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即化学**法和物理**法。化学**法有加氯**和臭氧**等;物理**法有紫外线**等。化学**法一般都会产生**副产物,而紫外线**是**不会产生**副产物的方法,不会造成二次污染问题。
表1 部分国家和地区尾水**指标
国家或地区
指标值*
标 准
美国国家环保局(EPA)
200个/100mL
二级生化处理后的出水
美国
加利福尼亚第22号条例
总大肠菌群数
2.1个/lOOmL
非限制性使用的回用水
欧盟
2000个/100mL
浴场水指导准则
(Bathing WaterDirectives)
日本指针
1000个/mL
水污染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渔业**标准
中国
(GBl8918—2002)
10000个几
1000个/L
10000个/L
二级标准
**标准A类
**标准B类
(GB8978—1996)
5000个/L
1000个/L
500/L
500个/L
100个/L
医院、兽医院及医疗机构含病原体污水;三级标准
医院、兽医院及医疗机构含病原体污水;二级标准
医院、兽医院及医疗机构含病原体污水;**标准
传染病、结核病医院;三级标准
传染病、结核病医院;二级标准
传染病、结核病医院;**标准
上海市地方标准
(DB31/199—1997)
3000个/L
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
黄浦江上游准水源保护区
中国再生水用作冷却水
的水质控制标准
(GB50335——2002)
2000个/L
再生水用作冷却水
中国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
(GBl8920——2002)
3个/L
城市污水再生用作杂用水
景观环境用水水质
(GBl8921—2002)
500个/L
不得检出
观赏性景观环境用水 河道、湖泊类
观赏性景观环境用水 水景类
娱乐性景观环境用水 河道、湖泊类
娱乐性景观环境用水 水景类
注:* 除注明外均为粪大肠菌群数。
早在1878年人类就发现了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作用。1901年和1906年人类先后发明了水银光弧这一人造紫外光源和传递紫外光性能较好的石英材质灯管,法国马赛一家自来水厂很快在1910年**使用紫外线**工艺。人类对紫外线**技术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则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叶,并于70年代到80年代初对紫外线**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大量早期的研究,这主要是由于当时人们已认识到被广泛使用的加氯**工艺中的余氯对受纳水体中的鱼类等生物有毒,而且发现并确认了氯**等化学**方**产生如三卤甲烷(THMs)等致癌、致基因畸变的副产物。这些发现促使人类寻求一种更好的**方法。
加拿大安大略省水资源委员会于1965年和1969年对紫外线**技术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以及对受纳水体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和评估(1)。其他加拿大研究人员对紫外线**的效果、技术可行性、影响效果的水质因素、对受纳水体中鱼类的影响、**副产物以及与加氯**技术经济比较进行了大量先驱性的研究工作(2~7)。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紫外线污水**技术可行,可达到和加氯相同甚至更好的**效果,对受纳水体中生物无毒副作用,不产生**副产物。以上研究为推动紫外线**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1982年加拿大某公司发明了世界上**套明渠式安装的紫外线**系统2000,并引进了模块化紫外线**系统概念,即紫外线系统可由若干独立的紫外灯模块组成,且水流靠重力流动,不需要泵、管道以及阀门。系统维护可对单个模块进行,且紫外灯模块可轻易地从明渠中直接取出进行维护检修,维护时系统无需停机,可继续运行**,因而无需备用设备,如果需要对明渠进行清理也很方便。模块化明渠式**装置大大降低了紫外线污水**的成本并使得系统维护简单方便。同时,当污水处理厂在扩建或改造时,只需适当增加紫外灯模块的数量,而无需添购整套系统,可以节省设备投资,使用起来非常灵活。这一发明得到了污水处理厂的欢迎,大大推动了紫外线**技术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目前在世界各地已经有3000多家城市污水处理厂安装使用了紫外线污水**系统,其中95%以上的系统采用了明渠式模块化紫外线系统的创意。这些污水**系统规模小的每天处理几千m3,大的每天处理上百万m3。
在亚洲,1999年香港石湖墟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该厂规模24万m3/d,**后粪大肠杆菌小于1000个/100mL。2000~2003年间,陆续有深圳市龙岗大工业区污水处理厂(5.6万m3/d)、上海长桥污水处理厂(2.2万m3/d)、上海松江北区污水处理厂(8万m3/d)、无锡新区污水处理厂(3万m3/d)、苏州新区**污水处理厂(4万m3/d)和上海龙华污水处理厂(10.5万m3/d)等采用紫外线**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