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自控化的发展 楼宇自控,指利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对建筑内各种设备进行控制,从而对建筑运行状态进行监控与调节,这已不是一个崭新的概念了。而近年来,一方面由于各种建筑本身在设计理念、功能上有了巨大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自动化技术也在不断革新,所以楼宇自控领域的发展也随之增速,无论是在功能上还是在需求上,楼宇自控都呈现出新的趋势。
功能多样化 寻求开放与可扩展性
首先,楼宇自控呈现出的一个趋势是,不同种类的建筑对楼宇自控功能、效果的需求更加多样化,提高了楼宇自控系统的开放性与可扩展性的要求。
由于楼宇自控的覆盖范围逐渐扩大,目前已经涵盖了住宅楼宇、商业建筑、公共建筑、功能型场馆等多种多样的建筑种类,而各类建筑在使用过程中,除了对楼宇自控的基本功能有比较共通的需求,往往在一些更多样、更灵活的要求上有着各自的侧重点。
这些功能与要求的侧重点,实际上依靠于楼宇自控系统所包括的不同的子系统。之前“供电、照明、暖通、电梯”等几大块基本的控制功能,结构相对简单整齐,采用主从型的控制系统就能够满足稳定性等基本要求,对集成商的要求也比较有限。而现在所强调的子系统功能更加细化,并具有很高的协调性与客制性要求。太阳能采集、**保卫、住宅区远程抄表、建筑内网络控制、室内灯光模式调节等各种子系统都纷纷纳入楼宇自控的范畴之内。而所涉及到的自动化产品从控制器、温湿度传感器、变频器、运动控制器等扩展到智能传感器网络、无线通讯、专用以太网、组态软件、数据分析系统,无论是种类还是功能都有质的变化。
而楼宇自控的子系统和自动化产品种类的扩展,使得其开放性与可扩展性日趋重要。由于楼宇自控涵盖的范围日益扩大,其实施往往由单一集成商承接转变为多方共同实施,同时成本方面的要求也使同一系统需要容纳多种品牌的自动化产品或子系统,封闭的系统与协议将越来越无法适应楼宇自控的要求。
建筑能耗控制要求提升
另一个方面的趋势是,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和受关注程度在逐年增加,越来越成为全社会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使得藉由楼宇自控实现的节能功能,体现得越来越显著、量化和具体,也为楼宇自控节能的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事实上,自从提出楼宇自控的概念以来,节能便列为楼宇自控承担的功能之一。在以前,节能降耗的问题并没有受到如此高度的关注与重视,没有成为衡量楼宇自控效果的主要指标;而从技术发展上看,之前的楼宇自控系统更多是集中于“供电、温控、照明、电梯”等方面,节能通常是在实现以上功能的基础上,通过改善供电质量、减少电器运行时间、在传动环节应用变频器等方式进行有限意义上的节能,在节能的**性、可计量性上更是缺乏科学的衡量。
而目前,由于控制建筑能耗重要性的凸显,对量化降低能耗的要求显得迫切起来。也就是说,不光要把节能的要求体现在楼宇自控系统设计的出发点上,还要能够有效地掌握和计量节能的效果。另外,整个节能的过程需要更加智能化,将数据分析、自动决策等技术和人工控制用电、温度控制、设备节能等措施相结合,为节能提供更加实际的依据。
这些新的要求无疑为产品结构日益丰富的自动化企业带来了商机。值得一提的是,在目前全社会节能的大环境下,很多自动化企业已经将节能作为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些企业也无一不将建筑能耗控制作为节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一向以“精于节能、尽心环保”作为特点的三菱电机,就大力推广“可视化节能”的概念,其“可视化节能”不光注重改善设备,而且更注重依据可视化、透明的管理,具体把握能量消耗的动向,从而对建筑管理运行提出有针对性的���施。在楼宇节能项目实践中,三菱电机选择了高校建筑首先进行推广,根据学校能耗的特点,将各类能耗集成到一套完整的能耗分析系统之中,定期调整节能措施。同时通过分析学校建筑利用率的特点,对教室等场所的空调、照明实现智能化程度相对更高的自动化控制,非常灵活有效。研华也推出了BEMS楼宇能源管理系统,对建筑的水、电、气消耗情况进行数据搜集,计算出优化用电建议,并配合Web-enabledDDC控制器,进行时序控制,执行优化动作,体现出高度的智能性和自动化程度。
楼宇自控朝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楼宇自控化的发展
*后一个方面的趋势是,楼宇自控的设计、实施、调试、验收以至运行管理等各个环节越来越呈现出规范化、标准化的趋势。近年来,由于国内地产业不断升温,同时伴随着各地公共设施的大规模建设改造,国内楼宇自控领域发展很快,很多先进的技术与产品不断进入这一市场,一些*新的产品与系统在国内的应用、投运甚至早于国外。但各类技术产品的迅速发展,客观上一度为这一领域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比如,随着系统维护与扩展的要求日趋提升,系统的协议开放标准问题就越来越突出。很多厂商向国内楼宇自控市场推广的一些产品,属于在国际市场上份额极其有限的私有协议产品,这就为系统的扩展性带来了潜在的局限,难以利用不同厂家的产品集成系统,并以此降低成本。再比如,在建筑节能的效果方面,缺乏验收和考察的具体标准,就难以做到定量、有针对性地追踪节能效果。
实际上,国内原有的《智能建筑设计标准》与《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对相关的各个方面也都有一些规定,但其作为概括化的标准与规范,起到的更多是指导性的作用。在具体环节的细化规定上,和对*新技术发展的追踪上,还需要更加有针对性的措施。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列入《2009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就使现行的规范体系更加适应了楼宇自控发展的实际需要。这一文件将对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规划设计、安装调试、检测验收、维护管理、节能降耗等环节进行统一规范,使系统的建设、管理、运行达到舒适、高效、节能、环保的效果。而楼宇自控系统的生产厂家、设计院、科研院所以及施工企业等单位广泛参与到标准的编写中,也使这一规范更加具备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9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