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宁波冬至习俗有哪些

宁波冬至的习俗

冬至日,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不同的习俗,那么宁波冬至吃什么呢?

宁波冬至吃什么

1.汤圆

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说到宁波人冬至吃什么,那就一定得提到宁波汤圆。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清朝记载,江南人用糯米粉做成面团,里面包上精、肉、苹果、豆沙、萝卜丝等。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

汤圆是宁波的着名小吃之一,也是我国的代表小吃之一,历史十分悠久。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当时各地兴起吃一种新奇食品,即用各种果饵做馅,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因为这种糯米球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元宵。与北方人不同,宁波人在春节早晨都有合家聚坐共进汤圆的传统习俗。

2.大头菜烤年糕

大头菜经久耐煮而不变形,一镬方方正正的大头菜,在酱油、菜油的润泽下,纹理清晰,看似有红烧肉的质感。夹一筷入口,菜香扑鼻,嚼之肉质软嫩,鲜咸中带着大头菜天生的甜味,没有太多调味品的掺和,吃的就是大头菜的原汁原味。

冬至大头菜烤年糕的关键是冬至那晚灶火不灭,家家都要烧得“烘烘相”,薪火不息,薪火相传,日子红火是老百姓*实在*基本的企盼,而年糕则寓示“年年高”。

3.汤果

“吃了汤果大一岁。”,宁波有“拜冬至”,按照老宁波的习俗,要做冬至羹饭。冬至日早上还要吃一碗甜甜的番薯汤果,寓意把之前的霉运全部“翻”过去。

宁波汤圆声名在外,然而对宁波人来说更重要的是一种叫“汤果”的无馅的糯米食品。汤果也用糯米揉制,形状可以大的跟汤圆一般,小的可以像珠子球或者更小。宁波人冬至要吃“酒酿圆子”,就是用小粒的汤果煮晚稻米酿出来的酒糟,散点淀粉,放上点红丝绿丝,或打上蛋花,有的还可以切些苹果,做法大同小异,只是汤果不可少。

4.赤豆粥

宁波童谣:“笃笃笃,卖糖粥。三斤胡桃四斤壳,吃侬肉,还侬壳,张家老伯伯,问侬讨只小猫小黄狗。”听过这童谣的宁波人应该不少,可是很少有人知道,这“糖粥”就是赤豆粥。这种赤豆粥格外精细,因为赤豆和粥是分开做的。赤豆磨成豆沙浇在白粥之上,好似红云覆盖白雪,色香味俱佳。过去宁波有一种卖糖粥的器具叫“骆驼担”,可把灶具、碗盘、食物全放在担子上。小贩一边挑着担一边敲着竹梆,发出“笃笃笃”的声响,孩子们听见声音就知道“卖糖粥”的来了。

吃赤豆粥甜而不黏,稀而不薄,极为爽口。在宁波,冬至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粥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宁波冬至习俗

圆梦

冬至当天早晨,大家会相互传梦,长辈还会为小辈们“圆梦”,跟西方圣诞节孩子放袜筒等圣诞老人爬烟囱来送礼物的传说,有异曲同工之妙。冬至节与西方圣诞节虽时间相近,但两者体现了东西方的文化差异:西方人过节喜欢以狂欢来庆祝,而我们宁波因独特的农耕文化,更倾向于以温馨祥和的方式过节。

施粥敲更

早先,宁波一些慈善机构,每年自冬至日起到除夕,在各地的城隍庙等地每日施粥两餐,救济贫民。虽然佐粥小菜仅为咸菜、乳腐,然当朔风凛冽,冰天雪地之际,稠粥沸汤,香气四溢,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宁波不少地方上的热心人土,自冬至日起到除夕止,每晚晚餐之后到午夜,雇人敲更,被雇用的人往返大街小巷,口中高喊:“小心火烛!”喊一遍,敲一下。

宗祠祭祖

过去,宁波人在冬至日到宗祠祭祖的习俗世代相传,同姓同宗者纷纷相约参加盛典,经商在外的游子也不例外。是日,全族子孙齐集祠内,祠中摆起“全堂羹饭”,点燃粗如手臂的蜡烛,烛为绿色,祭品中高包上面的方戳子,也用绿色。祭祀陈设忌用红色的原因是:冬至一到,天寒地冻,应加倍小心火烛,舍红取绿,意谓“压火”保安。整个祭祖仪式庄严肃穆、隆重恭敬。

祭典之后,按常规,祭祀当值者要用祠堂公田的收入,备办“冬至酒”,招待所有前来祭祖的宗亲。大族的宗祠,还要请戏班子在宗祠戏台演戏**。席散,按每户人口多寡分发麻饼或高包,故有“拜冬至馒头”之说,但女性一般不计在内。之后,风气渐开,男女平等,女性也享受同等待遇,分得麻饼或高包。

供金紫

冬至日早起,家人按长幼次序,向列祖列宗像跪拜,这种在家祭祀活动,称“供金紫”。族祭的“冬至酒”每户**一人参加,同日,每户人家都会举办家祭。经济能力再不济,赊赊借借也要“供金紫”,在冬至前数日,将祖先遗像从箱中取出,逐一开启检视,若有鼠咬虫蛀,立刻送裱画店修补。到了冬至夜,循例将本支系历代祖先遗像取出,按辈份依序挂起,悬于堂前间,陈设供桌,燃点香烛,供奉祭品。

为什么叫“供金紫”呢?古时无照相,大户人家的祖先遗像全是请人精工细绘,皆以真金白银丹砂作丹青,所绘祖先遗像皆紫袍玉带,熠熠生辉;加之古代官服称“金冠紫衣”,故称“供金紫”,也称“供神像”。每幅像要费数月工夫,始能绘成,工价昂贵。人物服装顶戴,皆按生前身份规定,不得僭越。

供奉祖先遗像,多数至高曾祖为止,再上代很罕见。这大概是因年代久远、遗像散失,或下代支派繁衍,分居各地,无从联系,情况不明之故。有许多家庭,干脆绘一幅神主总牌位,囊括历代祖先,一应俱全,倒也合理,十分省事。冬至次日早晚,点燃香烛,供奉清茶各一次。祖像收下,拂拭一番,卷好放入箱内,置于干净高燥处,表示恭敬,准备除夕大年祭祀时再用。

如今,“供金紫”的古风早已不再,而这种古代的祖宗神像反倒成了海外的热门收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