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东莞历史文化

东莞历史文化

 【历史背景】
  东莞历史源远流长。据历史记载:新石器时代,其境内东江沿岸已有原始人群聚居。公元前20世纪的夏代,东莞属南交址。春秋战国时,东莞属"百粤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东莞属南海郡番禺县地。东汉顺帝时,分番禺立增城,东莞属增城。公元222-228年中,分增城立东官郡。进入晋代,废东官郡,东莞分属番禺、增城。
  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东莞立县,名为宝安。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改名为东莞。以东莞作县名由此始,相传因境内盛产水草(莞草)而得名。150多年前,林则徐在东莞虎门销烟。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东江人民抗日根据地。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光荣的**传统,使东莞成为南粤历史文化名城。
  【发展】
  近年来,连续五次被评为国内科教兴市先进市(国内科技进步先进市),连续五次被评为国内双拥模范城,还被评为国内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市、国内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国内禁毒先进单位、国内两基教育先进市、中国优良旅游城市、国家篮球城市、国内体育先进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内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广东省文明城市、广东省教育强市。创建国内绿化模范城市也已通过验收。
  【文化特色】
  民间文化艺术:
  东莞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以广州方言演唱的粤曲、粤剧在东莞有悠久历史,它是本土民间音乐吸融中原文化,并借鉴西方演奏技巧的产物,现为当地民间流传*广的地方音乐和戏剧,东莞素有粤曲、粤剧之乡的美誉。
  东莞的绘画,受岭南画派先驱居巢和居廉的影响,注重写生,吸收西方素描运用色彩的技法,为岭南画派的奇葩。
  东莞每年十分隆重地举行端午龙舟竞渡、醒狮艺术、麒麟艺术、荔枝节、中秋灯会、重阳登高、花市、花街等活动。
  教育:全市拥有各类学校574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4所,电视大学1所,普通中学134所,中专、中师、技校及职业中学21所,小学414所,另有幼儿园511所,各类学校(含幼儿园)专任教师3.7万人,基本建立起从幼儿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到**终身教育的比较完整协调的教育体系。在1995年,全市已普及了高中教育。
  2005年本市户籍适龄少年入学率为98.4%,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4.1%,升入各类高中阶段学校就读的学生有28753人,普通高中在校生与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的比例为6∶4;**教育持续发展,全年培训量达50.40万人次。**高考报名人数为22442人,实考21004人,录取19014人,比上年增加1364人,考生录取率为90.5%。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考总人数为57515人次,报考人数在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中名列第三。
  科技:2005年引进各类人才11.67万人,新增**人才2875人,新增**职称或硕士以上学历的3400人,本科学历3.6万人。目前全市人才总量达到83.9万人,其中**职称10064人,中级职称105725人,初级职称142442人。另外,聘用院士7名。
  文化:东莞市有东莞电视台、东莞人民广播电台以及东莞日报等媒体,各镇有电视站、文化站。全市有村镇文化中心80个、图书馆(室)473个,文化广场447个、博物馆16个,公共文化设施占地面积近1000万平方米。东莞是国内有名的篮球城市、游泳之城、举重之城。
  卫生:全市现有医院53家,卫生技术人员13053人。东莞体育健儿破世界纪录86次,破亚洲纪录40次,破国内纪录165次,获国际比赛**235枚,国内比赛**519枚。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25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