地区开展了170万亩稻米镉污染防治试点工作。
金书秦说:“重金属污染修复应秉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由工矿企业来修复。若追不到责任主体时,则理应由政府来主导进行修复工作。”
他表示,首先要在环境治理目标与农业生产之间进行平衡,中国约有5000万亩土地因污染严重无法耕种。土地一下子全部闲置的话,农产品供给可能会受影响,且土地治理需要漫长的时间。其次,要在政府和市场之间要保证农民利益。政府在引入市场机制进行土壤修复时,要保障农民本身利益不受损。
由于我国村庄普遍规模较小、面广分散,加上复杂的历史、区域等因素,一个“治理**”不可能医好所有“农村环境病”,如何因地制宜治理农村环境考验政府智慧。
颜家安认为,在西北部干旱地区,土地上不长草,沙化严重,水资源缺乏,土地耕作有限,生态环境恶劣。这些地区要奔向小康,得起码种什么收什么,播种质量高。要想解决农村**建设小康社会的环境瓶颈问题,国家要出台政策和机制。对西部地区开发要有计划,进行保护性开发。开发不要过度,更不能竭泽而渔,比如滥挖甘草和发菜;中东部地区人口多、资源丰富,经济发达,是率先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地区。但这些地区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农药、化肥使用多,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比较严重。
此外,针对农村面源污染问题,必须一改往日的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走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林鸿民表示,政府应加大投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畜禽粪便等通过沼气池发酵后,产生的沼液、沼渣可以做农家肥;另一种是采用堆垛发酵工艺,在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中加入菌种,进行堆垛高温自然发酵,*后生成生物有机肥。
关键词:水处理,水,处理
来源:中国环境报
Y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