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雷电冲击发生装置服务快捷深受广大客户好评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作为国民经济重要基础产业的电力工业开始取得长足进步。电压等级不断提升——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电网很高电压等级为330千伏,1981年电网很高电压等级提升至500千伏,2005年第1个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投运,2009年第1个特高压工程投运,2019年世界上电压等级极高、输送容量极大、输送距离极远、技术水平很先进的±1100千伏准东—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成。电网线路长度大幅增长——与1949年相比,2023年国内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增长374.5倍。省间互济能力逐步加强——1989年,我国第1个超高压直流输电工程——±500千伏葛洲坝—上海直流输电工程投运,华东、华中电网实现异步联网;2001年,华北电网、东北电网通过500千伏线路联网运行,我国第1次以交流方式实现跨区电网互联;2005年,西北至华中灵宝直流背靠背换流站工程投运,西北与华中电网实现互联;2010年,750千伏哈密—敦煌输变电工程投运,是新疆电网与西北主网联网的第1个通道;2019年,渝鄂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投入运行,川渝电网和华中电网实现异步互联;2022年,闽粤联网工程竣工投产,广东、福建两省电网的第1次实现互联互通。

产品概述(雷电冲击发生装置服务快捷深受广大客户好评

用途:
雷电冲击测试设备主要针对低压配电系统SPDIII类试验(GB18802.1YD/T1235.2)和低压电信系统SPDD级试验(GB18802.21),用于产生雷电冲击电流(8/20μs等),对避雷器阀片、比例单元和浪涌保护器(SPD)等进行冲击电流试验及残压值的检定,或者用于其他科学研究试验。

雷电冲击测试设备可输出很大幅值100kA8/20μs冲击电流,冲击电流对避雷器阀片进行通流容量、限制电压试验,波形满足IEC要求。

经过简单电路转换可以进行10/350us冲击电流测试,输出波形符合IEC和国标要求。测试设备结构美观,测试系统自动化程度高,已经被各类厂家和科研院所采用多套,深受国内外客户所推崇。

成套雷电冲击测试设备的试验程序和波形均满足GBIECVDEANSI等标准的测试要求,并可根据用户特殊需求进行定制。

产品特点(雷电冲击发生装置服务快捷深受广大客户好评

详细参数

额定参数:
8/20
充电装置输入电源:380V/50kV/25kV/10kVAL-L两相,50Hz/60Hz
8/20
极高充电电压:50kVDC±10%,极大充电电流0.5A,实际充电电压不高于50kV
8/20
脉冲电容器:50kV/10μF共计4台,并联使用共40uF/50kV
每组电容器安装在固定支架上,能够稳定定位;多台电容器可并联运行,自由组合;
触发间隙电压范围2kV~50kV
移相触发可控精度:1~359°
8/20
回路输出电流幅值:5kA~100kA±10%
使用持续时间:100%额定下,每90s充放电一次,可连续工作;充电装置80%额定下每60s充放电一次,可连续工作。
使用持续时间:100%额定下,每90s充放电一次,可连续工作;充电装置80%额定下每60s充放电一次,可连续工作。
放电间隙采用钨铜间隙同步控制,控制精度±0.5mm以内;
提高设备能效比,平衡投资费用,适合于研究机构、科研院所等单位和实验室应用
放电回路占地面积:W*L*H3.5m*2.5m*200m
总重量:约1.1

 

主要技术参数(雷电冲击发生装置服务快捷深受广大客户好评
8/20
输入电源:交流三相四线,50Hz380V/50kV/10kVA,油浸式半绝缘变压器
占地面积:本体设备3.5×2.5 米,控制室1.2×1.5米。
a)8/20
冲击电流波
8/20
冲击试验电流峰值T1时间8μs±10%,T2时间10μs±10%
自动正负极性雷电冲击电流波形输出;
反极性振荡峰值小于电流峰值的10%
极高充电电压:DC50kV,极大充电电流0.5A
冲击电流额定幅值:±100kA,输出能力:5-100%

