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频道报道,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养殖水体既是养殖对象的生活场所,也是粪便、残饵等分解容器,又是浮游生物的培育池,这种“三池合一”的养殖方式,容易造成“消费者、分解者和生产者”之间的生态失衡,造成水中有机物和有毒有害物质大量富积。这不仅严重影响养殖动物的生存和生长,而且成为天然水域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因此,如何保持水环境的生态平衡,是水产养殖上等、高效的关键技术。渔谚有:“养好一池鱼,首先要管好一池水”,是十分恰当的比喻。
【测水调控养殖水质技术】
要做好水质调控,首先要了解池塘的主要水质参数。而目前渔民不了解养殖水质的基本参数(如溶解氧、盐度、pH、总氮、亚硝态氮等),很难给予针对性的水质调控。如果请推广站技术人员采用专用仪器测定,尽管测试数据**,但他不可能同时为大量的养殖户服务,更不能适应池塘水质不断变化、要按时测定的要求。养殖户采用简易水质分析器,就可及时了解水中pH、盐度、溶解氧、总氮和亚硝态氮变化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增产增效情况】
通过该技术的实施,能使池塘养殖鱼类、虾、蟹类等的发病率降低10%,减少养殖损失。鱼类每亩增产50千克,虾类每亩增产30-100千克,预计池塘养殖综合效益提高10%。同时,减轻池塘养殖对水域生态环境的污染。
【技术要点】
1.仪器购买简易水质分析器一套、水温计、比重计。
2.特点 采用比色法测定池水的pH、溶解氧、氨氮和亚硝态氮等(详见面水质分析器使用说明)。尽管设备比较简单,测定精度较低,但它可以反映养殖水质现状,做到及时调控水质;而且测试技术容易掌握,养殖户可以随测随用。
3.测定时间 PH、溶解氧必须在早晨日出前测定其低峰值。夏秋季节,如果预测明天清晨鱼虾要浮头,则应在半夜或翌晨2:00-3:00测定。
盐度、氨氮和亚硝态氮在晴天或多云9:00进行测定。
4.判别与采取措施
(1)调控pH 一般淡水养殖水体*适pH为7.5-8.5。清晨如pH 下降到7以下,则应采用生石灰水来提高pH,使用数量和方法同前。
盐碱地池塘,清晨如发现pH达9以上,必须及时加注淡水。通常要求pH不能超过9.5。
(2)调控溶解氧(O2)、总氨(NH4+和NH4)、亚硝态氮(NO2-)当溶解氧下降到4毫克/升时,鱼虾生长即受到影响;通常家鱼溶解氧下降到1毫克/升时,开始缺氧浮头。而特种水产品通常在2毫克/升开始浮头。
总氨和亚硝态氮是有机物分解而成,水质越肥,水中有机物越多,总氨和亚硝态氮也越高。而总氨和亚硝态氮对水生动物是有毒的,轻则影响生长,重则危及生存。当总氨超过0.5毫克/升,亚硝态氮超过0.1毫克/升,表示水中受大量有机物污染。而精养池塘在夏秋季节则往往超过此值,通常总氨为0.5-4毫克/升,亚硝态氮为0.1-0.4毫克/升。水质较好的池塘总氨不超过2毫克/升,亚硝态氮不超过0.2毫克/升;特种水产品养殖池总氨控制在1毫克/升以下。亚硝态氮控制在0.1毫克/升以下。具体可采用:
1水生植物脱氮:淡水水体种植水草(如轮叶黑藻、金鱼藻、苦草和伊乐藻等)。
②加注新水。
③合理使用增氧机。
④使用微生物制剂:它是由多种活的微生物制成的微生物制剂,可促进有机物分解,具有改善水体微生态平衡的作用。
⑤轮捕:捕出达到商品规格的鱼虾,降低水体容纳量。
⑥“以鱼养水”:减少投饵和草食性鱼类,增放滤食性鱼类、杂食性鱼类和食腐屑性鱼类。
⑦冬季整塘、清塘,**过多淤泥。
⑧铺设塑料隔膜,阻隔底泥中有害物质的释放。
(3)盐碱地池塘调控盐度 含盐量过高,对许多淡水鱼生长不利,甚至危及鱼类生存。各种鱼类都有一定的耐盐限度,如鲢的耐盐限度,鱼种期盐度为5-6,成鱼期盐度为8-10;草鱼鱼种期盐度为6-8,成鱼盐度为10-12。但盐度过高,影响鱼类与饵料生物生长。故盐碱地池塘盐度应在5以下,*好在3以下。盐度过高,可采用:
