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十条”怎样改变行业走向?
“气十条”怎样改变行业走向?
编者按
夏天的北京再次被雾霾笼罩,首要污染物仍为PM2.5。而半个多月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刚刚部署了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会议指出,大气污染防治是重大民生问题,也是经济升级的重要抓手。那么,“气十条”能否倒逼相关行业从“粗放式”增长向“稳增长、调结构”转变?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会给相关行业带来哪些影响?本版约请专业人士撰写文章,对此进行系统分析。
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以下简称“气十条”)充分体现了应对大气污染“防治并举”的思路,分别从预防端、治理端和保障端三大环节做出了指导。这些措施的出台,一方面,在政策层面推动已有相关政策的落实;另一方面,在行业层面将切实对相关行业的发展施加影响。
从某种程度上说,此次出台的“气十条”为应对大气污染问题提供了系统的解决思路。今后,一方面更多的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大量细化、量化措施将出台;另一方面也将**全民树立大气污染防治意识,大气污染防治领域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会引来更多关注和参与。
治理端:日常减排与特殊时期限排相结合
短期内推动脱硫脱硝及相关行业的市场增长,六大重污染行业面临更大压力
“气十条”从治理角度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提出首先要减少日常污染物排放。在政策层面,与脱硫、脱硝、除尘以及汽车尾气治理相关的政策措施均将受到推动。《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要求,到2015年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下降10%,重点仍为电力行业,新建水泥生产线的脱硝设施安装效率不能低于60%,同时还要求,到2015年,基本淘汰2005年以前注册运营的“黄标车”,鼓励使用新能源车。
《关于实施重型柴油车国Ⅳ排放标准的通知》规定,自2013年7月1日起停止受理国Ⅲ重型柴油车新品申报,同时新申报重型柴油车均应符合国Ⅳ排放标准。
在行业层面,“气十条”的推出在短期内还将继续推动脱硫、脱硝设施、脱硝催化剂以及除尘设备改造的市场增长;从中长期来看,汽车尾气治理和新能源汽车将是未来重点发展的行业。另外,**整治燃煤小锅炉的要求将推动未来工业区集中式供热供冷的较快发展。
“气十条”在治理端也强调重污染天气情况下的大气污染应急管理,特殊时期可采取限产、限排、限行措施。在政策层面,“气十条”将推动大气污染重点控制区的落实,对包括19个省(区、市)的4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在内的重点控制区实施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在行业层面,火电、钢铁、石化、水泥、有色和化工六大重污染行业都将受到更加严格的监管和限制。
预防端:淘汰落后产能与调整能源结构相结合
水泥、造纸、钢铁等19个行业将受影响,能源结构调整机会多
淘汰落后产能包含严控新增和淘汰落后两个方面,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影响很大。在政策层面,“气十条”的部署将推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措施的落实,进一步综合市场、法治等手段,加强重点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作。在行业层面,水泥、造纸、印染、焦炭、炼钢、制革等19个重点工业行业将受到影响。
“气十条”还重点强调了能源结构调整。在政策层面,《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以及水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页岩气等专题规划相继出台。面对国内光伏产能过剩的情况,相关部门更注重其在国内的应用推广工作,尤其是对屋顶太阳能电站的支持力度会加大。此外,对于节能减排新机制、排污费征收等促进大气污染治理的措施等,有关部门和地方将进行重点支持。
在行业层面,光伏产业的晶硅和薄膜领域将获得较大促进作用,天然气、煤制甲烷等应用也将加速。另外,目前各地碳排放交易、排污权交易正在有序推进,如深圳市已经在6月18日正式启动碳交易市场,首批纳入碳交易的工业企业共有635家,广东省也将在下半年开始发放配额,以碳排放、排污权为内容的交易所、中介机构等服务性行业也是将来快速发展的领域之一。
保障端:改善法规体制与推动全民参与相结合
用法律、标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推动行业向绿色生产方向更健康地发展
“气十条”从改进地方政府考核体系、立法及强制信息公开和呼吁全民参与等几个方面着手,为下一步的大气污染防治打下坚实基础。
其中,构建大气环境整治目标责任考核体系是对政府职能的转变,从根本上改变以往重数量、轻质量的增长,对“绿色GDP”的贡献十分正面。用法律、标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则是对企业行为的进一步规范。相关部门出台了《空气质量新标准**阶段监测实施方案》、《环境空气细颗粒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征求意见稿)等宏观上的政策措施,北京、山东、河北等重点区域也纷纷出台相应的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此外,有关部门还密集出台或更新了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包括火电厂、钢铁烧结、球团工业、水泥工业、平板玻璃工业等。而“气十条”中树立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的行为准则,是对全民参与的鼓励。
从影响的行业来看,短期内监测实施方案、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公众参与都需要快速建立健全监测体系,包括PM2.5监测在内的环境监测行业将受益并加速发展。钢铁、火电、水泥和平板玻璃等行业因排放标准加严,在短期内会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中长期来看,将推动行业向绿色生产方向更健康地发展。
(作者单位:赛迪经智城市投融资咨询中心)
新闻来源:中国环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