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曾有不少商界精英、演艺界名人、年轻学者在其生命的黄金时期因心脏猝死而突然离世。这一次次为人们敲响了警钟。
心律失常器械**认知度仍待提高据统计,约88%的心脏猝死是由心律失常导致的。临床专家介绍说,在人的一生中,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心律失常。但是,心律失常更多见于心脏有病变的人。严重的心律失常发生突然,且救治成功率低。
心脏病学专家再次强调,“人们应该多关注心律失常,合理应用医疗科技手段,加强检测和预防,以减少心脏猝死的悲剧”。
日前,由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美敦力公司等共同举办的**届“健康心跳·健康心”心律失常知识普及宣传活动在厦门启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张澍教授在活动中告诉记者:2009年,我国共植入心脏起搏器及体内除颤器(ICD)5万台,比2008年增加了近30%。不仅如此,北京、江苏等地大幅提高了对起搏器、ICD**的医保报销水平。江苏对ICD的医保报销额度达到5万元;北京医保对普通起搏器基本都能报销——这些数据说明,我国对心律失常**的重视程度和人们对**器械的接受程度进一步提高。然而,不容乐观的是,很多患者对复杂器械**仍然顾虑重重。这是医疗观念、**价格、医生经验、植入后管理等诸多原因所造成的。
防治心律失常有多种选择
“心脏猝死是可防可治的。”张澍教授肯定地说,大多数心律失常可以根据症状或通过心电图等予以明确诊断;同时,可通过筛查高危人群,提高患者及其亲属、同事,以及全社会的救治意识和水平。
一旦确诊,心律失常患者可以选择**、导管介入手术或植入心脏起搏器、ICD和心律同步装置(CRT)等来达到预防和**的目的。张澍说,这些科学**手段具有显著的社会和医疗经济学意义,如可以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延长工作时间,避免心脏骤停带来的高昂抢救成本,甚至挽救生命。美国平均每年发生30万例心脏猝死,其每年ICD植入量近20万台;我国人口众多,平均每年发生心脏猝死54万例,然而ICD植入量与美国相比差距很显著。因此,我国无论是对这些**器械的认知度,还是医保覆盖程度,都需不断提高。
重视器械植入后管理
张澍教授说,目前,患者在植入起搏器、ICD后通常有两个极端:或是过度小心翼翼,或是以为万事大吉。其实,不光是患者,很多医生也有“重术前、轻术后;重植入、轻随访;重技术、轻互动”的问题。然而,心律失常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诊断、**、康复都需要患者、医生乃至家属和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医生在选择了先进的科技方法后,应建立和利用科学的**管理手段,让患者长期受益,增强人们对心律失常****的信心,以发挥医疗科技产品的大价值。
ICD新技术改善**
房颤是危害较大的一类心律失常。我国房颤患者较多, 现有600万~800万患者,这些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是健康人的5倍。
上世纪70年代,美国的米罗斯基医生研制出首款ICD,为房颤的**开辟了新篇章。当患者发生心脏骤停时,该系统能自动识别心律失常,并释放电击除颤,在****起到挽救病人生命的重要作用。
另外,由于很多病人的心跳在大多数时间内是正常的,在抢救和**心脏骤停过程中,过度的心室起搏会破坏心脏正常的电传导,从而导致一些病人出现房颤甚至心力衰竭。针对这一问题,近年来,国外研发人员在ICD基础上研制出专为鼓励自身心脏传导,减少不必要右心室起搏的新起搏模式的器械——心律转复除颤器。它能够连续监测每次心跳并识别何时传导是正常的。这样可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使正常的心跳占主导,同时在需要起搏时备用起搏,并在监测到心脏节律异常时给予适当**。
此外,无线技术使得ICD的使用更加便捷。一些新型ICD不仅重量越来越轻,并增加了无线遥测和植入管理优化等功能。有些ICD还能在特定时间内自动记录患者心律、已经接受的**方案以及其他相关数据。这些信息在每3~4个月的随访过程中可给医生作为**决策的参考依据,这样可大大改善植入程序,缩短随访时间。
大量研究表明,从心脏骤停到除颤之间的时间与患者存活率呈负相关。如果在心脏骤停发生后3分钟内进行除颤,患者存活率高达74%;3分钟后除颤,存活率下降至49%。张澍教授介绍说,目前,很多国家在机场、车站、百货公司等公共场合都配备了体外除颤急救设备,并制定了详细方案,以确保病人在发病时得到实时抢救。然而,美国和欧洲心脏猝死的院外抢救成功率也只有1%。从2006年开始,体外除颤器陆续出现在机场、酒店等公共场所内。但是,现阶段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心脏猝死抢救体系,心肺复苏急救知识也没有得到有效普及,很多装置形同虚设,抢救成功率比国外更低。因此,普及心脏病院外急救知识显得尤为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