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磁bai力线是为了描述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而提出的一种假设的“线”。究其起源,是由一个说明磁极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互作用的实验得来的。磁通计在这个实验中,人们将一张薄纸放在一块薄玻璃板(或薄木板)并在纸上撒满铁砂,然后在薄板下面放上一块磁体,轻轻振动薄板,纸张上的铁砂就呈现出一些曲线的排列。后来证明这种排列关系与磁力有关,因而就用“磁力线”来描述磁场中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因而就有你所说的权威书的定义:“1奥斯特的磁场强度,用穿过单位横截面(和磁场强度的方向垂直并具有一平方厘米面积的平面)的1根磁力线来表示”。应该理解这只是从定性的角度加于说明而已,并非是从定量的角度进行的**计算!其道理与在图上用相量表示带方向的物理量一样,仅仅是定性的说明,真正定量表示时还得用解析式进行计算!
理解定性说明的含义就是为了明确其物理意义,而不是为了**计算这点很重要。当然啦,如果不明确这点,就可能会想到“那么0.1根的磁力线如何表示呢?”应该说人们研究的初始阶段主要从大的方向入手,没有考虑到磁场强度较小的时候如何表示的。就如人们可以用吨作为重量的单位,但没有人在一开始就想到:若要表示钻石的重量怎么办,后来发现,用吨表示钻石的重量很麻烦,因而人们又创造出“克拉”这个单位来表示钻石的重量。同样道理,当时人们没有想到用小一点的单位来定义磁力线。因而在遇到磁场强度较小的时候再用磁力线进行说明就好象“很不**”或“不能表示”了!
其实,磁通计还可以通过下面的解释来做定量的描述的:磁通,是穿过某一截面总的磁感应强度总的通量,是磁感应强度在某一截面上各点在与该截面相垂直方向上的数值之和,用Ф表示。它反映的是在某一截面与该截面垂直方向上磁力作用的总量。由于各点的数值可能不一样,要求和就得采用积分的方法进行,但只要截面的形状可以用方程表示,各点磁感应强度变化规律也可用方程表示时,这个磁通计的具体数值就能够**计算。并非你说的“只能用疏密来大概表示一下”的!虽然磁场强度的单位后来,改用国际单位,为安培/米(A/M)=4π*10^-3奥斯特,将0.1根磁力线按照换算关系进行换算,也是能够**计算和表示的!这就是定量计算了。
定义中的“某个面积”并不是“随意勾画出的”,而是所需求解的某个面积,是从工程的实际需要和实际进行定义的。在工程上,经常遇到的是磁路,如果从“磁路的角度”(即认为磁路中的磁场是均匀的磁场),上面所说的这个面积就是磁路的截面积。在工程实际中,我们用到磁通的地方都是希望所产生的磁通按照我们的意愿在某个我们设定的路径中通过。因此,我们采用磁导率高的称为“铁磁材料”的物质构成磁路。使磁通大部分通过磁路,另外不从磁路通过的磁通很少,工程上又往往将其忽略不计。因此,这个面积有其实际的意义。若再进一步学习《电机学》后,就会明白这个道理。
由于我们所研究的磁路可以假设为磁场是均匀的,从这个角度说,磁感应强度对面积积分的计算就可变成是平均磁感强度与面积乘积的计算。即:φ=B×S或B=φ/S。因此,人们在磁路中又将磁感应强度称为磁通密度(注意: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磁感应强度通常在不均匀磁场的计算中使用,而磁通密度则在均匀磁场的计算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