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煤炭产能达到4320万吨;电解铝产量45.25万吨,中电投已成为央企第三大煤炭生产企业和国内**大电解铝生产企业。同时,我们正在推进蒙东、宁夏、青海、贵州、新疆、黑龙江六大产业集群建设,中电投的产业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关于产业结构调整,我认为,必须背靠资源,面向市场,结合实际推进,不能拍脑袋。中电投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是以电为核心,煤为基础,产业一体化协同发展。这里我特别强调协同发展,比如,我们在黄河上游实施水-电-铝产业链协同发展,为什么走这样的路子?因为黄河上游水电资源丰富、电价较低,发展高载能电解铝能够消纳富余电量,不仅增加了水电的发电量,也使电解铝获得了成本优势和比较优势,同时,打通水-电-铝产业链有利于专业化协作,并降低各个链条之间的交易成本,这完全符合国家有关金属产业振兴规划的要求。 再比如大东北区域的结构调整,我们依托蒙东85亿吨的煤炭资源,打造煤-电-铝产业链。为什么要这样搞?因为蒙东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如何发挥煤炭的基础性作用,要看区域和资源的实际情况。蒙东煤炭以褐煤为主,发热量较低,我们建坑口电厂,实现资源就地转化,电力如何消纳?我们发展高载能电解铝产业,这样就形成了煤-电-铝产业链,三大产业协同发展,抗风险能力提高了,成本也降下来了。 蒙东的中、高热值煤如何利用?我们有序推动煤-电-铝产业与现代物流的整合与衔接,通过对煤炭提质把它送到一次能源资源较少的华中、华南和华东地区。我们控股建设的锦州至赤峰铁路已开工建设,控股建设的锦州港也即将开工,*终将与我们已建成的赤峰-大板-白音华铁路连接,这样就形成蒙东煤炭下海南运的大通道,从而在更大范围内实现煤炭资源的配置,既有利于形成中电投煤-电-铝-路-港完整的产业链和价值链,还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跨区域煤电联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抵御风险能力。同时,这条大通道建成后,我们将拥有铁路、港口、仓储等稀缺的物流资源,可以讲,中电投未来的主营业务还要加上一个现代物流业。 有了专业化管理水平还不够,还必须建立集团各个产业统一协调管理的运作机制,我们现在有煤、电、铝、路、港等产业,跨行业运作需要跨行业的管理和协同。目前看,同时具有五大行业管理经验的人才,企业内没有,社会上恐怕也没有,需要我们在转型的过程中加快培养。我们还要加快提升市场化管理水平,煤炭市场已完全开放,电解铝产品高度国际化,我们长期搞电,市场化运作的经验不足,我们必须加强对市场的分析预测能力,提升把握市场的能力,规避投资风险和经营风险,这些方面我们还有很大的不足。 转型期还要进行不同产业、区域企业文化的融合。有人认为,企业文化是务虚的事情。其实,我们接触一个新的行业,首先接触的就是文化,每一个行业都有独特的文化和积淀,有一个长期以来形成的共同价值观,有一个约定俗成的管理、思想行为习惯。这几年,我们不断地进入新领域,有一个深切的体会,跨行业发展需要企业文化的融合,需要对不同产业思想、文化、制度进行认知、磨合、整合和优化,而这确实需要一个过程。 六月份以来,我国社会用电量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一方面是经济运行企稳回升电力需求增加,更重要的原因是高温导致空调负荷快速攀升,有人形容空调负荷是“候鸟”,季节性影响大,这个增长不稳定。另外,下半年预计还有5000万千瓦新机投产,即使社会用电量有一定的增长,5000万千瓦新机组的产能发挥出来,可能也会造成在役机组实际发电量下降。我认为,在目前电煤价格、电价和电力市场情况下,火电行业整体扭亏有难度,但集团层面扭亏我看是有可能的,因为其他盈利产业可以弥补火电的亏损。尽管如此,火电亏损的问题还是要加快解决,否则不利于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工作目标讲,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扭亏为盈,我们将利用集团的结构优势,充分发挥水电、煤炭、核电、金融板块的利润支撑作用,为扭亏增盈提供支持。我们正在针对火电亏损问题,进一步加强煤炭采购管理、加大小火电关停力度、开展节能改造等措施,控制成本,降低能耗。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铝业板块的亏损比较大,我们研究制订了11项扭亏增盈措施,并逐条落实,目前电解铝生产成本实现国内**,亏损额已呈逐月下降的趋势,6月份以来,铝锭现货价格基本能够维持在13500元/吨,基本接近电解铝平均成本价,随着下半年大用户直供推进,电解铝扭亏有一定的希望。 扬州国试电气有限公司 http://www.yzgsd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