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GE斥资33亿参股一家微利企业让人备感蹊跷

DQZHAN讯:GE斥资33亿参股一家微利企业让人备感蹊跷
既不能通过改组董事会掌控它,又很难获得可观的分红,GE的这33亿元投资真让人感到蹊跷!
2013年8月28日,随着中国西电非公开发行的成功,历时一年之久,在业界早已传的沸沸扬扬的GE参股西电一事终于尘埃落定。
中国西电是西电集团的上市公司,后者是中国输配电设备领域重要的央企。此次,中国西电以每股4.4元的价格(较定价基准日前二十个交易日交易均价溢价13.08%)向GE定向发行了7.69亿股股票。其中GE总斥资33.83亿元,发行后占中国西电15%的股份。
为对此表示庆祝,一周之后双方还举行了名为“中国西电与通用电气成功建立战略联盟”的发布会。从发布会上的照片来看,中国西电董事长张雅林以及GE全球副总裁乔•拉万都笑的颇为灿烂。
其中,张雅林笑的如此灿烂并不难理解。2011年的中国西电巨亏5亿多元,2012年在销售收入高达124.8亿元的情况下,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也只有区区的3864.7万元。借此,中国西电至少可以获得一笔不菲的现金。让人困惑的是,GE全球副总裁乔•拉万为什么也笑的这么灿烂呢?
33.83亿元毕竟不是一个小数目,如果将这笔巨资放在银行,按照4%的年利率计算,一年的利息就是1.35亿元。从西电目前糟糕的业绩来看,凭借其股息和分红,GE恐怕每年连机会成本都收不回来,更别提额外获利了。有趣的是,GE还自愿承诺十年内不转让本次发行的股份。如此看来,GE此举应该不是财务性投资。
那么,斥巨资参股这样一家业绩不佳、自己又无法掌控的企业,GE图的到底是什么呢?
GE的动机
一般来说,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无非就两种可能。其一,伺机而动,逐步扩大持股比例,进而“控制”参股的企业。其二,在其它方面得到补偿。
考虑到GE只持有中国西电15%的股份,与其**大股东西电集团的51%相差太多。作为输配电设备领域重要的央企,西电集团也不太可能会允许自己**的上市公司被GE控股。应该说,**种可能性发生的概率较小。
难道说,GE是想在其它方面得到补偿?正如GE所说,这次合作是战略性的。那么,GE的战略需求又在哪里呢?
西电公告中的一小段文字启发了笔者:
“发展海外业务,推动国际化经营一直是公司的战略重点之一,而海外输配电设备招标往往是采取一次、二次设备成套投标的形式;国内输配电设备招标同样存在一次、二次设备成套投标的发展趋势。因此,提高一次、二次设备产品的成套性、为用户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必然是今后公司开拓国内外市场的必由之路。”
其中,一次设备是指直接参与电能的发、输、配电的主系统上所使用的设备,如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母线、电力电缆和输电线路等。二次设备是指完成对电力系统的操作控制、运行监视测量和继电保护等功能的设备,包括继电保护装置、各种自动控制装置、测量计量设备、通信以及操作电源等部分。
就笔者所知,在输配电二次设备领域,GE已经有了年销售收入20亿美元左右的规模。相比之下,其在一次设备上的成就则可以忽略不计。西电的情况正好与GE相反,其在一次设备领域的业务规模已经很大,二次设备却是刚刚起步。
如此看来,如果GE真的是战略性参股西电,GE需要的很可能是西电的一次设备。GE自己也确实是这么说的。然而,像GE这样要品牌有品牌、要技术有技术、要钱有钱的企业,为什么不选择一步步发展自己的一次设备业务,而是参股西电呢?
一个合理的解释可能是,形势不等人,一次设备产品太多,从头做起实在太慢——在中国这个规模如此大、增速如此快的市场上,西电发展到今天的规模也用了半个多世纪。
据此,笔者进一步猜测,GE之所以斥巨资参股西电,会不会是因为其在全球寻觅到了��配电领域一次即将爆发的大市场,在这个新市场中,招标更多的是以一二次设备成套的方式进行,GE缺乏一次设备,自己干又来不及,进而急寻一家一次设备厂家联合拿订单呢?
