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LY6000系列油介质损耗测试仪简介
上海来扬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根据IEC及国家有关规定,发挥自身技术优势,精心研制的高精度、数字化工业仪器。该仪器采用高频感应加热技术,加热均匀,升温速度快,时间短。采用单片机进行控制和计算,实现自动化,电容和介损测量精度高,数据稳定、重复性好。输出电压0~2000V连续可调,适合不同试品的各电压等级需要。广泛适用于变压器油、电容器油及电缆油的介损测量。
二、LY6000系列油介质损耗测试仪**措施
1、使用本仪器前一定要认真阅读本手册。
2、操作者应具备一般电气设备或仪器的使用常识。
3、仪器应避免剧烈振动。
4、仪器必须可靠接地,防止触电危险。
5、测试结束后,按复位键,关掉电源开关,严禁带电拆装各测试电缆和更换油样。
6、对仪器的日常维护,必须在不加电情况下进行,否则高压危险。
三、LY6000系列油介质损耗测试仪性能特点
1、采用电磁感应加热技术,加热均匀,升温速度快,时间短。
2、输出电压0~2000V连续可调,适合不同试品的各电压等级需要。
3、控温准确,不受环境温度高低的影响。
4、测量精度高,数据稳定、重复性好。
5、有开机检测接地电路,不接地线或接地不好给予提示。
6、有短路保护电路,油杯短路或高压输出短路。
四、LY6000系列油介质损耗测试仪技术指标
1、测量范围:电容:1pF~200pF
介损:0~10%
2、测量精度:
电容:±(0.5%·C+1pF)
介损:±(1%·D+0.00008)
3、分辨率:电容:0.01pF
介损:1×10-5
4、控温范围:室温~100℃
5、控温精度:±0.5℃
6、输出电压:0~2000V连续可调
7、工作电源: AC220V±10% 50HZ
8、使用温度: 0~40℃
9、相对湿度: 小于等于90% 无结露
10、重 量: 10kg
五、LY6000系列油介质损耗测试仪系统介绍
1、开 关:为整机电源开启和关闭的控制。
2、打印机:打印测量数据。
3、电压表:显示输出电压值。
4、显示器:显示测试结果,操作菜单。
5、辉度增:按此键增强字符的对比度。
6、辉度减:按此键减小字符的对比度。
7、复位键:整机初始化,仪器处在准备状态。
8、确认键:按此键,仪器自动执行相应菜单功能。
9、光标键: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用来选择菜单、修改数值。
10、电 源:整机电源的输入口,接AC220V,50HZ电源。
11、仪器的保护接地端。
12、残油出口:油杯泄漏的废油从此口流出。
13、高压输出:接校验设备(标准电容)的高压端。此端口不用时必须封闭,以免高压伤人!
14、温度测量:温度传感器电缆接口。
15、介损测量:油杯电容的电流信号通过此口进入测量单元。
六、油杯的清洗及使用方法
本仪器的油杯是以IEC-247号出版物为依据,全部符合GB5654、YS-30-1-84标准要求。具有圆柱型、三电极结构,拆洗零部件少,重量轻,高温下移动方便等特点。
1、技术指标:
①电极间隙 2mm
②*高工作电压 2KV,50HZ
③空杯电容量 60±2pF
④空杯介损 ≤5×10-5
⑤液体容量 40ml
2、油杯组装示意图如下:
1、高压极(外电极) 2、测量极(内电极) 3、绝缘支柱(高频瓷)
4、压紧螺母 5、屏蔽保护极 6、绝缘支柱(高频瓷)
7、安装体 8、测量极引出端
3、清洗方法:
测量前,对油杯的清洗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绝缘油对极微小的污染都有极敏感的反应,因此必须严格按照下述方法进行清洗。
㈠全部清洗程序:
⑴松开定位锁紧螺钉,手持把手将电极芯从外电极内拔出,拧下内电极。
⑵依次用化学纯的石油醚(馏程60~90℃)全部清洗所有部件。
⑶用丙酮对所有部件进行漂洗,然后用中性洗涤剂清洗。
⑷将所有部件放入5%磷酸三钠的蒸馏水中煮沸5分钟,然后用蒸馏水漂洗几次。
⑸把所有部件放入蒸馏水中煮沸至少1小时。
⑹将所有部件放入温度控制在105~110℃的烘箱内,烘干时间不少于1小时。
⑺待所有部件凉至不烫手时,用干净的稠布包住部件组装电极,切勿用手直接接触。
⑻电极装好后,在工频2KV下,测量空杯介损值应不大于5×10-5 ,否则重新清洗。
㈡一般例行试验清洗程序:
作绝缘油介损的一般例行试验时,油杯清洗可以简化,将㈠中⑷、⑸两项略去,代之以热自来水漂洗所有部件,再蒸馏水漂洗几次,其他项目相同。
㈢试样清洗电极:
当连续对一批试样作例行试验时,若前一次油样介损大于规定值,则油杯必须按照㈠或㈡的方法清洗后,进行下一个油样测量。若前一次油样介损小于规定值,按照下述方法用油样清洗:
⑴取油样40ml充入外电极内,插入电极芯并锁紧,在水平面上作环形动作3次,使油样冲刷电极表面。
⑵上下颠倒3次,使油样冲刷电极表面。
⑶将油倒掉,再注油,按上述方法重复2~3次。
目前,绿色氢能发展在制、储、输、用各个环节均存在一定挑战。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多方力量协同,推动产学研用贯通,解决好氢能产业各环节存在的难点问题。
标准先行,加强绿氢标准研究制定。结合我国发展实际,进一步明确绿氢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并与欧盟等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接轨,推动编制国际标准,为绿氢发展夯实标准基础。
降本增效,通过技术**与市场机制改革,提高绿氢产业经济性。持续攻关新能源发电技术,提高制氢电解槽、储存及运输、燃料电池、内燃机等设备的可靠性,攻克绿电制氢难以适应新能源发电间歇性和波动性的技术难题,加强氢能产业投入与研发,加快氢能各项技术商业示范应用。支持绿氢减排量纳入自愿碳减排市场交易,逐步探索建设国内性绿氢交易所。
多管齐下,支持氢能储存运输技术朝着“低压到高压”“气态到多相态”“单一到复合”的方向发展,解决好绿氢跨季节大规模存储难、绿氢供需不匹配等产业堵点问题。在新能源资源丰富的“三北”地区,鼓励配套建设合成氨、合成甲醇等工厂,通过改进氢基能源合成技术来适应新能源发电波动性,促进绿氢就地消纳。
需求**,以推动绿氢在工业领域规模化应用为目标,出台相关扶持政策。结合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采用捕集的二氧化碳与氢反应制取甲烷、甲醇作为工业原料,拓宽绿氢应用场景,释放工业领域对绿氢的需求,强化需求对供给的牵引。
示范推进,通过开展风光制氢合成氨、跨季节规模化储氢、氢能燃气轮机发电、制氢加氢一体化、绿氢碳交易机制示范等项目,以点带面推进绿氢产业发展。
上海来扬电气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