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中国的食品**实在比纸还薄,消费者的小神经和小心脏实在无法再多承受一点这块的打击。所以媒体对涉及食品**的题材自然多加一百二十分小心,况且在中国搞食品企业,本身就是高危行业。
新闻报道中需要权威机构公告
媒体对食品**问题关注是理所应当的,瘦肉精、地沟油、苏丹红、三聚氰胺、工业明胶、膨大剂,甚至早已在面粉行业臭名昭著的面粉增白剂,无时无刻不让消费者提心吊胆。甚至有人戏言,在中国要想吃得安心,必须当个化学家,而且就算是个化学家,也要活到老学到老才能跟上这造假科技发展的步伐。
但关注归关注,媒体在报道中有必要向消费者提供一下真正独立、具有完备资质的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不给企业抵赖的机会,不让消费者轻易心惊肉跳。毕竟媒体报道和监督是为了规范行业发展,让消费者安心消费的,而不是制造恐慌。
此前闹得沸沸扬扬的今麦郎方便面酸价超标、多家洋奶粉添加香兰素以及张裕葡萄酒致癌等一系列传闻,*后均以检测机构不具备相关资质而撤回检测结果告终,不仅让消费者虚惊一场,还对多家企业造成损失。
而此次关于五得利面粉添加致癌物的传闻,事实的真相到底如何尚难辨别,但已经成为网民疯传的对象,不少网友的接力传播和着急斥骂,财经评论员们早已迫不及待地拷问企业良心何在?到底有没有道德底线?更让这家领头羊企业着急上火。
企业别急着喊冤 证据*重要
这次五得利一点惊喜也没带给我们。当获知陷入“致癌门”时完全一副躺着中枪、无辜受害者的架势,和那些真正出事的乳企、火腿肠、奶粉甚至太阳能企业毫无二致。没有一家先做到证明自己清白,反而先拿竞争对手陷害作挡箭牌。
特别是作为一家行业领跑者,五得利可不是什么小作坊。根据五得利面粉集团官网资料,五得利是国内面粉行业**一家入选中国制造业500强榜单的企业,经过国家统计局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监测,其市场占有率达到9.36%,2011年度国内市场同类产品****名,销售额达到121亿元。
这样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企业,对于致癌物之说,五得利**反应就是否认,还声称是这次丑闻可能是竞争对手的陷害行为。作为一个食品企业,谁也不愿让这种影响企业声誉和发展的事件发生在身上。但是,作为一个大企业,这却不是一个明智的危机公关方式。不管是否具备化解危机的能力,当危机已经发生,企业要做的只有应对。
出具权威部门的检测报告,积极向公众通报复检结果,和媒体以及消费者做开诚布公的交流和沟通,远比情急之下乱咬竞争对手来的有效。况且五得利作为食品企业,和检测机构和监管部门的联系和沟通,总比媒体和消费者来的顺畅吧?
企业矢口否认无可厚非,但也很难换来消费者的信任,毕竟有太多的前车之鉴重创过消费者的信心。而只有公共部门行政力量及时介入,才能**时间将真相公之于众,让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监管部门失声容易被利用
毕竟监管部门具有检测检验能力,有责任和义务在事件发生并扩散成公众事件之后及时介入、澄清质疑。企业作为合法权益人也有权利得到公平对待。但事实却是,每次食品**事件的持续发酵和放大,与监管部门的“集体失声”不无联系。
在此次五得利致癌物事件中,*让人失望的还是监管方的不作为不发声。我们更多地看到的都是“工商局电话无人接听、质监局表示不能接受采访”之类报道。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监管部门的失声,才给了很多有问题的企业逍遥法外,又让很多无辜企业躺着中枪。
消费者*受伤 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愈演愈烈的食品**问题已让消费者噤若寒蝉。如今,五得利被曝添加致癌物,让早已紧绷的消费者神经再次面临崩溃。虽然诸如此类的大企业爆出丑闻,五得利也不是**个,前有蒙牛双汇,后有三元和光明。当消费者衣食住行全部都被假冒伪劣以及威胁恐吓包围的时候,企业的发展也就成了空谈。
同时消费者自身也要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在如今传媒速度和力量**强大的时代,如果一味指望企业和监管部门或者盲目听信媒体报道,只能徒增恐慌感。*近传言***局势紧张,就有温州民众排队抢盐。在指责企业和监管部门的同时,消费者自身也要检讨。
监管效率低、行政力量弱
当然,无论是媒体、企业还是消费者,都需要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督和及时引导。出现这么多次事故说到底还是监管部门监管效率过低的问题。行政力量在保护本地企业时显得无比强大,而在消费者迫切需要真相和保护的时候,却又推三阻四。这让部分企业有了钻空子的机会,有了侥幸的心理;而在另一边,也让案件在舆论的推动下进一步发酵和扩大,加剧了公众的恐慌和不信任。
更何况,一些监管部门往往会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例如地方政府为了照顾本地品牌的利益,总是在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又例如执法方总是偏爱维护稳定而厌恶追查澄清。这些无疑更推动事态越来越难以控制。
多少次公共事件的追查结果,至今都未知*终如何。这一回,无论是面对惊怕交加的公众,还是面对急于澄清的五得利,不管是不是“一场阴谋”或是“误伤”,都期待着能有个权威公正的声音,能尽快**个站出来,还消费者和企业一个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