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一直以来都是化工企业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十二五”期间国家对于VOCs防治工作愈发重视,先后出台系列政策。进入“十三五”,有关VOCs排放的行业标准在陆续出台和制订中。随着化工企业入园进程不断加快,化工园区是否会成为VOCs治理的主阵地?目前国内化工园区在推进VOCs治理工作中主要采用什么方式?拥有哪些经验? 政策频出VOCs治理或将园区化 业内人士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相关政策出台和实施,可以预见在今后一段时间内,VOCs的污染控制工作将成为众多化工企业的重点工作之一。 在化工企业中,VOCs多为无组织排放,行业存在潜在泄漏隐患的点位多达几十万个。环保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对化工企业的VOCs排放进行归类解析后,建立了适用于所有化工企业的“十一大类污染源的归类解析”理论,其中燃烧烟气、生产过程的工艺废气、非正常工况的火炬燃烧烟气等为有组织排放,而在机泵、阀门、法兰等设备的动静密封、开口管线,原料、半产品、产品的储存、调和过程,以及产品装卸、废水储存、处理等过程中,所产生的VOCs为无组织排放。
随着国内环保工作的不断推进,国家对VOCs的治理日益重视,自2013年来相关政策频出,VOCs治理已正式纳入法律监管范围。
2013年9月,国务院印发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明确了要推动VOCs的治理,同时进一步明确了石化、有机化工、表面涂装、包装印刷等重点行业需要进行VOCs控制。同期,环保部等六部委共同发布《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要求到2017年底对有机化工、医药、表面涂装、塑料制品、包装印刷等重点行业的559家企业开展VOCs综合治理。
2014年7月,环境保护部等六部委共同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考核办法(试行)实施细则》,对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及广东省珠三角等重点地区2014~2017年VOCs控制的进度进行了规定。
2014年12月,环境保护部发布《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方案》,石化行业的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作率先开展,成为VOCs工业排放行业治理**枪。
2015年8月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将挥发性有机物(VOCs)纳入监管范围,明确规定生产、进口、销售和使用含挥发性有机物的原材料和产品,其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应当符合质量标准或要求。
在政策密集出台的背景下,新的排放标准也陆续发布。目前国家已颁布的涉及VOCs排放标准共有14项,其中2015年新颁布的有4项,同时还有18项标准正在制订中,这其中包括煤化工污染物排放标准、农药工业大气污染排放标准、氯碱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染料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
随着排污标准的不断完善,VOCs排污费征收也被提上日程。2015年6月,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联合制定并印发了《挥发性有机物排污收费试点办法》。VOCs排污收费试点行业包括石油化工和包装印刷两个大类,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有机化学原料制造、初级形态塑料及合成树脂制造、合成橡胶制造、合成纤维单(聚合)体制造、仓储业和包装装潢印刷等7个小类。
部分接受采访的人士分析认为,单一企业对VOCs治理工作可能面临积极性不够、资金和资源不足等问题,如由化工园区牵头推进VOCs治理,则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现化工集中区整体大气环境质量的提升。目前化工行业已有近半数企业进入化工园区,随着化工企业入园工作进程加快,化工园区的VOCs防治工作将是未来VOCs防治工作的主要推进方向。
因此也有市场人士预计,“十三五”期间,化工园区或将成为VOCs治理项目的主攻方向,VOCs治理市场规模将超过1400亿元。
试水LADR大型园区稳步推进
记者采访了解到,LDAR(废气泄漏、检测及修复)是目前化工园区采用较多的VOCs综合治理方式之一,越来越多的国内化工园区正在稳步推进该项工作。
据介绍,LDAR是对化工企业生产全过程进行控制的系统工程。该技术采用固定或移动检测设备,对化工企业各类反应釜、原料输送管道、泵、压缩机、阀门、法兰等易泄漏VOCs的连接处进行检测,并修复超过设定浓度的泄漏点,从而降低因原料泄漏造成的环境污染和**隐患,是目前发达国家应用较为普遍的有机废气无组织排放治理技术。
宁波石化区是国内头个**推广LDAR技术的化工园区。2013年,宁波石化区引进LDAR技术,首先在园区内8家企业试点,且当年就推广至27家;2014年将LDAR技术在园区内**推广。目前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全部55家化工企业均已运行LDAR技术。
无组织废气的来源主要是泵、阀门、管线等生产设备接口处泄漏的废气。针对不同来源的废气,治理手段也不相同。宁波化工区针对储罐呼吸口泄漏的废气,进行统一收集整理;针对产品原料装卸过程中泄漏的废气,推行密闭装卸;针对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废气,进行加盖密闭收集治理;针对企业停产检修产生的废气,制定针对性方案进行收集处理;通过加强管理减少事故发生,防止事故性废气的排放。
据宁波石化区管委会副主任郑玉芳介绍,在LDAR操作过程中,第三方检测公司首先进行摸排,对密封点进行检查,建立台账;**步是挂牌,检测人员对密封点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及浓度标准挂牌,其中,红色代表严重泄漏及时修复,黄色代表有泄漏需要修复,蓝色代表不用修复;第三步是修复,企业根据泄漏点情况,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消除污染;第四步是复检,即对修复后的密封点进行二次检测。
