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直流电源纹波测试仪操作十分方便

20223月和4月,两份重磅文件——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和《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更新规划》相继发布。作为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顶层规划文件,政策在数字化发展领域给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提升能源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能源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加强利用新一代ICT技术、AI、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建设智慧能源平台和数据中心和智慧能源示范工程,在风光发电领域加快智慧风电智慧光伏建设,推进电站数字化与无人管理。并特别罗列智慧风电所包含内容,如智能化运维、故障预警、精细化控制、场群控制等。

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更新规划》进一步指出了能源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重点任务。包含智能传感与智能量测特种智能机器人能源装备数字孪生人工智能与区块链能源大数据与云计算能源物联网在内的基础共性技术;以及包含风电机组与风电场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在内的行业智能升级技术。为风电数字化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指引和目标方向。


一、概述(WBWB-1000直流电源纹波测试仪操作十分方便

近年来,阀控式电池的大量采用,对充电机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国家电力部就制定了相关的控制标准。对充电机稳压精度、稳流精度、纹波系数提出明确的要求。电池的损坏经常是纹波系数过大造成的。充电机在长期的运行中,其纹波系数总量发生变化。为了控制每组充电机的纹波系数和纹波含量(交流脉动量),我们特地开发了本产品。能实时准确地对直流电源纹波含量和纹波系数做全程监测。

二、工作原理(WBWB-1000直流电源纹波测试仪操作十分方便

纹波表原理框图:

三.主要技术指标:(WBWB-1000直流电源纹波测试仪操作十分方便

测量电压范围:24---260DC,测量精度优于1%

纹波电压范围:0---9999mV , 测量精度优于2%

纹波系数0---9.999%

段码液晶显示

注:纹波系数=(纹波电压÷总电压)×100%

四、特点(WBWB-1000直流电源纹波测试仪操作十分方便

①采用新型高速采样芯片,高速信号处理。

②体积小、重量轻、精度高、方便携带的特点。

③采样速率达1000KHZ,可以全方位监测直流纹波含量。

④具RS232通讯的功能。

⑤满足24-260V的所有直流电源。

⑥实时全方位监测直流电压值、纹波值、纹波系数等。

五、使用说明(WBWB-1000直流电源纹波测试仪操作十分方便

上电操作:将纹波表测试直流电源的两个接线柱用线引出,接到待测电源的正负两端,红接正,黑接负。打开电源,纹波表开始工作,首先显示的数值是电池电压(只显示在开机前和电压低于10.5V时)。

然后循环从上到下分别显示的是直流电压(v,直流纹波电压(mv)和纹波系数(%)。

软件操作:我公司自带的光盘里有两个文件:

USB的识别驱动:点击驱动文件夹里的EXE文件安装即可。

上位机软件:双击文件夹里的 SETUP进行安装,在第1次安装此系统时需要耐心等待几分钟,如果系统要求重启,请重启。软件会自动在重启后继续完成安装。

    信:安装光盘中的软件。上位机通信时,将设备与PC机通过通信口连接好,运行设备,打开上位机软件,可以开始通信(默认波特率9600

保存数据:系统提供数据保存功能,可将数据保存为excel文档,以便做数据的分析与保存。


其实,在风电行业近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数字化从无到有,由点及面,几乎已经搭建了全产业链的智能化架构。

比如,在风电场前期建造环节,基于数字化手段的风电场选址已经成为项目首要采纳的方式。

在设备选型阶段,智慧风机也成为近年来业主采购的优选机型。智慧风机综合利用计算、网络和物理设备等多种复杂系统和先进的传感技术、建模分析、控制方法以及协同决策,可实现设备稳定高效、电网友好的目标。

同时,根据《智能风机白皮书》中描述,在应对末来复杂的应用场景时,风电机组仅通过单机智慧和数字分析难以在更高的层级上实现效率和收益的*优,因此需要在更高层级进行协同决策。而协同决策则主要包含场站层级、场群层级、能源系统层级三个层级,从不同的层级实现机组与机组之间、场站与场站之间,以及与其他能源发电与储能之问实现相互协同与补充,实现能源互联网系统的高度协同与控制。

在长达20年的后运维环节中,基于气象数据与设备运行数据的功率预测、关键设备智能监测与故障诊断,均依托数字化基础打造了高效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提前预警能力的风场后运维体系。

上述我们所提到的从测风到选址,再到设备运行和电力市场交易,国内主流整机企业已经依托多年的生产运营经验和数字化技术实现了风电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全覆盖,构建出一整套灵活的智慧风场体系,为风场稳定、高效生产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扬州万宝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苏公网安备 321023020102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