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2年后山西头个节水型社会城市太原要成国内典范

  昨日,记者从太原市水资办了解到,山西头个节水型社会城市———太原市已有70%的项目达到标准,四年试点期之后,太原市将成为国内节水城市的典范。

  “今年太原市还将投资3.98亿元,进行节水型社会建设。”太原市水资办主任孙中惠说,“试点期后,节水型社会将继续进行,达到全民节水的目的。”

  35%超额完成

  “在两年时间就完成国家标准的70%,这个成绩实属不易。”省水资办节水科科长张建友认为,由于节水工作需���协调多个部门相互配合,以及政府大量资金投入,这对于水资源本来就十分匮乏的太原市来说很困难。

  2006年11月,水利部将太原市列入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城市,2007年,太原市正式编制建设规划,节水型社会建设正式开始,将通过四年时间,完成试点期所有20项标准。

  其中,万元GDP取水量、计量设施安装率、污水处理回用率、城市管网平均漏损率、节水器具普及率、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都已经达到了太原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目标要求,有35%的指标超额完成。

  据太原市用水统计年报数据显示,从2006年到2008年,全市总取水量始终在57000万方以上,而单位GDP耗水量则从57.3方/万元下降为38.97方/万元。在总取水量无明显变化的同时,单位GDP耗水量逐年下降,提前实现了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目标任务。

  水资源调整经济结构

  差别水价,泉域保护,关井压采,这些看似生态保护的措施,却也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通过水资源的调配和收费标准的完善,全市一、二、三产业结构比重由试点前的0.46∶55.09∶25.9,调整为2008年底的1.4∶50.5∶48.1,重污染、高耗能的工业企业逐渐退出市区。

  两年来,太原市共投资4亿多元,进行工业节水技术改造,涉及冶金、电力、化工、煤焦、机械等五大行业,完成了太钢、太原二电厂等30多项节水技术改造,年节约新鲜水5000多万方。此外,还投资1.3亿多元,完成农业节水项目50多项。

  “产业结构调整是一项长期任务,并不是短期就能完成的,而且,这也是一项涉及多个部门的系统工程,水务局只是牵头单位,此外,还涉及建管委、环保、市政等部门共同合作。”张建友说。据了解,经济发展和环保效益实现“双赢”,全市地下水连续上升,太原市46个地下水监测点水位平均上升了1.1米,大多数的地面沉降观测点地区的地面沉降速度都有所减缓。

  发动民间自觉投入

  “水资源保护更需要全民动员,单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民间自觉投入节水行列,才能真正实现节约用水。”孙中惠说。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较低是太原市节水的短板。2008年,太原市首先采取PPP方式,与北京开创等公司合作,合资9.6亿元新建城南污水处理新建工程、杨家堡污水处理厂改建工程、河西北中部污水厂改扩建工程。

  目前,河西北中部污水厂改扩建工程已经完工。待所有工程完工后,我省污水处理能力将达到60多万吨/日,污水处理率将达到90%以上。“这样的方式在近几年节水工程建设中,已逐渐成为主流。”孙中惠说,“全市节水工程建设投资比例发生明显变化,社会投资的比重大大增加,节水型社会建设已经成为全市的一种自觉行动。”在今年太原市建设节水社会的规划中,将投资3.98亿元,其中,政府投资2.94亿元,到2010年,计划投资3.3亿元,而政府投资仅有1.22亿元。孙忠惠表示,太原市已逐渐形成以政府投入引导全社会参与的节水体系。作者:◇见习记者徐磊 来源:山西青年报

【编辑:任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