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研发机构采购国产设备可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日期:2024-11-27 22:51
浏览次数:1009
摘要:

新华网北京9月9日电,仅用28秒,一块重达12吨的钢锭就被世界首套3.6万吨黑色金属垂直挤压机挤压成8米多长的厚壁无缝钢管!
“这个‘大力神’的成功研制标志着中国从此打破国外垄断,为超临界、超超临界火力发电设备制造提供关键零部件。”北方重工公司副总经理雷丙旺日前说。
装备制造业是“武装”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基础产业和战略产业。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几代人的自主**、艰苦努力,中国装备制造业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从几乎一片空白到产值世界**,为中国经济腾飞铸就了坚强的“脊梁”。
“中国装备”装备中国
今年8月1日,沈阳机床集团宣布,配置飞阳数控系统的沈阳机床中**产品将批量推向市场。这标志着中国中**数控机床终于有了自己的“大脑”,而在过去则要全部依赖进口。
1956年,作为中国**个机床制造企业,沈阳机床集团的前身沈阳机床厂建成投产。
“那个时候,我们国家还没有像样的机床产业。”沈阳机床集团董事长关锡友告诉记者,当时,国内只有上海、沈阳、昆明等城市有一些机器修配厂兼产少量皮带车床、刨床、冲床等简易机床。
50多年来,中国的装备制造业从“一穷二白”起步,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独立完整、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水平的装备制造体系。
对比今昔,足见惊人跨越——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只能生产不到1万千瓦的火电机组、10千伏以下变压器、少量小型矿山设备和少量蒸汽机车;
如今,中国已能生产****的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特高压输电设备、55立方米大型露天矿用挖掘机和高速动车组……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装备制造业从几乎一片空白发展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到2008年总产值已达19630亿美元,位居世界**位。其中,发电设备产量、数控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均位居****。
“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它的发展构成了我国完整的工业体系,有力地拉动了经济增长,对于中国经济腾飞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说。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计显示,近年来,中国装备制造业增长速度不仅高于整个制造业,而且远高于国内生产总值。今年1到7月,规模以上装备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0.1%,高于国内工业2.6个百分点。
中国装备制造业在不断做大的同时,着力做强。上海电气集团、中航工业集团、国机集团、通用集团、中联重科、三一重工、沈阳机床、大连机床、特变电工等一批具有综合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正在壮大,并已成为一个地区或一个行业支柱企业。
“装备制造业也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产业,它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各行业和国防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装备。”据张相木介绍,中国重大技术装备不断取得突破,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替代进口产品、打破国外封锁、保障国家经济**的作用。
经过4年多的艰苦努力,上海电气集团日前完成了以形成国际**大型铸锻件自主制造能力为目标的热加工扩能技术改造,三项“巨无霸”装备制造成功,大锻件制造设备“配套成龙”。
“这将对我国核电、火电、水电、大型船舶、大型石化、冶金装备、航空航天、国防**等战略性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上海电气集团负责人表示。
今年以来,中国装备制造业捷报频传,一批重量级产品替代进口:中国首套国产化超大断面圆坯连铸机装备热试成功、中信重工交付使用世界*大型球磨机、柳工造出中国*大轮式装载机……
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数字显示,2006年以来中国装备制造业连续3年保持进出口贸易顺差。在常规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港口装卸机械、水泥成套设备等制造领域,中国不仅早已替代进口,并已占领了重要的海外市场。
自主**——中国装备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在上海重型机器厂的宽大厂房里,巍然耸立着一个20多米高的“钢铁巨人”,这就是1962年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台万吨水压机。
47年后,还是在上海重型机器厂,世界*大的1.65万吨自由锻造油压机正式开锤投入运用。
“这台油压机完全是我们自主**的成果,蕴涵了20多个**。”上海重型机器厂副总经理王醒雷日前表示。
从万吨水压机到万吨油压机,上海重型机器厂的发展集中体现了中国装备制造业通过自力更生、自主**,不断加快发展、不断创造奇迹的历程——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在基础极端落后的情况下,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组织国内上下各方面力量,通过科技攻关,自主研制了万吨水压机、12.5万千瓦双水内冷发电机组等一批装备。
改革开放后,在国家支持下,中国装备制造业自主**步伐明显加快。特别是1983年国务院重大装备领导小组成立后,组织研制了60万千瓦发电机组、宝钢成套设备、30万吨合成氨、30万吨乙烯等12项成套装备。
1998年,中国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并安排国债技改资金组织实施了城市轨道交通装备、500千伏直流输变电设备、大型燃气轮机、日产440吨聚酯设备、日产8000吨水泥设备等的攻关。
2006年前后,中国相继出台和实施了《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中国装备制造业自主**能力的提升——自主知识产权数量增速显著加快,发明**申请量和授权量先后超过国外。
大型风电设备、太阳能发电设备、1.5万吨水压机、1.65万吨油压机、2130冷连轧联合机组、1.2万米特深井石油钻机、五轴联动车铣复合加工中心、超重型曲轴加工机床、城市轨道交通设备……
近年来,中国装备制造业自主研发的一大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产品已享誉海内外。
?