 

装置结构(雷电冲击发生装置服务快捷深受广大客户好评
本体采用圆形放放置结构,电容器横竖立放置,每两台电容器为一组,每组电容器配有调波电阻,保证安装强度。
本体电容器采用环形向心对称结构,从结构上确保每组电容器距离放电间隙距离相同,很大限度地保证放电电流的均匀性。在长期使用中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保证电容器使用寿命均匀,从而延长了设备寿命。电容器可以串联运行,也可以并联运行,换接电路比较方便。每组电容器放电过程中均串联电阻,能够保证电容器可靠运行。
每个独立放电冲击电流回路采用近似弧形排列,每组电容器放电回路几何长度基本一致;
多个放电回路可并联运行;

 

脉冲电容器
电容器使用绵阳绵竹西南电工油浸电容器。

 

充电装置
充电方式为变压器原边可控硅恒流充电;
桥式整流:2DL-200kV/1A的高压整流硅堆,反向耐压350kV,极大平均电流1A
变压器采用油浸式充电变压器,初级电压380V,次级电压50kV,额定容量20kVA
采用高压整流硅堆安装立式绝缘板上面,自动转换充电电压极性;
整流硅堆置于油浸变压器内,构成可控硅恒流调压,从零至整定电压连续充电、整流一体装置,可减小有效空间尺寸
充电保护电阻:采用漆包电阻丝有感密绕在绝缘管上;
充电回路:充电时间在30s-90s范围内可调;
恒流充电装置在10%100%额定充电电压范围内,充电电压的可调精度为1%
直流电阻分压器:采用100kV150M,内部电阻采用油浸式金属膜电阻.低压臂电阻装在分压器底法兰内,低压臂上的电压信号用屏蔽电缆引入系统内;
自动接地开关采用电磁铁分合接地机构,试验停止时可自动经保护电阻接地;
恒流充电充电变压器(包括高压整流硅堆和极性转换装置)及其保护电阻,自动接地开关和绝缘支柱等安装在同一个移动式底盘上;
高压连接和固定:恒流充电装置在侧面可用金属软线连接到本体上。

 

放电间隙
放电间隙采用Φ250mm放电球面作为放电间隙,其均匀电场稳定放电电压超过200kV
放电球隙表面采用50%钨铜电极,具有耐受强电流能力;
放电间隙均可长时间运行在140kA8/20μs电流下;
放电间隙安装在封闭式绝缘筒内,球隙前方有观察窗。封闭结构采用双层绝缘筒,即消除噪声,又使得球隙不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放电稳定可靠,构成封闭的点火放电系统。
放电间隙采用精密伺服电机驱动,12AD测量球隙,球隙整体可控精度小于0.5mm

 

控制系统
控制自动化是高电压大电流测试设备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本套设备的特色。控制系统的设计完全体现了低压控制高压,高低压隔离的特点,具有操作简便,易于维护,方便试验的优点。采用以PLC为核心的智能控制系统,既能够解放试验操作人员,提高劳动生产率,又通过控制系统可靠自动联锁,极大地提高了设备操作保障性。
本控制系统采用人机界面(计算机)—进口PLC—执行机构的控制模式,PLC可通过光纤通讯方式,实现操作界面和控制机构进行隔离。人机界面采用10吋触摸屏,是用户操作的主要设备,可以完成试验设置、参数设定、信息输入、充电电压等试验参数设置,开始试验后执行试验开始、接地、触发放电、警灯警铃、球距调整等动作。
控制台主要用于完成以下动作和状态:(1)充电设备自动接地和自动解除接地;(2)点火球隙距离手动/自动调整和截波球隙距离手动调整;(3)恒流充电;(4)充电电压手动/自动调整;(5)手动/自动发出点火脉冲;(6)手动/自动响警铃;(7)过电流/过电压自动保护; (8)整定电压显示(9)第1级电容器充电电压显示;(10)点火球隙指示;(11)其它指示灯和符号
保障连锁按照CE标准设计和规划;

