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李克强总理的两堂经济公开课

 

    十多天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主讲了一堂形象生动的经济公开课。10月21日,在中国工会第十六次国内代表大会上,他所做的经济形势报告,对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和未来中长期走势做出了深入浅出的分析阐述,并且从头到尾“没有讲稿”。

    参会媒体从中梳理出许多“妙语”。比如:他用“骑自行车”比喻“稳增长”政策:“你要是停着不动,没准儿就会摔下来,所以还要动,要稳中求进,我们还必须稳中有为。”

    他也用“柴薪”比喻财政货币政策:“如果我们放松货币政策,多发赤字,那就像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他还形象地解读简政放权的重要性:“市场是看不见的手,政府是看得见的手,我们不能让看得见的手成为‘闲不住的手’。”

    境内外媒体普遍盛赞这场经济“公开课”:权威、轻松、活泼。不过,如果把目光拉远就会发现,作为总理,李克强所完成的7个月任期,不啻于另一场面向世界、令人更加印象深刻的经济“公开课”。

    如果把中国经济比作一艘巨轮,在“掌舵”之初,李克强所面临的航线,可以说是布满了暗流险滩。今年一季度,美国经济增长速度仅为1.3%,日本0.3%,曾经与中国被并称为“金砖四国”的巴西、俄罗斯增长速度都不超过2%,印度的增长率也只有4.8%。

    事实上,今年3月出任国务院总理以来,李克强所**的中国经济发展也曾出现过“探底”。今年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一度跌至7.5%。

    李克强在报告中阐释了新一届中央政府所面临的复杂环境。他说,面对困难,政府“保持定力,稳定政策”,坚持不扩大赤字,不超增发货币,不用短期政策性投资刺激经济增长,而是通过“促改革、调结构”,用改革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如同表现抢眼的中国经济一样,李克强的报告也受到了广泛赞誉。参加会议的吉利金刚公司员工吕义聪称赞,总理的讲话既幽默又务实,把经济形势和所面临的任务讲的很深很透,但听起来却像谈心一样。上海团农民工代表刘志刚说,李克强的报告用“平民化的语气传递了经济信心”。

    还有更多正面评价来自境外媒体。台湾《旺报》认为,李克强的脱稿演讲,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引经据典却没有艰深难懂的专业词汇。“中国大陆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期,这次演讲显得意义不凡”。

    7个月后,当新兴经济体依旧哀鸿遍野之时,中国经济却奇迹般地企稳回升,表现出回暖迹象。10月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GDP在第三季度同比增长7.8%,呈现出稳中向好的趋势。

    英国路透社日前发表评论说,中国第三季度经济增速的反弹得益于政府精准的“稳增长”的政策支持,四季度经济基本面依旧向好,全年实现7.5%的增长目标“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李克强在重点关注宏观经济大局的同时,并未减少对劳动阶层的关怀。他在人民大会堂面向职工代表的报告中强调,“我们*重要的信心,就来自于伟大的工人阶级”;“所有劳动者都需要关怀”;“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造福人民,让广大劳动者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他特别谈到,2009年,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选择了三个中国工人,因为他们认为中国经济之所以在金融危机后继续保持增长,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工人“勤劳,勤劳,勤劳”。

    “我告诉他们,你们还少了一个词,智慧,智慧,智慧。” 面对3000多名职工代表,李克强满怀深情地说。台下掌声雷动。

    有现场记者描述说,报告会场的气氛轻松活泼,不时响起阵阵笑声。还有媒体统计,这场面向普通职工、阐释复杂经济问题的报告会,先后引发了10多次热烈的掌声。

       《香港经济日报》则在报道中称:作为掌舵人,李克强将**中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年代。



上海沪沁仪器链接:http://www.sh-huq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