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过滤器检漏的方法
准确检测高效过滤器的质量,以避免高效过滤器泄漏,影响生产。通过检测高效过滤器的泄漏量,发现高效过滤器及其安装的缺陷,如滤材中的小针孔、连接密封部位的缝隙等,以便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1、DOP法--高效过滤器检漏 源于美国,曾在国际通行。 试验尘源为0.3μm单分散相DOP(邻苯二甲酸二辛脂,一种塑料工业常用增塑剂)液滴。 “量"为含DOP空气的浑浊程度。测量粉尘的仪器为光度计(photometer)。以气样的浊度差别来判*过滤器对DOP颗粒的过滤效率。 对DOP液体加热成蒸汽,蒸汽在特*条件下冷凝成0.3μm左右的微小液滴,雾状DOP进入风道。测量过滤器前后气样的浊度,并由此判断过滤器对0.3μm粉尘的过滤效率。 DOP法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这种方法曾经是国际上测量高效过滤器*常用的方法。早期,人们认为过滤器对0.3μm的粉尘*难过滤,因此规*使用0.3μm粉尘测量高效过滤器。 DOP中含苯环,人们怀疑它致癌,因此许多实验室改用性能类似但不含苯环的替代物,如DOS,但试验方法仍称为“DOP法"。 测量高效过滤器的DOP法也称“热DOP法"。与此对应的“冷DOP"是指喷管用压缩空气在DOP液体中鼓气泡,飞溅产生雾态人工尘。 相关标准:美国军标准MIL-STD-282。
过滤器检漏仪怎么检验?
2、油雾法 Oil Mist --高效过滤器检漏 原西德,原苏联,和中国采用过该方法。 尘源为油雾。“量"为含油雾空气的浊度。仪器为浊度计。以气样的浊度差别来判*过滤器对油雾颗粒的过滤效率。 油雾法在德国本土已经成为历史。中国仅有少量单位依然使用油雾法,因为原苏联帮中国搞过滤器时使用的是油雾法。 相关标准:我国有GB6165-85。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7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