如果真有这样的一个大市场,它会在哪呢?
笔者突然想到了全球知名咨询机构罗兰贝格2012年发布的《全球与中国输配电设备制造行业趋势》报告中的一段话:
“美国的输配电设备市场占北美整体市场的近70%,未来增长主要受新能源、智能电网建设和旧设备更新的驱动。美国的电网网架强,二次设备弱,设备陈旧老化,70%的输电线路和变压器运行了25年以上,60%的断路器运行近30年,50%的配电柱也有30~50年之久了…….”
紧接着,笔者又想起了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一次演讲中说过的话:“智能电网关乎美国能否适应数字时代和促进清洁能源经济的发展,这一巨大工程可以与上世纪50年代美国修建国内公路网相提并论。”原来,早在2009年底,奥巴马就将“智能电网”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力促政府出台了总额高达80亿美元的相关投资基金。
那么,美国会不会就是那个“逼迫”GE斥巨资入股西电、即将爆发的大市场呢?
让我们再来看看GE方面为数不多的、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的话:
“在讨论合作时,我们曾对全球市场做了业务的规划。美国电力市场在未来十年的投资规模大致是6700亿美元,其中约88%是设备投资。”GE数字能源高压电力设备全球产品线总经理张先国说,“因为美国很多电网需要更新改造,涉及到大部分都是设备,我们与西电希望能够通过合作充分抓住机遇,成为市场主流的供应商。”
在此之前,美国输配电设备市场主流的供应商为ABB、西门子和阿尔斯通,这几家企业的共同特征就是一二次设备业务齐头并进。
通用电气输电业务全球总经理BobTurko对美国《商业周刊》也作出了相似的表述:“美国和欧洲陈旧的输配电设备更新为GE和西电的合作提供了机遇。”
另外,从中国西电公布的*新半年报来看,西电已经明确说了,通过与GE的合作,西电已经拿到了来自美国的订单。
沿着这条思路继续分析下去,GE斥33亿元巨资参股西电也就不难解释了:
美国万亿输配电设备更新换代的大潮正在涌来,与30~40年前不同的是,在这一波的采购中,绝大多数的招标可能都会以一、二次设备成套的方式进行。
如此一来,GE如果不迅速弥补自己一次设备方面的短板,原有二次设备业务或许都会受到较大的冲击!
在无法短期培育起一次设备业务的情况下,按理说,GE可以选择并购一家企业。毕竟,当初杰克•韦尔奇就是凭借着并购将GE做到现在的规模。然而,GE能选择的并购目标并不多,全球除了西门子、ABB、阿尔斯通、施耐德、三菱等企业有一定规模外,剩下的就集中在中国了,主要有西电、特变电工、天威保变以及国家电网直属的平高和许继等。
那几家有实力的外企就不说了,GE并购它们的一次设备业务可能性不大。仔细看来,中国的这几家企业也都不太可能会被GE并购或控股:西电是输配电设备领域重要的央企、天威保变几年前已经被央企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整合、平高和许继又都被国网并购、特变电工虽是民企,但其老板张新却也是野心勃勃……
如此一来,GE在这些企业中选择一家参股就不足为怪了。西电集团作为中国输配电设备领域重要的央企,其规模恰好可以和GE的输配电业务相匹配,产品线又很齐全,GE参股其上市公司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另外,参股本身其实也不失为一种高明的做法。输配电设备领域的发展趋势是利润更多的往门槛更高的二次设备上转移,与并购相比,GE用参股的方式长期绑定一家一次设备企业不仅同样可以达到弥补其短板的目的,还可以将省出来的钱投入到更赚钱的业务上去。(GE工业部门的平均利润率都在10%以上,而西电、特变电工、天威保变等一次设备企业基本都没有这么高的利润率。)
值得关注的是,GE还和西电签订了出口相关的商业协议。“公司将可以借助通用电气在欧美等地区的优势将公司的一次设备产品带入欧美等市场……公司与通用电气之间的产品销售将以目标市场价格为基础并根据双方约定的佣金比例进行有偿销售。”
可见,GE已经将方方面面都想好了。巨资参股西电后,不仅可以守住自己原有的二次设备业务,还可以进一步从西电处收取佣金。虽然双方没有公布佣金的比例,但考虑到二次设备更具系统复杂性,从国际趋势上看,在以集成服务为特征的联合投标中,主导企业更多的还是二次设备厂家,因此GE收取的佣金应该不会少吧!
