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制约中国钢铁产业发展
2008年3月13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在北京召开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联席会议,对当前的全球钢铁行业做了**分析后,一致认为钢铁产能是制约当前钢材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控制产能的释放或扩大减产规模是稳定当前钢材市场的首要选择。但是,由于成本差异,加上企业的市场行为,对产能控制执行起来,有相当难度,因此,过剩产能将是制约钢材价格上涨的主要阻力。
预计2009年中国钢材出口量将下降80%,比原预测下降50%要严重得多。中钢协认为,中国钢材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欧、美、日、韩以及产油国受金融危机冲击,经济衰退,钢铁需求萎缩。此外,全球国家货币大幅贬值,使中国钢材在国际市场竞争优势进一步减弱。
在外部需求疲软的状况下,目前国内钢铁产能严重过剩,控制产能释放和是否扩大减产规模是国内各大钢企关注的焦点问题。
2009年钢铁行情分析
2009年以来,世界金融危机日益加剧,世界经济继续呈现下滑态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2009年全球作出*新预测指出,2009年全球经济将出现负增长。受此影响,我国外贸进出口都大幅度下降,据海关统计,1—2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667.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27.2%。其中出口1553.3亿美元,下降21.1%;进口1114.4亿美元,下降34.2%。钢铁产品进出口也是大幅度减少,1—2月出口钢材347万吨,同比大幅度下降52%,进口钢材196万吨,同比下降26.8%。钢材产品的出口大幅度减少,将加大国内市场资源的供给压力,制约钢材价格上涨。
与此同时,国内宏观环境虽然有所好转,但钢材消费的主要行业都呈现萎靡状态,尤其占钢材60%以上的房地产行业,1—2月房地产投资是2398.15亿元,同比增长1%,其中住宅投资为1682.35亿元,同比增长0.8%,增速分别比2008年同期下降31.9%和30.1%,增速下降幅度之大历史罕见,因此,消费萎靡是制约当前钢材价格低位运行的主要原因。铁矿石价格大幅度下跌,尤其是现货价格下跌幅度大于长协矿价格,使得以长协矿为主的钢铁企业承受着高成本的压力。
钢铁产能过剩严重
产能过剩、集中度低一直是困扰中国钢铁企业平稳发展的主要问题,早在2005年,宏观经济过热,钢铁产能相对过剩,铁矿石协议价格大幅上涨71.5%,在多方压力下,政府出台了旨在控制产能、提高集中度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政策规定:逐步淘汰300立方米以下高炉,合计产能9800万吨左右,同时还将淘汰20吨以下小转炉炼钢能力5500万吨。但是从政策执行效果看,效果并不太好。政策为了鼓励淘汰落后产能,允许对落后产能进行等量置换,即在淘汰落后产能时,可以同时新建相当的符合产业政策的先进产能,然而,事实是,部分企业没有对落后产能有效淘汰,而且还加倍新建了新炼铁产能和炼钢产能,使近年来钢铁产能不断创出历史新高。
据*新统计,目前我国钢铁产能预计有6.6亿吨,如果加上防城港和湛江港等在建的大型钢铁项目,*终产能会超过7亿吨。以目前产能6.6亿吨,正常有效发挥85%计算,则每年将生产粗钢5.65亿吨。而2008年我国粗钢实际产量为5亿吨,直接和间接出口约1亿吨,实际国内有效需求只有4亿吨。因此,即使以正常产能发挥5.65亿吨、实际产量5亿吨计算,则过剩12%;如果按实际有效需求计算,则过剩29%,因此,我国钢铁产能过剩是十分严重的。
除了钢铁产能过剩外,焦炭和铁矿石产能也出现严重过剩。我国是焦炭产量大国,除了满足国内需求外,还有部分用于出口。在国际和国内钢铁产能减少的情况下,焦炭需求也减少,供应过剩,企业经营出现困难,独立炼焦企业尤为明显。我国的铁矿石自给率只有50%左右,数据显示2009年前两月的铁矿石产量同比增长6.9%,基本处于平稳增长状态。而国际铁矿石产能和产量都在大幅度增长,尤其是在钢铁形势较好,铁矿石需求比较旺盛的时候,巴西、澳大利亚和印度等铁矿石出口大��都新建较多产能,在近两年集中释放,在钢铁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将加重铁矿石供大于求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