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浙江电力人工智能预测中心正式投入运行。该中心集纳模型建模与预测服务功能,依托智能化算法和无代码建模技术,能够开展低门槛、高精度且场景丰富的人工智能预测,助力企业精准高效决策。
随着能源清洁化进程加速推进,分布式新能源等参与互动的电网主体日趋多元,电力系统正变得越来越复杂。
“传统的电力预测在面对电力负荷周期性变化、天气因素以及节假日用户行为等多变量时,依然存在着预测精度不足、灵活性受限等挑战。”国网浙江电力人工智能预测中心项目负责人、国网浙江信通公司新技术研究中心介绍,“我们将人工智能预测中心部署在拥有700TFLOPS(每秒峰值速度)的高性能服务器上,同时依托历史电量负荷和气象数据等大数据,引入深度学习和无代码建模技术,有效提升复杂多变量下电力预测能力。”
在模型建模方面,人工智能预测中心打造了模型“中央厨房”,内置12种模型算法,用户只需通过上传数据、数据筛选、训练模型和模型部署四个步骤即可低成本、个性化生成电力调度、营销、安监等细分领域的专用模型;在预测服务方面,该中心实现了电网、社会、经济等维度数据的动态整合,能够实现更加精准的预测分析。
上线试运行以来,国网浙江电力人工智能预测中心已应用于电量预测、负荷预测、能耗预测及新能源出力等场景预测,并能随着业务需要不断拓宽应用场景。
以月度全社会口径电量负荷预测为例,该中心能够根据气象数据、节假日信息和历史用电记录等大数据资源,动态调整预测模型。与传统预测方式相比,自上线试运行以来,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准确率有了显著提升。

1、概述(WBST-100电缆刺扎机测试速度大大提高)
多年以来,电缆运行与维护部门对电缆的刺扎,均按照行业标准DL409-91《电业保障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第234条要求,采用人工刺扎,一旦电缆识别出错,误刺扎带电电缆将造成极大的危害。
我公司依据《电业保障工作规程》及用户的需求,参照国外先进技术,研制出了电缆识别仪。电缆识别仪为用户提供了已知始、终端而施工现场无法鉴别具体是那一根电缆的问题。为保证100%的保障,我公司推出了以上此仪器的配套产品--- 遥控型高压电缆刺扎器。该系列产品的配套使用,彻底解决了现场高压电缆的识别、电缆带电与否的鉴别及可靠的刺扎问题,杜绝了隐患。
2.功能特点及技术指标(WBST-100电缆刺扎机测试速度大大提高)
2.1功能特点
刺扎可靠,只适合硬表面作业(电缆、水泥地面等);
双键遥控(A、D键同时按下),操作简单,双重保护开关按键;
工作状态有超亮发光二极管指示,直观明了;
机械、电子多重保护设计,可靠;
便携式结构设计,外形美观;
内置锂离子充电电池,配充电器,适合野外无电源使用。
2.2技术指标
无线遥控距离:≥8米
适用电缆:≤¢125mm的各种高压电缆
重量:约12kg(含铝合金箱及全套附件)
外形尺寸:460×380×120mm³(含铝合金箱及全套附件)
3、使用注意事项(WBST-100电缆刺扎机测试速度大大提高)
3.1严格按以上说明进行装置的保养、安装、试扎操作。
3.2装置试验
3.2.1空试验(不装弹与钉)
试扎前为了试验装置工作正常与否,可以进行一次空试扎,即不装子弹及钢钉,由一人手持装置顶到硬地面或墙面上,将钉管伸出连接套部分完全压回连接套(端面平齐),另一人操作遥控器同时按下两键进行空试扎试验,如感觉到镗内弹簧动作证明装置正常。如不行则应仔细检查,保证装置正常才能装钢钉,随后装弹在高压电缆上进行试扎。
3.2.2 实弹试验
试扎前为了试验装置工作正常与否���可以装好钢钉和子弹后由一人持装置顶到硬地面(砖、水泥或墙面)上,将钉管伸出连接套部分完全压回连接套(端面平齐),另一人操作遥控器同时按下A、D两键进行试扎试验。这时由于不是对带电体刺扎,持装置人不会有危险。如成功射出钢钉,证明装置正常。如不成功则应先仔细检查,保证装置正常后才能在高压电缆上进行试扎。
3.3此装置的可靠性:此装置操作非常简单且可靠。安装好后需同时双键遥控才行,其保障性有三个方面:
①电子控制保证即使装置电源打开误压遥控器某一键,装置不会动作,必须将遥控器上A、D两键同时压下装置才会动作。而当电源开关未打开时,装置不可能动作。
②装置未在上镗状态时,精密机械控制部分保证装置不能上镗。
③装置处在上镗状态时(上镗灯亮)钉管伸出连接套不完全压回连接套,装置不可能动作。
3.4耗材子弹与水泥钢钉必须与出厂时配置的规格型号相同。
在供电系统规划中指出,优化电网架构,加强高压走廊用地控制。完善主网结构,提高电网受电、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220千伏以上电网推动建成双环网、双链式结构,保障500千伏金海湖站、500千伏毕节南站、500千伏威宁西站、500千伏毕节西站建设,推动500千伏威宁乌撒站新扩建投产。推动毕节大方乌蒙电厂送出工程、金沙柳塘电厂送出工程、500千伏乌撒-威宁西线路工程、500千伏金海湖-习水工程线路工程、金元织金电厂送出工程等电力通道建设。加强保底电网建设,提升电力保障承载能力。加快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等重点领域配套电力建设。
构建中心城区高效智能电网体系。优化中心城区电网架构,规划新建金海湖站500千伏变电站1座,规划220千伏变电站共8座,其中保留毕节站,扩建官屯站、归化站,新建双山站、凤凰站、香田站、甘河站、麻塘站,规划110千伏变电站共29座,其中保留4座、扩建3座、新建22座。严格管控高压通道宽度。500千伏单个同塔双回路高压走廊宽度控制在75米,220千伏单个同塔双回路高压走廊宽度控制在45米,110千伏单个同塔双回路高压走廊宽度控制在30米,多个同塔双回路高压走廊宽度需按单个同塔双回路高压走廊宽度的倍数控制;单个双回路电缆高压通道宽度控制不小于3米,多个双回路电缆高压通道宽度需按单个同塔双回路电缆高压通道宽度的倍数控制。加强高压走廊并廊建设,新建高压走廊宜采用电缆隧道形式建设,推动电力设施与其他设施混合建设。
扬州万宝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