郑玉芳表示,园区内企业对LDAR工作推进的积极性较高,因为LDAR工作成效明显,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LDAR技术即时修复率高,可达到70%以上,园区内无组织排放现象明显减少,减少无组织有机废气排放45.8吨以上。2013年,园区监测点745059个,泄漏点5201个,即时修复点4306个,即时修复率77.6%;2014年园区检测点1540246个,泄漏点7484个,即时修复点6406个,即时修复率85.6%,一般泄漏点发现三天内即完成修复;二是大大提高企业的环境效益、**效益、经济效益。LDAR工作可有数消除企业重大**隐患、明显改善作业场所环境、保证了职工的职业健康;三是找到了问题,提高企业环保**长效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LDAR工作,2013年,园区VOCs减排61.4吨,2014年减排38.6吨。
此外,浙江嘉兴港区也从去年开始对港区内36家涉及VOCs排放企业进行了LDAR工作的**部署。2016年港区还将对辖区石化企业**推行LDAR工作,并将在此基础上,对石化企业泵、压缩机、输送管线、阀门、法兰、连接头、**阀、人孔或导淋等易泄漏点制定LDAR计划,开展定期检测并及时修复,防止或减少跑、冒、滴、漏现象,“一厂一档”,从每个企业的实际出发,找到一条经济有效的废气治理对策。
为了探索LDAR技术的使用经验,2015年江苏省常州市滨江化工园区选取19家试点企业,开展VOCs检测、修复工作。试点工作从制定检测方案到正式实施首期检测和修复,都由企业支付费用委托第三方机构完成,检测到的泄漏点也由企业安排修复。19家试点企业将在2016上半年完成VOCs泄漏检测与修复工作验收。
与此同时滨江化工园区要求所有新、改、扩建化工类建设项目都要配套VOCs污染防治措施,与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企业一旦开始生产,必须开展VOCs泄漏检测与修复工作,并把检测、修复情况作为滨江化工园区环保部门进行“三同时”验收预审的先决条件之一。
据常州滨江化工园区环安局工作人员介绍,从2016年开始,针对挥发性有机物的无组织排放,滨江化工园区内的所有企业都将开展VOCs泄漏检测与修复工作,并建立区域性VOCs检测与修复系统。通过**调查、核查,列出园区挥发性有机物清单,并建立园区LDAR管理平台,将异味污染重、易产生VOCs无组织排放的点位全部纳入平台,实时监控,形成相应的管控制度。
经验之谈第三方模式值得借鉴
通过各园区推动VOCs污染防治工作的例子不难发现,几个园区基本都选择了引入第三方服务。
以宁波石化区为例,园区管委会作为**生产的监管主体,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总体协调并监督相关方做好工作。企业作为**生产责任主体,与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签署合作协议,享受合同赋予的权利和义务。第三方技术机构根据政府部门的监管需求,建立一支专业队伍,引用先进的设备对企业存在的隐患进行摸排和查找,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提出整改措施。
郑玉芳认为,在环保管理服务过程中引进第三方的机构,可以说是管理中的一个探索。宁波石化区在引进第三方机构,并建立起长效运行机制方面,积累了四点经验。
一是建立沟通机制。园区管委会每周与第三方召开碰头会,每月召开总结会,分析服务工作,了解服务情况,解决存在问题。通过上门走访、电话和网络沟通、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企业对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定期对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进行检查测评和绩效考核,强化其服务质量。
二是完善技术服务。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负责搭建**技术服务网络平台;制定了《**技术服务规定》等15个规章制度;编写了《七大类检维修作业看板管理》等一批技术指导书及企业七大类检维修培训资料;根据企业分类,有针对性的展开日常**巡检、七大类检维修**技术确认服务、**教育培训、**技术指导、**制度完善、施工方案评审、大修**技术服务、**主题活动等技术服务工作。
三是实施动态考核。一方面园区有针对性地对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工作人员进行突击面试,确保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按照合同要求配备了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考察配备的人员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履行**生产监管服务工作。同时园区会对相关技术服务内容进行临时性抽查,一方面是履行行政监管部门的职责需求,另一方面也是考核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监管负责人是否正常履约的一种检查。
四是适度政府补贴。**生产第三方技术服务工作由企业作为购买主体直接和服务机构签署服务协议,政府进行引导推广和综合监管。为顺利推动工作开展,减轻企业负担,管委会出台不同的补贴政策,对企业进行适度的奖励。在LADR技术试点推广方面,管委会和环保局对试点企业予以60%的资金补助;在危化企业**生产第三方技术服务推广方面,管委会投入200万元补贴每家试点企业合同费用的50%;在化工建设项目第三方**监督管理服务方面,管委会给予了全额补助,出资320万元。
记者了解到,浙江嘉兴港区在推进LDAR过程中也有类似经验。首先制度资金要有保障。在国家、省、市均未出台标准的情况下,嘉兴港区先后研究出台了《嘉兴港区重点化工企业开展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体系建立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嘉兴港区泄漏检测与修复体系(LDAR)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制度。同时,嘉兴港区在有限的财力下,加大了LDAR工作的资金支持,目前政府投入已近300万元。
二是完善顶层设计,建设数据管理和展示综合平台。LDAR工作数据量大,为加强数据统计分析管理水平,真实反映VOCS控制成果,加强VOCS控制动态管理,嘉兴港区从顶层设计开始,着手了LDAR数据管理和展示综合平台建设,充分利用数据平台统计分析功能,**分析采集到的大量数据,形成分析报告,为监管部门利用,确保了LDAR工作的价值化。同时,建成的平台免费为企业提供企业级LDAR管理系统,为企业节约了大量资金(据悉企业级LDAR管理系统,单卖的市场价在20万元左右)。
同时,嘉兴港区推行专家会诊制度也解决了很多难题。针对LDAR反映出的VOCS治理问题,嘉兴港区成立了专家库,利用专家的技术优势,服务于企业的污染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