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歇人不歇业" "愤怒的快递"越来越多见
快递员怎么啦?为什么这么抱怨,甚至愤怒?
2012年**周的某天,在结束和一个快递员短短2分钟的电话后,家住浦东的马女士在收取包裹的同时,提出了上述疑问。这并不是晨报专线近期接到的**一个投诉电话。几乎在同时,**快递员老自和客户吵了一架,对方觉得他应该事先打电话,老自说“上门2次没人接,自己来公司拿吧!”
上海快递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说,*近四五年,快递业发展迅速,同时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快递员如何对待客户?如何关心这个数量巨大、流动性强的快递员群体?
而在即将到来的春节,中国快递协会**要求“歇人不歇业”。巨大的工作压力面前,或许,“愤怒的快递”只是一个开始。
保障快递员群体需制度设计
上海快递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说,从流程上说,快递员一开始打电话问有没有人签收,是为了客户能**时间收到包裹,但说话的态度有时候会有问题。包裹多少直接和他们的收入挂钩,按照规定,一个包裹可以免费投递2次,减少第2次投递,就等于增加收入。因此,有些快递员就急于**次就把包裹送达,这就给人一种“愤怒”的感受。
自2006年邮政体制改革后,民营快递取得合法资质,且发展迅速,截至目前全市有7万多名从业人员,出台了多个指导办法、规范。但速度也带来了问题——管理、服务跟不上,对客户的态度不够规范。
此外,如何保障这个数量巨大但流动性强的群体,还缺乏有效的制度设计。
■城市笔记
谁来舒解他们的愤怒
这已是“新闻CT”栏目第3次聚焦快递这个题材。前两次,我们试图尽量接近这个行业及其从业人员。这一次则开始展现其复杂一面——人前愤怒,人后“亚历山大”(网络用语,意思是“压力很大”)。
“愤怒的快递”传递的是一种尴尬——过年前后,别人休息、回乡、团圆,他们还骑着电瓶车派件、聚件、送件。这期间,他们会为找一个停车位急,会为包裹无法一次投递急。
这么多“急”,集中摆在客户面前,就是一个“抱怨的快递”,甚至“愤怒的快递”。
快递业发展至今,不少人找到了组织,穿上了制服,还遵从着各种工作规范,国家的,地方的,行业的,单位的。也许这些条条框框还不够,但外界的关心、慰问恐怕也同样不够。比如,在春节,给快递员们派一个小红包,或者来那么一句“谢谢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