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天津开发区水资源必然延伸到京津地区,乃至华北地区水资源分布及其特点。
华北地区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人口嘬稠密的地区之一,而淡水资源十分有限,远远低于世界人均占有水量的平均水平。进入八十年代以来,本地区和上游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天津已经成为严重缺水的城市。
天津水资源的组成及其可利用特点:
1.自然降雨
天津市年降雨量400—600mm,但降雨的时空分布很不均匀。降雨主要集中在6—8月份,占全年75%以上,其中7、8月份占60%以上。汛期降雨集中造成一方面一年中很多月份干旱缺水,另一方面有时汛期暴雨成灾,也造成灾害。集中降雨也很难贮存:①降水集中需要大量的容积贮存降雨水量;②对于人口高度密集的城市地区,初期雨水水质恶劣,无贮存价值;③地价昂贵,没有足够的池、塘、沟、滇贮存淡水资源;④土质恶劣防渗性能差,建地下贮水池造价昂贵。本地区如考虑自然降水的贮存与利用,必然结合包括本地区降雨特点及地质条件的综合情况进行经济技术可行性研究。
2.地下水资源
天津市中南部地区深层地下水为淡水资源,由于超量开采,已经引发出一系列水文工程地质方面的问题,已无进一步开发潜力。但该地区浅层地下水属苦咸水和微咸水(2—5g/L)。有关部门认为,微咸水经系统研究和试验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3.境外来水
天津市、天津开发区用水主要依靠(也可以说完全依靠)境外来水。目前天津市引滦入津水资源缺乏已成事实,自1997年以来由于黄河断流日数增多,引黄济津已经无实际意义。据媒体报道,我国明年将实施东线引江工程,由长江下游取水进黄河再北上解决京津地区用水。
值得强调的是,据可借鉴资料,1982年在中央政府直接指挥下,成功的实现了引黄济津工程。从黄河山东段引水,共引水8.41亿吨,引水成本很高。自1982年以来,我国由计划经济基本转入市场经济,人工费用、建筑费用、能源价格都有大幅度调整。预计引江入津几千公里长距离办水工程,供水成本预计达到每吨十几元。
4.天津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及污水系统
天津开发区已经建成日处理能力10万吨的污水处理厂,目前已经投入稳定运行。经处理后出水水质COD≤120mg/L、BOD≤20mg/L、SS≤20mg/L,外观清澈透明,达到设计标准。目前已经用于喷洒道路、防尘降温、市政用水等低水质用水,取得一定成效。
由于天津开发区地处渤海之滨,在原来盐碱滩填土垫地开发建设而成。地质条件很差,地下水位很高,地下苦咸水的渗入使城市污水中含盐量很高,又由于采用二级生物处理,不具备去除盐分的功能。一般旱季3000mg/L,雨季大雨后达到8000mg/L。但是它来源稳定,如果转变观念依靠高新技术,利用开发区现有条件和成熟成果与技术进行污水深度处理的工程性试验研究,实施污水回用工程,用于解决和缓解天津开发区用水紧张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