西电的隐忧
真正的高手在布子时,往往会行一些看似漫不经心甚至像是败笔的棋子。对手*初往往不能参透其意,多轮往复后方才恍然大悟,原来那正是决定自己命运走向的“胜负手”!
GE或许就是这样的高手。
除了巨资参股西电、签订出口相关的商业协议外,双方还有一个层面的合作:在中国成立注册资本为6.3亿元的自动化合资企业。其中,中国西电出资3.7亿元,持股59%,GE出资2.6亿,持股41%。
熟悉GE的人都知道,为了更好的打开中国市场,GE于2010年在中国宣布了一项新的战略:未来三年在中国投资15亿美元用于成立合资企业。在接下来的三年里,GE果然先后与南车、沈鼓、神华、华电、中航工业、重庆机电、哈电等大型国企成立了合资企业。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些合资企业中,GE要么持股50%,要么持股49%。总之,无一控股。
在GE和西电的合资企业中,虽说GE41%的持股实在少了点,但考虑到国家电网在近几年的二次设备招标中很少采用外企的设备,又考虑到这个领域的巨头ABB在和国电南自的合资企业中也仅仅持股49%。因此,笔者总体上认为该合资企业是GE在中国合资战略的延续,并无特殊之处。
然而,在双方签订的合资协议中,有这样一条却改变了笔者的看法:“作为双方同意组建自动化合资公司的条件,通用电气将向自动化合资公司转让二次设备有关技术……在自动化合资公司的经营业务范围内,自动化合资公司获得相关技术的独占使用权,将成为中国西电以及通用电气在中国**的二次设备产品生产平台。”
初读这条协议时,笔者还忍不住为西电感到高兴:该合资企业是GE在中国**的二次设备生产平台,却还让西电来控股,西电这个协议签的好啊!
然而,深思之后,笔者又不禁替西电捏了一把冷汗,并由衷的感慨GE的高明——该步子看起来对GE极为不利,实则攻守兼备,可进可退!
为什么这么说呢?且听笔者细细道来。
正如西电在公告中所言,国内输配电一、二次设备目前主要还是分开招标,没有人知道成套招标的趋势会以怎样的速度到来。对于GE来说,在此之前,反正它的二次设备也极少中标国家电网的项目。与西电合资后,借助于西电的营销渠道和资源,GE的二次设备说不定就可以大举进入国网系统。毕竟,41%的利润也远胜于过去的“干瞪眼”,更何况GE很可能还要向西电收取高昂的技术转让费,到底谁赚的更多,实在不好说。
当然,这只是笔者的一孔之见,很可能小瞧了GE。对于GE来说,它或许根本就不在乎短期的利润得失而更注重大的趋势!
从欧美等成熟市场的经验来看,这个大势就是,在一、二次设备的成套招标中,控制二次设备的厂家往往会起到主导作用;另外,一次设备中也必将融入部分二次设备的功能。比如说在变压器、互感器等一次设备里加入二次设备的智能元件,从而实现其自我诊断的功能。因此,对于一次设备厂家来说,要想赢在未来,能不能培育起自己的二次设备业务就变得至关重要。
GE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该合资企业同样也是中国西电在中国**的二次设备生产平台。由于合资前西电在二次设备方面并不具优势,合资公司的操盘和技术来源很可能都会以GE为主。而这也就意味着,西电在其一次设备的更新以及未来的成套招标中或许将非常依赖GE!
由于双方没有公布更多的合资细节,笔者也很难再对其评价。然而,值得西电忧虑的是,如果把关乎自己长久发展的命脉全部交到GE的手上,那将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48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