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又出质量问题:检测不是太多是力度不够 【编者按】以“新鲜我的生活 ”为口号的光明奶,日前再出质量问题,让“新鲜”大打折扣。值得注意的是,在食品**问题频出的情况下,在2012年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上,光明总裁郭本恒曾公开抱怨:“去年国家抽查光明乳业 4553次,现在国家对乳制品的抽查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这么抽(查)会抽死人啊!”即便抽查不断,中国乳业依旧问题频发,消费者信心降到了*低点,甚至“谈奶色变”。据粗略统计,此次鲜奶酸败已是光明近两个月来第三次被曝出问题。
在8月底召开的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第18次年会上,光明乳业的“现声”备受关注,也引起了不小争议。 在会上,光明乳业总裁郭本恒说:“中国的原料奶奶价已经成为日韩以外世界上*高的!中国乳品工业水平应该说也是世界*高水平。我们**的差距就在于奶源。”新西兰等乳业发达国家乳企管理水平未必有中国的好,“他们为什么很少出事?因为他们的奶好”。同时他认为,中国乳企生产硬件配备****,管理水平也不差,检测手段、质量控制等都很先进,不应妄自菲薄。 但是接着光明乳业总裁郭本恒将国内乳品质量问题频发的原因由“奶源”的问题转移到“检测”过于频繁上来。郭本恒说,去年国家抽查光明乳业4553次,没有一个指标不合格。今年上半年已经抽查了2600多次,“这么抽(查)会抽死人啊!” 光明对于不断出现的质量问题竟然归结到“检测过于频繁”这样的原因,消费者和网友表示很难接受,也不是一个乳品企业应该持有的质量态度。 消费者李女士对光明总裁上诉的雷人言论质疑称:“如果真如郭先生所说抽查4553次都合格了,那么受惠的还是我们这些消费者,我们要感谢光明乳业。但是,郭先生你看看光明乳业的质量信息,到处充斥着问题,危机,这像是都合格的产品吗?” 果然在光明乳业总裁郭本恒抛出这番雷人语录之后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光明再爆质量门。 据悉,8日早间,多位上海的牛奶订户发现,送到家中的光明牛奶出现酸腐异味,出现异味的牛奶均是220毫升装的光明小口瓶鲜牛奶。”而和蒙牛出现活虫一样,有消费也在变质的光明牛奶中喝到了活虫。甚是恶心。 8日,光明乳业方面发表声明称,截至8日下午,该公司共接到关于小口瓶鲜奶的投诉952起,这批牛奶由上海乳品四厂生产。 针对220毫升小口瓶鲜奶发生异常的情况,公司表示目前初步分析产品发生酸败的原因是:该批次产品从工厂下线后集中存放于大冷库,为满足今早的送奶****,在配送前进行移库的过程中,因车辆温度没达到标准导致其中部分产品发生酸败。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光明集团官网在下午4点10分左右发布声明,但声明中的发布时间却先后两次穿越,先为上午8时08分发布,后又变化到下午3时。 而关于为什么公司的产品会出现变质的问题,光明旗下的送奶公司却又另一番解释,称“由于员工的失职,不慎将送奶的冷库车冷气关掉了,导致牛奶变质”。 两个截然不同的版本,到底我们该听谁的?光明方面并没有解释为什么会出现两个不同版本的回应。 上海市质监局表示,已经组成调查组进厂展开调查。质监局介绍,将责成企业采取有力措施,做好善后工作。市质监局通过微博提醒市民,在食用生产批号为20120907的220毫升光明小口玻璃瓶装牛奶时,若发现牛奶有异味等异常现象,请停止食用。 而光明方面表示已经派出专业人员上门处理消费者的投诉,并会根据消费者的意愿进行退货、补货或者退款。 半个月时间不到,光明总裁那句“这么检查,会抽死人的”雷人语录得到了验证,光明果然再次出现了问题,而事实上光明的问题很少是被检测出来的,而是被消费者在食用的过程中发现的,那光明总裁所谓的“检测频繁导致乳品问题频发”就是荒谬的,不负责任的论调。 不是检测太频繁,而是检测力度还不够,而且光明所谓的检测是第三方的检测,并不是自检,我们想想如果光明的自检能够有第三方检测的力度的一半,那怎么还会用如此多的质量问题? 在此我们不得不感叹一句:不是检测力度太大致问题,而是自检力度不够滋生问题。加大抽检的力度,可以发现问题,不然真的会死在看似“光明”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