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氯附属设备工作原理
一、 计量泵基本工作原理:
计量泵主要由动力驱动,流体输送和调节控制三部分组成,动力驱动装置经由机械联杆系统带动流体输送隔膜实现往复运动,隔膜于冲程的前半周将被输送流体吸入并于后半周将流体排出泵头,所以改变冲程的往复运动频率或每一次往复运动的冲程长度即可达到调节流体输送量的目的。
一、 隔膜式计量泵工作原理:
隔膜计量泵利用特殊设计加工的柔性隔膜取代活塞,在驱动机构作用下实现往复运动,完成吸入——排出过程,由于隔膜泵的隔离作用,在结构上真正实现了被计量流体与驱动润滑机构之间的隔离。
二、 液压式隔膜计量泵工作原理:
液压驱动式隔膜泵采用了液压平均地驱动隔膜,克服了机械直接驱动方式下泵隔膜受力,过分集中的缺点,提升了隔膜寿命和工作压力上限。
三、 背压阀的作用:
背压阀能够在计量泵的出口保持一定的压力,确保计量精度。同时也防止工艺压力低于吸入压力时产生虹吸。在泵的排出冲程,压力作用于隔膜,将起抬离泵座,从而使计量的物料通过背压阀。当排出流量减小到零时(吸入冲程),隔膜复位,将泵出口和阀门之间的低压物料与外界隔离,从而在泵的出口单向阀保持一个恒定压力。
四、 背压阀的调节注意事项:
(1) 背压阀压力不能超过计量泵的*大工作压力。
(2) 当计量泵的吸液端有压力时,泵排出端的压力至少要比吸入端压力高1bar。(1bar ≈1kg/cm3)
五、 脉动阻尼器工作原理:
在恒定温度下容器中一定量的气体的**压力回其空积成反比。脉动阻尼器由装有可挠弹性内胆的压力容器组成。此内胆的上部腔中的压缩气体和下部腔中的被输送的流体隔离开。当计量泵进入排出行程,被输送的液体被压入管器,使得管路压力升高,如果此压力超过脉动阻尼器上所预充的压力,在排出行程的剩余物料被压入阻尼器,内胆被物料压着向上运动直到气体和被输送的流体压力平衡,此容积通常为泵行程容积的一半,当泵排出行程结束,在泵的吸入行程,管路压力下降并保持低值,定段时间,气体腔中的压力大于管路压力,于是,内胆被气体压回其原始的位置,并将物料压回管路中,通过这种方式在每个完整的泵循环里,泵每个行程中过多的流量由阻尼器吸收又回到管路中从而有效地缓和了被输流体的脉动流动,使流动状态接近于层流状态。(脉动阻尼器膜片材质为聚四氟乙烯衬橡胶(PTFE),不能预充氧化性气体(如氧气、空气),否则会加快橡胶的氧化速度,减少膜片的使用寿命。使用前预充氮气或氩气。)
七、计量泵的使用与维护:
1、 流量调整:
可采用两种方法调节吐出量,即:调节冲程频率和调节冲程距离。大多数情况采用调节频率的方法。(建议冲程范围在40~100%之间调整。当泵没有处于工作状态时,不要旋动冲程长度调节旋钮。)
故 障
原 因
故障的排除
不能吸液
1、 吸入管中有空气吸入
2、 没安装阀垫片
3、 阀的安装方向错误
4、 泵发生了气锁
5、 泵的冲程距离太短
6、 进出单向阀异物堵塞
7、 阀球卡在阀座上
1、 正确配管
2、 安装阀垫片
3、 从新安装阀
4、 进行排气操作
5、 使泵在冲程距离为100%下运行,重新设置冲程距离
6、 拆开、检查和清洁
7、 拆开、检查和清洁
吐出不稳定
1、 进、出单向阀异物堵塞
2、 阀球光洁度不足,阀垫片老化
3、 泵中有气泡
4、 吐出量过大
5、 膜片损坏
1. 拆开、检查和清洁
2. 更换阀球和阀垫片
3. 进行排进气和提高原料 料罐液位
4. 调整背压阀背压(背压 压不易过高否则影响膜 膜片使用寿命)
5. 更换膜片
4、计量泵日常检查:
(1) 检查各连接点有无渗漏,连接塑料软管是否老化。
(2) 检查是否有异常声音及振动。
(3) 检查电机是否过热。
(4) 观察出液软管中是否有气泡。
(5) 出液压力是否正常(背压压力)。
苏公网安备 320590020018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