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发电在电力结构中占比的提升,新型储能技术正经历着快速的发展。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中国已累计投运的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达到了惊人的3139万千瓦/6687万千瓦时,其平均储能时长为2.1小时。而在2023年,新增的装机规模更是约2260万千瓦/4870万千瓦时,较2022年底增长了超过260%,这一增长近10倍于“十三五”末的装机规模。此外,2023年国内储能领域吸引了大量投资,119家初创企业成功融资,合计融资事件达142起,融资金额超过230亿元,其中超过亿元以上的融资事件占比超过30%。这些数字清晰地展示了储能行业在投融资领域的活跃度和吸引力。
新型储能被誉为“电力系统中的‘充电宝’”,其能够在用电低谷时储存电能,而在用电高峰时释放电能。随着波动性、间歇性的新能源电力的持续增长,这种“充电宝”的作用将变得日益关键。同时,为了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新能源对储能技术的选择也需逐渐多样化。
电化学储能占据主导地位,多元化发展尚待突破
新型储能技术涵盖了新型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熔盐、飞轮、压缩空气、氢储能等多种类型。目前,中国的新型储能行业管理体系已初步建立,示范试点建设也在加速进行。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新型储能技术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也逐步显现。
电化学储能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成熟的产业链配套。相较于其他新型储能技术,电化学储能在场景应用、技术、成本、建设周期、转换效率及选址要求等方面都更具优势,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性价比。
对于发展成熟度问题,在电化学储能的产业链配套方面,中国已基本实现了国产化。在成本占比较高的变流器及电池环节,中国整个产业链在全球市场上具备明显的优势。随着原材料价格的逐步缓解以及制造成本的快速下降,未来以锂电池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新型储能的多元化发展
面对新能源发展和电力系统转型的需求,新型储能的多元化发展成为必然选择。国家能源局近期发布的《关于加强新型电力系统稳定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应因地制宜推动各类型、多元化储能的科学配置,以形成多时间尺度、多应用场景的电力调节能力,从而改善新能源出力特性和负荷特性,支撑高比例新能源外送。
为推动新型储能的多元化发展并拓展多种储能形式的应用,应结合各地区资源条件以及对不同形式能源的需求,推动长时间电储能、氢储能、热(冷)储能等新型储能项目的建设。这有助于促进多种形式储能的发展并支撑综合智慧能源系统的建设。
由于各种储能技术各有优缺点且使用场景不同,因此引导市场和资本促进储能的多元化发展需基于技术的快速发展,并结合地域优势和投资回报率,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均衡发展。
随着新型储能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锂电池储能系统因其出色的能量存储能力、长久的使用寿命和环保特性,已经在电力储能领域占据了重要地位。然而,随着其普及程度的提升,锂电池的隐患也逐渐浮出水面。特别是气体泄漏问题,已成为导致火灾、爆炸等重大事故的潜在风险。因此,开发一套高效的气体检测与预警系统,针对锂电池储能系统进行专门的防护,已成为当务之急。
对于氢气储能中氢气泄漏检测,深圳三达特推荐氢气传感器GS+4H2:非常适合用于检测氢气浓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