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的冻干技术起源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1930年Flosdorf开始了食品冻干实验。1940年英国的Fikidd提出了用冷冻干燥方法进行食品处理的技术。1961年英国食品部在Aberdeen 实验工厂开始了食品冻干的研究,他们在综合了当时各国和自己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公布了试验结果,证明冻干法用于食品是获得食品的一种方法。几乎在同一时期,美、日、德、荷兰、丹麦等国家相继建立了食品冻干加工厂。据不完全统计,1963年美国有食品冻干厂11家,欧洲各国有25家。1965年已有冻干食品厂50多家。到1972年, 美国有冻干食品生产厂41家, 欧洲各国49家,日本有13家,冻干食品产量增加也很快,仅从美国统计,1963年冻干食品产量约为5000吨,1970年产量为157000吨, 1972年产量为175000吨。八十年代白俄罗斯的斯鲁茨克市建成了大型生产线,冻干奶酪,年产量为150吨。1985年日本有25家食品冻干公司。 1989年10月17日保加利亚的索非亚成立了低温生物学和冷冻干燥技术研究所(ICL)主要研究宇航食品、儿童食品、方便食品、保健食品和营养食品。该研究所目前在世界上*三位,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
美国冻干食品发展zui快,在全美方便食品中冻干食品占40%~50% ,在20家生产咖啡和茶的工厂中,就有10家采用冻干法生产。日本目前已有35个冻干食品生产厂家,年产值达13亿日元。美、日冻干蔬菜在市场上已占近 10%。冻干食品的普及性在一些发达国家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
冻干理论和工艺的研究正在向着深入和广泛的方向发展。1967年Sandall等提出了冻干冰界面均匀后移的稳态模型(URIF模型),实验证明能较好地计算出升华阶段所需的时间。1968年Dyer等提出了热量由搁板通过冷冻层,冻干室内气体通过已干层以及在辐射条件下的准稳态冻干模型。1979 年Litchield等提出了冻干的吸附—升华模型, 给出了数值解。近年来,研究各种物料在冻干过程中的传热传质特性和冻干工艺方面的文章较多。意大利对冻干苹果、柠檬和糖的均化混合液加牛奶后脱水理化特性进行研究。许多外国纷纷对天然淀粉、改性淀粉、淀粉果胶等进行理化研究。研究冻干牛肉的热物性。研究胶状鱼粉的冻干。研究冻干乳酸干。研究冻干香蕉粉。研究薄层物料的冻干工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