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绝缘油介电强度测试仪操作十分方便


能源生产供应有序低碳化。新型能源体系建设,需要非化石能源快速发展,化石能源逐步实现清洁高效低碳零碳利用,打造多元清洁能源供应系统。能源产供储销用各环节灵活性资源合理配置,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深入推进,更好满足日益增长的绿色能源电力消费需求。支撑我国2050~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超过80%,新能源电量渗透率超过50%

终端能源消费逐步电气化。用能行业与能源电力行业协调发展,清洁电能替代传统化石能源深入实施,带动工业、建筑、交通部门和农业农村电气化水平不断提升,电能逐步成为终端能源消费的主体,支持实现产业发展与居民生活用能低碳高效转型。支撑我国2050~2060年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70%,人均生活用电量超过2500千瓦时/人。


一、 述(LYZJ-V绝缘油介电强度测试仪操作十分方便

是我公司科研技术人员,依据国家标准GB507-86及行标DL-474·4-92DL/T596-1996的有关规定,发挥自身优势,经过多次现场试验和长期不懈努力,精心研制开发的高准确度、全数字化工业仪器。该机操作简便,造型美观大方。由于采用了全自动数字化微机控制,所以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方便可靠。

二、仪器特点(LYZJ-V绝缘油介电强度测试仪操作十分方便

1. 仪器采用大容量单片机控制,工作稳定可靠;

2. 仪器内设宽范围看门狗电路杜绝了死机现象;

3. 多种操作选择,仪器程序设有GB1986GB2002两种国家标准方法和自定义操作,能适应不同用户的多种选择;

4. 仪器油杯采用特种玻璃一次浇铸成型,杜绝了漏油等干扰现象的发生;

5. 仪器独特的高压端采样设计让测试值直接进入A/D转换器,避免了在模拟电路中造成的误差,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

6. 仪器内部具有过流、过压、短路等保护等功能,并且具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电磁兼容性好;

7. 便携式结构,易于移动,户内外使用均很方便。

技术指标(LYZJ-V绝缘油介电强度测试仪操作十分方便

1. 升压器容量    1.5 kVA

2. 升压速度     2.0 kV/s2.5 kV/s3.0 kV/s3.5 kV/s 四档任选

3. 输出电压     080 kV

4. 电源畸变率   4%

5. 显示方式     大屏幕液晶汉字显示

6. 电极间隙     标准2.5 mm

7. 外形尺寸     430 mm×410 mm×412 mm

8. 仪器重量     29 kg

四、使用条件(LYZJ-V绝缘油介电强度测试仪操作十分方便

1. 环境温度     040

2. 相对湿度    85%

3. 工作电源     AC 220V ± 10%

4. 电源频率     50 ± 5 Hz

5. 功率消耗    200

五、机箱及面板部件说明(LYZJ-V绝缘油介电强度测试仪操作十分方便

LYZJ-V绝缘油介电强度测试

1.液晶显示屏;2.功能键;3.打印机;4.升压速率切换开关;5.指示灯;

6.油杯仓盖;7.温、湿度传感器;8.地线柱;9.电源插口;10.电源开关;11.高压标志


1. 液晶屏       显示日期、时间、操作参数、测试结果、操作菜单提示等相关信息;

2. 功能键       选择设置操作参数;

3. 打印机       打印单次及多次测试结果的平均值;

4. 切换开关     选择不同升压速率;

5. 指示灯       灯亮时表示相关操作步骤正在进行中;

6. 油杯仓盖     打开后放入或取出油杯,关闭后方可进行测试;

7. 温湿传感器   测量摄氏温度和相对湿度,并转换为数字信号加以显示;

8. 地线柱       可靠的地线连接柱;

9. 电源插座     良好插接AC 220V 50Hz电源线;

10. 电源开关     控制仪器电源通断;

11. 高压标志     提示高压危险的三角标志。

六、操作步骤图解

1. 插接电源线,打开电源开关,液晶屏显示开机页面(图1

1  开机页面

2. 在图1页面下,按 设置 键进入下上等页面(图2);

3. 在图2页面下,按 选择 键移动光标√  GB1986处,按 确认 键即可进入国标1986设置子页面(图3)。

在图3页面下,按选择键移动光标至停升电压,按 +  - 键设置停升电压 ,其默认值是80 kV,可选范围10 kV80 kV(增量Δ=10 kV)。选择完毕后,按 确认 键返回开机页面,按 开始 键进行测试。