来自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的研究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国装备制造业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数量持续快速增长,装备制造企业已成为中国创造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力军,中国装备制造业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数量与国外的差距逐步缩小。
通过自主**,中国扭转了装备制造业多年来徘徊不前的局面,一大批装备制造企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曾经制造中国首条万吨巨轮的大连造船重工公司,进入21世纪,又设计建造了中国**条30万吨油船,使中国在超大型油船设计建造上实现“零”的突破;
曾经研制我国首台1150毫米初轧机的中国**重型机械集团,通过走联合设计、自主**之路,又制造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2050毫米热连轧机;
曾经生产出新中国**炉钢水的鞍钢,通过自主**,生产出中国**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700毫米中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
……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大连瓦轴集团的汽车轴承、冶金轴承和通用轴承市场下滑了30%到70%。然而在过去的2008年,瓦轴集团却实现了销售收入增长20%、利润增长90%的佳绩。
“自主**是确保经济持续增长和渡过难关的重要途径。”瓦轴集团董事长王路顺深有感触,这几年瓦轴集团在技术研发、技术改造上花的钱占总销售额的10%至15%,目前有1.5万种轴承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大量新产品成功替代进口。
“实践证明,花钱买不来现代化。我们不可能从发达国家引进*新、**的成果,真正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必须依靠自主**。”特工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新说,“在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装备制造领域,只能依靠本民族装备制造企业的振兴,才能保证国家经济的**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内忧外患”
今年6月,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的一纸通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份通知规定,政府投资项目不得在招标文件中采用歧视性条件,间接或直接指定采购国外品牌产品或功能部件,限制国产设备使用。
“事实上,当前社会上对国产装备的歧视依然非常普遍。”一家轨道车辆公司负责人说,“我们的产品质量已经很不错了,但许多国内用户就是信任外国货,结果我们的产品只能主要依靠外销。”
但是,自从去年金融危机爆发后,装备工业的出口需求持续低迷。今年1到7月,中国装备工业完成出**货值同比下降17.5%。
内外交困情况下,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面临严峻形势。
“这固然因为‘中国制造’还没有打出自己过硬的品牌,但也应看到,一些国产装备与******存在的巨大差距。”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宋晓刚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装备制造业面临的“外患”,直接反映出其自身存在的“内忧”。
尽管经过多年艰苦攻关,中国装备制造企业自主**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但与国外企业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以装备制造业九大重点领域发明**授权比率为例,目前只有1∶3.5,明显低于国外的1∶2.4。
“我们虽然能生产许多重大装备,但基础件和基础工艺发展严重滞后,很多装备中的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中国一重集团总经理吴生富说。
**技术的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当前中国重点装备制造企业研发资金投入普遍不足。目前,美、日、德等装备制造业强国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总体上都在3%以上,中国只有1.4%。生产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小,也是制约中国装备制造业快速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发电设备产量占全球产量一半以上,上电、东电与哈电三大集团却与世界500强无缘。中国工程机械总产量居世界前列,大型企业徐州工程的规模仍只相当于全球行业巨头美国卡特比勒公司的十分之一。
“有规模、缺实力,有数量、缺巨人,有速度、缺效益,有体系、缺原创,有单机、缺成套,有出口、缺档次。”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蔡惟慈用这“六有六缺”概括了当前中国装备制造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更让蔡惟慈担心的是,近几年来,装备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大幅扩张,重复建设问题已日趋严重。风电设备、大型盾构机、施工机械、经济型数控机床、大型水压机等不少产品存在过度投资、产能过剩问题。
“产能过剩问题正在从低端产品向**发展。”蔡惟慈说,“以15000吨水压机为例,发达国家一般一个国家也就一台,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可以有两三台。但是,现在国内已经投产了3台,还有好几台正在建设中,这就太多了。”
不久前国务院正式公布《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了促进行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投资力度,支持装备产品出口,调整税收优惠政策,推进企业兼并重组……
随着振兴规划的出台,加之扩大内需、汽车下乡、农机补贴等一系列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装备制造业呈现企稳回升态势。
主动顺应形势,认真落实规划,积极调整结构,中国一定能够打造出一批高水平的“工业母机”,为经济腾飞铸就更加坚实的“脊梁”。
 

关于我们| 易展动态| 易展荣誉| 易展服务| 易家文化| 英才集结号| 社会责任| 联系我们

备案号:粤ICP备1101088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4040202000312| 版权问题及信息删除: 0756-2183610  QQ: 服务QQ

Copyright?2004-2017  珠海市金信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行业网站百强奖牌 搜索营销*有价值奖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服务商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易展仪表展览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