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超声波测厚仪检测车钢板厚度数据

超声波测厚仪检测车钢板厚度数据


对多数汽车消费者而言,汽车**性尤其是钢板厚度问题一直是大家讨论的热门话题。关于各系和各级别车型的钢板厚度,目前较普遍的一个观点认为,日系车钢板较薄而德系美系车钢板相对较厚。至于其钢板到底有多薄或者多厚,多数消费者并没有一个可靠的依据,往往是道听途说、人云亦云,或者凭自己的主观感受来判断。今天咱们就用专业检测仪器超声波测厚仪来检测。

2012年,车问网曾针对车内强致癌物质——多环芳烃进行了**检测试验,并正式发布了“车真相”**季检测结果,用真实的数据向消费者展示了各品牌车型车内致癌物的含量。本着用事实说话的态度,蛇年伊始,车问网就大家关心的汽车**问题,进行了此次汽车钢板厚度的大调查。此次调查车问网共抽取了近百款市场上在售的热销车型,通过实际测试来得到各款车型的钢板厚度数据,用实测结果让消费者对汽车钢板厚度有一个更清晰理性的认识,也希望本次调查能为消费者购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检测流程介绍

车身覆盖件厚度检测(即钢板厚度检测)过程中把被测车型分为五大部分,分别是引擎盖、车顶、前后车门、左右车侧围以及后备箱盖板。为了测试的准确性,每一部分又随机选取三个测试点,通过计算三个被测点的平均值得出该部分钢板厚度的数据。*后取五个部分钢板厚度的平均数据,作为该款车型钢板厚度的平均参考值。

检测仪器:DR87超声波测厚仪

技术指标:

测量范围:0.65~400mm(示探头而定)

薄涂层模式穿越范围:小于1mm

厚涂层模式穿越范围:大于1mm

显示精度:0.01mm、0.1mm

误差:0.5%+0.03mm

材料声速:508~18699m/s

扫描速度:2次/秒~20次/秒

频率带宽:1~10MHz

外形尺寸:136(L)×72(W)×20(H)mm

工作温度:-10℃~50℃

功能特点:

穿越涂层测厚:无需**被测物体表面的油漆,塑料等附着物即可测量基体厚度;

多种实用测量模式:标准测量模式,*大值测量模式,*小值测量模式,差值测量模式,平均值测量模式,高温测量模式(配高温探头);

人性化数据保存模式:可分组保存并可选择每组保存数据量,无需保存每个测量数据,简化操作;

大容量数据存储:数据存储量可达2000组;

检测结果

此次调查涉及自主、欧系(包括英、法、德等)、日系、美系车共26个品牌、95款车型。根据有关《汽车工程手册》记载,车身外部件用于顶盖、车门、翼子板、行李箱盖、发动机盖等地方的钢板,一般厚度允许从0.8mm-2.0mm。所有车型的测试结果如下。

结果分析

■ 车越小并非皮越薄

根据经验我们往往会认为,受制于成本控制的因素,车身越小价格越便宜的车型其钢板厚度也会越薄。不过从我们的实测结果来看,事实并非如此。确实有部分小车的钢板厚度实测结果较薄,但对于更多品牌来说,基本都做到了一视同仁。一些A0级或A级车的钢板厚度甚至还超过了部分品牌旗下B级车的钢板厚度。

因此,车小不一定钢板就薄,关键还是要看企业的态度。

与此相对的,我们或许会认为,豪华车应当拥有更厚的钢板厚度。但现在,这个观点也不成立了。在此次钢板厚度调查中,两款宝马车型显得非常特别。应用了轻量化技术后,宝马328Li和宝马X1的钢板厚度实测平均参考值分别只有0.82mm和0.86mm,远小于同级别的大众帕萨特和大众途观,但是仍然拥有足够的强度可以保证车内乘员的**。

『宝马328Li(左)和宝马X1』

在轻量化技术的应用下,豪华车也不一定钢板就厚,相反还能兼顾降低油耗和保持车身强度两方面的需求。

■ 自主品牌/日系车不敌欧系/美系

文章开头提到的一个普遍观点认为,日系车钢板较薄而德系美系车钢板相对较厚,那么实际测试结果是否如此呢?

从整体来看我们可以发现,表现*差的并不是日系车,而恰恰是我们的自主品牌。抽样调查的几个自主品牌汽车钢板厚度平均值均仅在1mm上下,而有些品牌车型的钢板厚度平均值甚至还不到1mm。

日系车并非钢板都很薄,整体表现要好于自主品牌。但若以1.2mm厚度为线进行划分,我们可以看到,分界线以下多数为自主品牌和日系车,而欧系车和美系车则几乎都处于分界线上方。因此,日系车钢板较薄而德系美系车钢板相对较厚这一观点并非无中生有,我们的检测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自主品牌和日系车仍然有待提高。

■ SUV钢板厚度平均值高

不同的车型有着各自不同的用途和设计理念。目前大行其道的城市型SUV由于脱胎于成熟车型平台,单从检测数据看,其基本保持了与母平台车型较一致的钢板厚度水平,且在刚性上略有提升;而对于像路虎这类纯粹的越野车来说,比普通城市SUV更需要较厚的钢板做防护。因此路虎品牌也成了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7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