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王海涛/报道 本网讯元旦这几天,虽说是过节,可咱老百姓常说的“120”可忙坏了。昨日,记者从长春市急救中心获悉,元旦这三天长春急救中心共出车423台次,救治384人,比去年同期多出车114台次,多救治180人。患者中,一氧化碳中毒的有10人,全都被及时抢救过来。 长春急救中心急救科长王胜波针对近期出现的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还特别希望通过城市晚报给大家伙提个醒儿。王科长说,元旦期间这10例一氧化碳(包括煤气)中毒的患者年龄小的11岁,大的68岁,分布区域城市3起,城郊3起。“城郊主要集中在平房和棚户区靠烧炉子取暖的住户,取暖用火不当、睡前炉子没有熄,这些都容易造成一氧化碳中毒;室内主要是房间密闭缺氧,通常在用燃气烧水的洗浴间和封闭的厨房长时间用火做饭,如蒸包子、焖肉等,小空间通风不畅也容易造成一氧化碳中毒,后者老年人居多。”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指导和规范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大限度地减少中毒事件的发生和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维护社会稳定,我国2006年9月制定了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 中毒咨询专线: 网址:http://npcc.org.cn 如何避免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多是由于防范不力和疏忽大意造成的,因此提高警惕、预防为主十分重要。预防的具体办法是: ●燃气热水器应该安装在通风良好的地点,不应放置于寝室、密闭浴室内等通风**处; ●正确地使用煤气和保养燃气热水器,随时注意是否呈完全燃烧状态。若产生红色火焰,则表示燃烧不完全,产生的一氧化碳较多;若产生蓝色火焰,则燃烧较完全,产生的一氧化碳较少。 ●自动点火的煤气灶具连续未点燃时,应稍等片刻,让已流出的煤气分散后再点火; ●使用煤气具前闻闻有无“煤气”味,确定是否漏气,如果怀疑漏气,进行进一步检查; ●注意检查连接煤气具的橡皮管是否松脱、老化、破裂或受到虫咬; ●居室内的火炉要安装烟囱,烟囱结构要严密、合理,通风良好; ●吃火锅用木炭时,一定要注意室内通风,以防一氧化碳中毒; ●不要关闭门窗使用炭火盆取暖; ●有条件的可以安装煤气报警器。 中毒表现: 一氧化碳中毒早期表现为**,头晕、眼花、恶心、心慌、四肢无力等。 严重中毒者可昏迷、死亡。 中毒现场抢救: 当发现有人一氧化碳中毒后,救助者必须迅速按下列程序进行救助: ●通风,打开门窗 ●将中毒患者脱离现场,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注意保暖,解开患者的衣领及腰带,保持呼吸顺畅,同时呼叫救护车,尽可能送到有高压氧舱设备的医院进行救治。 ●在等待运送车辆的过程中,对于昏迷的患者,应将其头部偏向一侧。如心跳、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认识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窒息性气体,俗称“煤气”,在生产和生活环境中广泛存在。由于一氧化碳没有特殊气味,人们可在不知不觉中吸入一氧化碳,发生中毒。危险的是常常在中毒以后还不知道其罪魁祸首是一氧化碳。我国的绝大部分罐装和管道煤气中都添加有特殊臭味的硫醇作为“报警剂”,这样就可以使人们及时发现漏气,采取措施,防止中毒、爆炸和火灾事故的发生。 迟发性脑病: 一氧化碳中毒后,如果中毒患者能及时得到抢救,大多数能够恢复正常。但部分中毒者在恢复正常后,经过一段时间(2-60天),又出现了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少语、痴呆等现象,有的病人还会出现手颤、步态不稳等迟发性脑病表现,一定要及时送到医院救治。 ●切断毒气来源 进入室内时严禁携带明火,尤其是开放煤气**的情况,室内煤气浓度过高,按响门铃、打开室内电灯产生的电火花均可引起爆炸。 ●天然气:蕴藏于地层内的可燃气体,可分为干气天然气和湿天然气两种。干气成分主要是甲烷,湿天然气除含大量甲烷外,还含有较多的乙烷,丙烷和丁烷等低分子烃。 ●石油气:炼油时经压缩,分离而产生的混合气体,主要成分是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为方便运输经过加压液化使用。 ●煤气:用煤作为原料生产的气体,家用燃气煤气中一氧化碳占30%以上、氢气占到50%左右,还有甲烷、烃类、氮气等。 ●沼气:有机物在一定的温度、温度、酸碱度等条件下,经过沼气**的作用产生的一种可燃气体。主要成分是甲烷、其余为二氧化碳、氧气、氮气和硫化氧等。(李靖/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