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粽子检测结果显示 粽叶多为重金属铜超高 端午刚过,对于粽子的检测虽告一段落,但是出现的问题仍然是不能忽视的,米没有问题了,商家把主意打到了粽叶身上,新鲜粽叶背后的潜规则,经检测结果表明是铜含量超高,煮熟的粽子一股铜锈味,怀疑粽叶加工过程中加入硫酸铜使色泽翠绿,该物质会捐害消化系统,可见粽叶是极为不**的。多地粽子检测结果显示 粽叶多为重金属铜超高
香港
不管是什么形状、馅料的粽子,都是以箬叶、竹叶或芦苇叶包裹,蒸煮过后带淡淡香气,粽子呈深绿色,卖相十分讨好。但粽叶颜色翠绿,可能存在食品**。香港有媒体记者在香港的菜市场,深圳福田农贸市场及水围市场,买了六款粽叶,送到香港标准及检定中心化验。发现两款粽叶浸泡一晚后脱色,把清水染成绿色,全部样本都验出含重金属铜,购自深圳的三个样本铜含量,符合国家质检总局标准,每公斤粽叶含铜不多于50毫克,不过一个来自旺角菜市场的粽叶样本,铜含量超标近11倍,该摊贩声称粽叶来自上海。
香港专业教育学院食物及营养科学课程主任方丽影指出,铜不应在食物链中出现,怀疑有人以硫酸铜等工业原料浸泡粽叶,令色泽翠绿以提高售价,粽叶上的铜也不能以水彻底清洗,经高温蒸煮更会渗进食材。医生指出误服硫酸铜,会对消化系统造成伤害,铜与其他重金属一样会在身体内积聚,加重肝脏及肾脏负担。
北京
记者走访了北京多个农贸市场,随机购买了鑫益佳、又一春两种销量不错的品牌真空包装鲜粽叶和稻香村的干粽叶,并针对其中的铜含量做了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干粽叶未发现含有铜元素,而两款鲜粽叶的铜含量竟然都超过了250ppm(百万分之含量)。按照国家标准,食品中铜含量不得超10ppm。
中国农业大学范志红教授表示,正常鲜叶不可能有如此高的铜含量,两种粽叶都有后期加工“返青”的嫌疑。
记者走访发现,由于地域限制,目前北京地区所售粽叶一般都为竹粽叶,苇粽叶较少,而出售*多的是干叶(也叫黄叶)和真空包装的鲜粽叶。
前天下午,记者在团结湖农贸市场拿起一包鲜粽叶看包装说明时,旁边一位大妈凑过来热心地询问是否要买粽叶做粽子,看到记者点头,她立马说:“没看新闻吗,加工的鲜粽叶很多都是泡了硫酸铜的,*好买干粽叶。”
在走访中,记者发现不少人对于挑选粽叶格外谨慎,甚至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千万不要买颜色特别鲜亮的特别绿的,闻起来有怪味的也绝不能要,要买那种颜色有点灰暗,闻起来有清香的。”家住右安门附近的张大姐说道。
为了验证市民的担心有无必要,记者从团结湖农贸市场、金瀛农贸市场、民天综合市场、金旭菜市场和海淀五路居周围的农贸市场分别购买了塑封包装的新鲜粽叶。而在这些市场中,鑫益佳牌粽叶、又一春牌粽叶是*为常见的两种。其价格均为3元每包,每包50片。
《食品中铜含量限量卫生标准》中的确有对食品中铜含量应≤10毫克/千克(换算成相对含量为10ppm)的指标规定,但粽叶中到底有多少铜渗入馅料之中,并不好确认。关于这个铜含量与流失的比例,国内范围内还没有这方面的研究,国家也没有专门的关于粽叶中铜含量的标准。”范志红教授表示。
但在天然蔬菜和叶子中,铜含量非常低,新鲜的叶子铜含量一般在几个ppm。而我们实验检测到其铜含量却在261个ppm,大大高于它的天然含量。而且在温水浸泡之后其含量降至141ppm,降低了近一半。”
郑州
近日,名为“新鲜粽叶后的潜规则”的微博称,市场上“绿衣”粽子多是通过添加化工原料染制成的。
昨日,在紫荆山路与商城路附近的一家大型超市里,已有大量粽子上市。记者在超市走了一圈,并未发现“绿衣”粽子的踪迹。
记者看到售卖的散装粽叶呈枯黄色,一斤3.9元。工作人员称,“这种就是好粽叶,颜色太鲜艳的反而有可能是染色的。”同时,记者发现,一些真空包装的粽子,其粽子颜色比冷冻区的稍微鲜艳些。
而通过郑州市农业局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记者了解到,往年郑州的确有“绿衣”粽子出售,去年就抽查出了一批质量不合格的粽子,今年还未发现,端午节前会抽查并且公布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