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EMC测试和整车测试的联系
这里先理解零部件测试和整车测试的根本目的。汽车电子零部件EMC测试的根本目的是:该件在整车的电磁环境中能够正常的工作以及不发射超过限值要求的噪声。整车EMC测试的根本目的是:保证整车能够在道路环境或其他环境下能够正常的工作以及不发射超过限值要求的噪声。因此零部件EMC和整车EMC有联系,但区别又非常大。
区别
零部件测试结果pass能否说明该件在整车上一定OK?零部件的试验室进行测试时,都是按照标准进行的,标准的摆放、标准的高度、标准的输入输出阻抗等等,这些标准是为了测试的一致性和准确性的综合,因此有很多地方和整车有较大的差异,比如零部件的电源线输出阻抗、线束的长度,这些都会对零部件测试结果造成巨大的影响。所以试验室环境下的零部件EMC性能可能和整车环境下有很大的差异。当然标准制定者也不是吃素的,可以通过制定限值来尽量减小这种影响。比如BCI的测试,EUT的另一端使用的陪试设备和人工电源网络的阻抗和EUT实际接入的阻抗可能有很大的差异。该差异会影响线束上的噪声电流。但是如果我们测定*严酷阻抗下*大耦合电流作为BCI注入电流的参考,那么BCI的测试结果就能够表明该件在整车环境下的EMC性能。
所以只要零部件满足标准要求,在整车的环境下的EMC风险是非常小的。大部分零部件在整车测试时出现问题,一是可能该零部件遭受到了比试验室环境下还要严酷的干扰,比如某件异常工作或特殊工况下产生的干扰;二是该件在零部件测试环境和整车环境有很大的差异,比如线束的长度,甚至转接,负载的差异、线束输入输出阻抗的差异(包括接地线)。三是零部件的差异,可能试验室做的整改措施没有加入到量产件中。四是该件的EMC设计状态和*初预想的存在差异,比如某处高压屏蔽线的屏蔽层未满足EMC设计要求等等。按照整车EMC工程师审核的测试计划进行测试并且pass的,应该很少在整车上出现EMC问题。
优化
在整车上直接进行某些零部件的单体测试,这种测试再结合试验室环境下的测试,能够较好的代表零部件在实际使用环境中的EMC性能。但是在整车上的测试受限于空间和车辆工况,很多试验进行不了,而且很多件的工作状态也比较难于控制,不能像试验室环境下通过上位机软件控制那么自如。这里建议对于那种在试验室环境无法很好模拟整车环境的零部件进行整车实际工况的加测,比如IBCM,ITS等,负载过于复杂,试验室环境下很难去和整车保持一致。另外如果在试验室环境下测试fail,*后做了让步接收,也建议在整车环境下进行测试,如果测试OK,那么让步接收的风险会大大减小。
*后,零部件的测试结果不能够完全表明该件在整车上的EMC性能(虽然零部件标准的制定是为了尽量完成这一任务),记住零部件EMC测试的目的:是为了在整车环境下能够正常工作和不影响其他零部件的正常工作,而不是为了整车能够顺利的通过EMC测试。整车EMC测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整车在道路环境下的正常工作。
因此,整车EMC设计工程师工作的工作内容的扩散方向可以有两个重点:1是道路电磁环境;2是车辆电磁环境。如果你对整车的电磁环境非常熟悉,知道任何零部件有哪些信号,连接关系,工作逻辑,大概布置在哪个位置,走线方向,输入输出信号在其内部的处理逻辑、电路。那么即使某个件的测试fail,你也能够很容易的判断该件在整车的EMC风险有多大,是否能够进行偏差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