测量分析系统功能特色
试验的数据可以任意保存,并可以以试验时间顺序自动保存;
测试波形记录存入数据库,可进行查询;测量系统可通过网络与其他计算机相连;
分析软件可在线运行,也可离线运行;
测试过程中自动读取测试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显示波形参数(波前时间、半波时间、QW/R等参数)、电流幅值和限制电压等有用测试信息;
离线状态下读取试验数据;
试验报告辅助生成

 

测量器件
a)
电阻分压器参数:
极高输入:电压1-20kV
输出电压300V
b)
设备电流测量器件使用穿心式罗戈夫斯基式线圈,可以对悬浮电位进行测量。线圈参数:
1#
电流测量范围:10-150kA
输出极高电压:200V
分流比:0.001V/A

 

适用条件
a)
海拔高度:1000m
b)
环境温度:-5℃~+40
c)
相对湿度: 85%(20℃),无凝露
d)
极大日温差:25
e)
使用环境:户内
f)
无导电尘埃
g)
无火灾及爆炸危险
h)
无腐蚀金属和绝缘的气体
i)
电源电压的波形为正弦波,波形畸变率 < 5%,电压波动小于10%
j)
接地电阻不大于0.5Ω
k)
专用供电系统应安装避雷器

随着电网发展,各地能源资源、用电负荷水平分布不均等问题日益显现。2004年,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建设特高压输电工程。2006年,我国第1个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开工。2009年,该工程投运。2010年,±800千伏向家坝—上海特高压直流工程建成投产,我国进入特高压交直流混合电网时代。

2014年,随着“44直”特高压工程加快建设,特高压进入全方位大规模建设和发展阶段。此后,±800千伏酒泉—湖南、扎鲁特—青州、青海—河南、白鹤滩—江苏、白鹤滩—浙江等特高压直流工程相继投运,不仅给西部地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也满足了中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用能需要。

特高压电网,既需要特高压直流远距离输电,也需要特高压交流确保电网可靠稳定运行。2019年,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投运,华东特高压交流环网形成,提升了华东电网受电能力。2020年,1000千伏蒙西—晋中特高压交流工程建成投运,华北电网基本形成“两横三纵一环网”的特高压骨干网架。2021年至2023年,1000千伏南昌—长沙、荆门—武汉、驻马店—武汉特高压交流工程先后建成,华中特高压交流环网网架结构进一步增强。目前,国家电网在运“1916直”35项特高压工程,在更大范围促进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

大电网不断向更高更远处延伸。20112020年,青藏联网工程、川藏联网工程、藏中联网工程、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4条“电力天路”建成,西藏形成覆盖全自治区300多万人的统一电网。

为了确保纵横交错的电力“高速路”将能源富集地区电力输送至负荷中心,电网也在不断织密建强,畅通经济社会发展能源动脉,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用电需要。

华北电网是典型的交直流混联送受端,为了满足蒙西、山西等能源基地送电需求,华北电网持续建强主网架,推动绿色转型;华东电网是典型的大受端,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推进,华东电网加快完善区域主网架,确保电力“送得进、落得下、供得好”;作为国内电网互联互通和电力交换的重要枢纽,华中电网通过多条500千伏线路相连,为服务中部地区崛起提供支撑;东北电网是典型的送端电网,区域内以500千伏为主干网架,目前正加快推进新能源富集地区配套电网建设,满足新能源规模化接网送出需要;西北电网是交直流混合大电网,5个省级电网通过750千伏骨干网架联接,省间交换能力不断增强,积极服务西部大开发;随着西南地区能源基地开发建设,以及1000千伏川渝特高压交流等工程推进,西南电网将从大送端转变为“送受并重”电网,西南电网持续优化完善区域主网架,确保电网可靠运行。

电压等级不断提升,电网网架持续完善,区域电网结构不断优化,为跨区跨省电力输送奠定坚实基础。


上海来扬电气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上一篇:暂无
下一篇:交流耐压机是什么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25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