①经常引淡排咸:池塘进、排水严格分开,引入淡水,排出成水。
②施有机肥,使“生塘”变“熟塘”:施有机肥料使盐碱地塘底尽快铺上一层塘泥。塘泥中的腐殖质镶嵌在土壤间隙中,使池水与盐碱土壤基本隔绝。
③改造盐碱水质与改造土质同步进行:在改造盐碱水质的同时,池埂上种植田菁等排碱绿肥。田菁等不仅是制造塘泥的上等绿肥,而且可疏松土壤,破坏盐碱土层毛细管,防止下层盐碱随毛细管上泛。
④高水位压盐:为防止地下水渗入池内,养殖期间,应保持池内水位高于外河水位;冬季干塘清理后,应立即加满淡水,以防止地下盐碱水大量渗入。
简易水质分析器.必须通过当地水产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才能独立测定。各种水质调控技术有较强的针对性,综合使用时,要考虑各种调控方法之间的影响。
【池塘底部增氧水质调控技术】
水体是水生动物生活的环境,水中的溶解氧是它们赖以生存的*基本的必要条件之一。所有的水产养殖专业人士都知道,如果没有足够的氧气,水产物种容易患病,甚至死亡。在鱼、虾高密度养殖中,水中溶解氧的多少决定着水体容纳生物的密度,即使水质良好,由于喂养饲料和动物排泄物带来的大量营养和有机物质,水塘也会出现低溶氧。因此,增氧显得尤为重要,使用增氧机可以有效补充水塘中的溶解氧。一般用水车式增氧机的池塘,上层水体很少缺氧,但却难以提供池底充足氧气,所以缺氧都是在池塘底部。池底增氧技术正是利用了池塘底部铺设的管道,把含氧空气直接输到池塘底部,从池底往上向水体散气补充氧气,使底部水体一样保持高的溶解氧,防止底层缺氧引起的水体亚缺氧。阴天或雨天使用,还可防止下雨过后水体分层造成的水面和水底溶解氧分布不均衡。保证底部溶解氧含量可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滋生,加快有机废物的降解,降低有毒物质的含量,活化池塘底质,保持水质理化因子的稳定,从而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减少用药。降低用药成本。
【增产增效情况】底部增氧比传统增氧机节省电费30%,通过该技术的实施,能使池塘养殖鱼类、虾、蟹类等发病率降低15%,鱼产量每亩提高10%,虾每亩提高15%,蟹每亩提高20%,综合效益提高20-60%,同时有利于提高成活率和养殖品种的生长速度、放养密度。
【技术要点】
1.主要设备空气压缩机,常用的有1.5千瓦、2.2千瓦、3千瓦、4千瓦、5.5千瓦;PV管或纳米管,主要有16毫米、20毫米、50毫米、65毫米四种直径规格;相对应的二通、三通接口。配备纳米管底部增氧设备,按0.2千瓦/亩的成本在500-850元/亩之间。
2.设备安装**步,将直径为16毫米的PV管、按间隔50-80厘米距离打孔,孔径一般0.6毫米。纳米管即为管道中布满用纳米技术打的细孔软管,在不充气状态下,水不会自动压到管内。**步,将打了小孔的PV管(纳米管)以4-8米左右间距平行铺在塘底,用砖块捆绑固定于池塘底部,要求距塘底5-10厘米左右。第三步,将所有铺在塘底的PV小管,经二通、三通接口与岸上的管道相接,直到接通空气压缩机。
动力配备:在水深1.6-2米的情况下,2.2千瓦空压泵可供800个小孔出气;3千瓦的空压泵可供1200个小孔出气。同时,水面配备水车式增氧机0.5千瓦/亩。养殖户可根据每个池塘放养密度要求,按照0.2-0.7千瓦/亩进行配置,同时水面配备水车式或叶轮式增氧机0.5千瓦/亩。
3.日常管理正常天气,一般每天早晨开机增氧,遇阴雨天或闷热天气,整天开机。日常管理与一般养殖相同,每半个月使用一次芽孢杆菌调节水质,使用添加了**的配合饲料预防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