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专家呼吁推广地震预警系统 称不能再等“我们在**时间发出了地震预警,但雅安市还没有安装预警系统。雅安如果有,肯定能大大减少伤亡。”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专访时说。
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不少网友**时间质疑“地震局没有预警、无所作为”。实际上,汶川地震以来,防震减灾的研究机构已经取得巨大成果,但亟待引起政府、社会的进一步重视。
“什么也不知道、就骂中国专家没做事的人,去看看‘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的微博吧!”有网友说。防震专家呼吁推广地震预警系统 称不能再等
几乎与芦山地震发生同时,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已经在计算机网络、手机客户端、专用预警接收服务器、电视台、微博等平台上都同步发出了地震预警。
“从震中地下发出地震波开始计算,到普通人看到预警信息,仅用5秒。”王暾说。
短短5秒之内,预警系统是如何运作的?
王暾详解:“此次震源深度13千米。从地下震源发出地震波开始,我们的监控台站监控到地震波,立刻向雅安地震局的服务器发出信息,再传导到研究所的终端服务器,电脑进行分析之后,向已沟通的平台直接发出预警。”
这5秒之后,和研究所服务器联通的汶川、北川县电视台,自动打出了地震预警滚动字幕。“预警是全自动的,不会因为通过人力沟通损耗时间。”
“预警是同一时间向所有终端发出的,根据地点远近,所收获的预警时间有所不同。比如这次雅安接到预警的人就能赢得5秒有效躲避时间,成都就赢得了28秒。”王暾说。
但王暾坦言,目前*迫在眉睫的问题是,接收预警的范围太小。
目前,这一预警系统的受众仅有汶川县、北川县在内的30多万人。研究所网站上,能免费下载预警系统在PC电脑、安卓手机客户端,但自愿报名参与体验预警的志愿者目前还只有数千名。包括此次地震中心的雅安市,也没有安装这个预警系统。
王暾说,一旦安装,伤亡的减少“肯定是显著的”。根据《西北地震学报》2002年公布的数据,争取到3秒预警时间,伤亡减少14%;预警时间10秒,伤亡减少39%;如果预警时间有20秒,伤亡能减少63%。
“有了预警系统后,预警时间增加了,判断决策时间减少了,避险时间大大增加。举例来说,汶川地震发生时,青川所在地的预警时间有50秒以上,减去人员反应时间和房屋倒塌时间,青川所在地的人可以获得超过40秒的避险时间。”
目前,日本、墨西哥等国已建成面向公众的地震预警系统。我国这一预警系统的误报率明显优于日本系统同类指标。此外,该系统还可具备烈度速报功能。
但令人诧异的是,这个系统的诞生得益于科技部的支持,预警能力也已被实践检验,竟然在地方迟迟无法推开。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王暾对此表示无奈:“因为这个系统并非强制性安装,每一家单位,都要我们研究所去跑、去沟通。有的地方政府对此也不够重视。”
王暾强烈呼吁:“有关部门真的不能再等了!”
“现在我们的发布渠道都是畅通的,但关注到的人不多。建议有关部门尽快扩大预警系统的接收人群。不要等到震灾发生了才重视。”
微博在地震预警中的强大传播力,也亟待重视。“我们进一步扩大了地震预警信息的发布渠道,使普通民众又多了一种方式及时获知地震信息。随着地震预警区域逐步扩大、微博用户增加,微博地震预警在技术上已经成为现实。”王暾说。目前他们的微博已拥有20多万粉丝。
也有网友质疑:几十秒的预警是否太短?还能不能更早预警?
对此,王暾解释,地震预报是指“地震发生前发布的地震警示”,分为长期、中长期、短期和临震预报。“临震预报尚无任何国家能够准确进行。”而地震预警是指地震已经在震中发生,但震灾区尚未感到破坏性地震波时,震灾区收到对即将到来的破坏性地震波的警告信号,“可靠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