如果没有可靠接地,仪器会显示 请接地!并发出报警声,这时应该关掉电源,接好地线后再重新进行操作。如果没有或者没有条件安装地线,可按任意键跳过,不会影响测试结果。

4. 在图2页面下,按 选择 键移动光标√ GB2002处,按 确认 键即可进入国标2002设置子页面。在该页面下的操作与GB1986子页面基本相同,可参考六、操作步骤图解3.的相关内容。

5. 在图2页面下,按 选择 键移动光标√ 至时间设置处,按 确认 键即可进入时间设置子页面(图4)。

 选择 键移动光标—至年、月、日、时、分处,按 +  - 键选择具体数值后,按确认键确认,并返回开机页面;

6. 在图2页面下,按 选择 键移动光标√ 至自定义设置 处,按 确认 键即可进入 自定义设置 子页面(图5);

            图自定义设置子页面

在图5页面下,按 选择 键移动光标到相应的选项,再按 +  - 键可进行相关参数的设置。其中:

静置时间   默认值15 min,范围115 min(增量Δ= 1 min);

间隔时间   默认值5 min,范围110 min(增量Δ= 1 min);

搅拌时间   默认值10 s 范围590 s(增量Δ= 5 s);

停升电压   默认值80 kV,范围1080 kV(增量Δ= 10 kV)。当仪器升压到 停升电压 以后将停止升压,并进入到保持状态。若持续50 s无击穿,仪器将默认当前停升电压为绝缘油击穿电压;

打压次数   默认值为6次,可选范围16次(增量Δ=1次);设置好后按 确认 键返回开始页面,按 开始 键进行测试;

7.在图2页面下,按 选择 键移动光标√ 至数据标定处,按 确认 键即可进入 数据标定 子页面(图6

注意:设备出厂前数据已由厂家标定好,用户不需要进入程序标定,如需要标定数据,请与生产厂家联系索要密码进行标定。

8. 每次击穿电压值和轮回次数自动存储,测量完毕后显示测试完毕,然后按 确认 键返回到开机页面(图1),按 打印  显示 键,进入油样单次击穿电压值和平均值的存储记录显示子页面(图7)。

 打印 键打印页面显示的(*近一组的)测试结果。按 选择 键,进入编号为1的数据存储子页面(图8)。在图8页面上再按选择 键,便进入编号为2的数据存储子页面(图9),依次类推。所以,这组子页面的选择 键为图812的循环翻页键。

在图812的子页面中,按 打印 键打印子页面显示的测试结果;按 确认 键,则返回开机页面(图1)。

注:LYZJ-V绝缘油介电强度测试仪采用了与PC机相同的逆序数据存储系统,您可以容易地发现图812页面中的编号与时间顺序的规律,即编号1显示的是*近的测试数据,而编号2显示的是次*近的测试数据,依次类推。由于存储器可存储*近的35组测试数据,所以当数据超过35组后,系统便会自动将过去的数据顶替出存储器。

在显示子页面,按打印键打印所选页面的存储数据,按确认键返回主页面 

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市场化。涵盖中长期交易、电力现货、电力辅助服务和绿电交易的统一电力市场**形成,多元发用电主体**

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我国能源电力系统将迎来一场战略性、系统性、全局性的变革。随着主体能源由化石能源向非化石能源转换,现有能源消费特性、能源供给结构、能源技术形态、能源体制机制、能源国际合作模式都将发生深刻变化,需要循序渐进推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根据党中央提出的新时代两步走战略安排,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2035年、2050年、2060年为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目标时间节点,谋划三步走发展路径,科学规划、分步推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成长转型期(当前至2035年)。新型能源体系框架建立。能源碳排放度过峰值平台期,进入稳步下降阶段。能源电力产供储销用体系基本建成,新增能源需求全部依靠清洁能源满足,可再生能源替代稳步推进,化石能源的托底保障作用凸显,能源互联网发展日臻成熟,综合能效水平大幅提升,统一现代能源市场体系基本建立,高水平能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充分显现。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5%左右,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8%

成形繁荣期(2035~2050年)。新型能源体系基本建成。能源碳排放快速下降,能源消费总量达峰、稳中有降,电力消费进入饱和增长阶段,能源电力供需保持高水平动态平衡,能源互联网平台全方位建成,绿色能源生产消费方式广泛形成,终端能源消费电气化水平快速提升,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重大前沿技术实现突破和规模化应用,现代化能源产业链自主可控。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70%左右,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超过60%

成熟完善期(2050~2060年)。新型能源体系全方位成熟。能源电力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支撑碳中和目标顺利实现。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能源成为新型电力系统主体电源,电能与氢能等二次能源深度融合应用,统一现代能源市场体系成熟完善,能源电力智慧化水平达到更高层级,我国参与全球能源治理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显著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超过80%,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70%

 


上海来扬电气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25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