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中国轴承工业辉煌巨变

                                                                      中国轴承工业辉煌巨变  

     中国轴承工业辉煌巨变:中国是世界上*早发明滚动轴承的国家之一。从考古文物与资料看,中国*古老的具有现代滚动轴承结构雏形的轴承,出现于公元前221~207年(秦朝)的今山西省永济县薛家崖村。公元1280年(元朝)在中国古代的天文仪器上也使用了圆柱滚动支承.尽管历史上中国在滚动轴承技术领域曾走在世界文明的前列,但在旧中国轴承工业却十分落后。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本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在改革开放的强大推动下,轴承工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高质快速发展时期。建国六十年来,中国轴承工业已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轴承(滚动轴承简称)是机械工业使用广泛、要求严格的配套件和基础件,被人们称为机械的关节。由于使用范围广泛,决定了轴承品种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由于要求严,决定了轴承质量和性能的重要性。轴承制造业是一种精密的基础件制造业,它的精度以0.001毫米(mm)来衡量,而普通机械零件的制造公差一般只有0.01mm。电机的噪声和振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轴承质量;高精度机床主轴的摆差和温升,更是与轴承质量息息相关。通讯卫星消旋装置中的轴承性能,直接影响其通讯效果;航天、航空中关键轴承发生故障,就会造成严重的事故。总之,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和家用电器等各个领域中的主机,其精度、性能、寿命、可靠性和各项经济指标,都与轴承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轴承工业的发展还关系着我国重大技术装备的制造水平及机械设备的出口能力。

   轴承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正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中国建立前,轴承制造业几乎是一片空白。机械设备配套和维修需要的轴承,基本上依赖进口。当时,仅在辽宁省瓦房店和沈阳、上海及山西省长治等地有一些轴承厂、店,但能独立生产轴承四元件(内外套圈、滚动体和保持架)的工厂没有一家。1949年,国内轴承年产量仅为13.8万套。中国建立五十年来,轴承工业飞速发展,轴承品种从少到多,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从低到高,行业规模从小到大。
    轴承工业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奠基阶段(1949~1957年)

 1949年瓦房店轴承厂恢复生产,成为****家独立生产轴承的企业。抗美援朝期间,瓦房店轴承厂部分北迁哈尔滨,于1951年4月建成哈尔滨轴承厂并投入生产。1953年上海市轴承行业形成秦福兴轴领厂、上工轴承厂、荣泰新机器厂和金兴铁工厂4个中心厂及10多个卫星厂。在原苏联援助下,国内156项重点工程之一的洛阳轴承厂1954年3月底破土动工兴建,1957年开始试制普通轴承13.6万套。至此,我国轴承工业瓦房店、哈尔滨、洛阳、上海四个主要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为轴承制造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57年,国内轴承产量**突破1000万套大关。

(二)体系形成阶段(1958~1977年)

 此阶段处于国家“一·五”至“五·五”五个五年计划发展时期,给轴承工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一·五”中期,洛阳轴承厂于1958年7月通过国家验收,顺利建成投产;上海轴承工业开始形成一个有地方特色的轴承工业基地;瓦房店、哈尔滨轴承厂充实完善,获得较大发展。同时建成了部直属的洛阳轴承研究所和第十设计研究院等科研、工厂设计机构。此时期,轴承制造业为重点主机配套的新产品发展较快,已开始生产汽车万向节滚针轴承、磁电机轴承、机床主轴轴承和精密轴承,并试制了铁路机车、轧钢机、重型机械、石油工业和航空发电机、坦克等主机所需的部分配套轴承。

“二·五”时期,为适应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在成都、杭州、合肥、无锡、济南、烟台、上海、北京、广州、昆明、长沙等地先后建成38个轴承厂(点),迎来了中国轴承工业**个发展高峰期。这些轴承厂以后都发展成为各省市的重点企业。

 在“三·五”期间,即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中国轴承工业建设投资的重点集中在远离沿海工业发达���三线地区。在三线建设中,陆续在西南、西北和中南地区,兴建了贵州虹山、贵阳、兰州、甘肃海林、陕西海红、宁夏西北、青海海山和湖北襄阳等一批轴承厂,进一步改善了企业的布局。其中襄阳轴承厂,以生产汽车轴承为主,与进入七十年代,即“四·五”时期,轴承工业为满足“大打矿山之仗”的需求,**汽车制造厂同步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汽车轴承生产基地。

 一批地方中、小轴承厂又纷纷建立起来,形成了中国轴承工业**个发展高峰期。在七十年代初的建厂高潮中,国内滚动轴承厂家已达600多个。此期间,短圆柱滚子轴承、球面滚子轴承、圆锥滚子轴承都有较快发展,轴承品种规格日趋齐全.到“五·五”初期,中国轴承制造业逐步建立起了瓦房店、哈尔滨、洛阳、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