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战争案例表明,提升装备的电子战对抗能力极其重要
电磁兼容性EMC,是设备和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 。电磁兼容强调“兼容”,要求电子设备在同一环境中同时正常工作,相互间不影响各自的功能和性能。
作为*杰出的反面案例,马岛海战中的谢菲尔德号导弹驱逐舰的电子兼容设计有问题,舰载远程搜索雷达和卫星通信系统不能同时工作,否则会引发严重的干扰。当飞鱼导弹来袭时,谢菲尔德号正在使用卫星通信系统,警戒搜索雷达恰好处于关机状态,根本就没有探测到来袭的超级军旗战斗机,*终被击
中沉没。
几天前4月14日俄罗斯黑海舰队旗舰“莫斯科”号导弹巡洋舰在黑海沉没,乌克兰和北约称其被乌军“海王星”反舰导弹击沉。虽然“莫斯科”号舰艇老旧,武器装备配置稍显落后。但该舰毕竟是旗舰,被誉为“航母杀手”,其拥有64个装载S-300防空导弹的垂发单元,40发9k33防空导弹和6座AK630近防炮系统。从理论上来看,该舰拦截“海王星”导弹,甚至超音速反舰导弹,应该不成问题……结果是“海王星”这一款老旧的导弹击中“莫斯科”号,引发爆炸起火沉没。预警雷达以及整个防空和反导系统没起作用的原因,恐怕不是电磁兼容问题,如果不是系统故障,就是被电子战压制失效了。另外,预警机也是俄军致命的短板,无法提供**有效的预警支援。
对复杂电磁环境以及电子战进行研究的学科和试验,归类为“电磁环境效应”(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effects),一般简称为E3问题。电磁环境是指存在于给定空间所有电磁现象的总和。构成电磁环境的各种发射源十分复杂,既有雷电之类自然发射源,又有通讯、广播、雷达、干扰机以及电磁脉冲弹之类的人为发射源。这些发射源构成的电磁环境对装备或人体的作用效果称作电磁环境效应。E3试验和评估项目,在传统的电磁兼容性(EMC)以外,增加雷电(Lightning)效应、电磁易损性(EMV)、电磁脉冲(EMP)、电子战(EW)等方面的内容以及电磁辐射对人体危害。在E3领域研究和试验超过50年以及超过20个以上的大型试验场的美国,技术优越其他主要国家1至2代甚至更多,与其争夺电子战主动权不太现实,只能积极防御和另辟蹊径的反击。电磁脉冲(EMP)是目前全民皆知的电子战**武器,其设想来源于核弹爆炸同时产生的毁灭性电磁脉冲,可以摧毁一定范围内所有电子和电力设备,常规电磁脉冲武器可以发出强烈的电磁脉冲而且没有核辐射。各国都在积极发展电磁脉冲武器,目标是发出极强烈的电磁脉冲摧毁敌人的战机、军舰、坦克等武器电子系统,从而轻松地赢得战争。美军装备的强制进行EMP测试,因此,对其使用电磁脉冲武器不会有明显效果。作为常规电磁脉冲武器,不可能达到摧毁所有电设施的核弹级超高能量,研究方向从一次性脉冲装置发展为周期性重复脉冲,对作用范围内实现持久连续压制。我国的海空力量近年来进步较快,那么电子战对抗能力到底如何呢?电子战对抗能力是否可以评测?我国军标EMC和E3领域学习、研究和试验已经开展多年,已经实施多个版本的标准。
EMC和E3其它的相关问题
其它试验协同考虑E3问题要求武器的设计和试验充分考虑E3,例如打靶试验失败原因归咎于环境电磁干扰的理由不能被认可,如果试验场地的和平环境都会失败,就不能奢望战场对抗环境能够成功。同型号装备间的干扰问题典型场景是:舰船和战机编队同型号雷达同时工作时的干扰问题,如果解决,编队会通过预警机或者指挥舰组成一个更有效的雷达阵,否则,一组编队只能一部雷达开机。干扰机的兼容和对抗目前实战应用的干扰机,通常有这样几种方式:大带宽线性调频;信号探测追踪+宽带噪声+跳频;EMP,尚未普遍使用。干扰机的发射功率极高,同时位于己方阵地或编队内,注意不能发生干扰友军的笑话。宽带调制扩频和大范围跳频,配.合.采用脉冲过压防护装置,是通常采用的电子对抗与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