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的一氯胺是一种无色的不稳定的液体,沸点为一66℃。一氯胺能够溶于冷水中,也能溶于乙醇,微溶于四氯化碳和苯.氯胺的**效果与氯**相比要差,所以氯胺被看作是二级**剂。即使一些病菌可以被氯胺灭活,但所需要的浓度较高,接触时间较长。氯胺的稳定性好于氯,所以氯胺对于控制微生物的再生长好于自由氯. Reilly报道在管网水余氯高于0.2mg/L时仍有63%的水样检出大肠杆菌,LeChevallie也发现氯胺对控制管道中的大肠杆菌要好于自由氯,其他的学者也发现采用氯胺能够更好的控制管道中大肠杆菌的再生长. 氯胺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被经常使用,由于二战导致氨的供应紧张,氯胺的使用量逐渐减少。但是氯**产生的**副产物越来越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所以氯胺的使用又逐渐增加起来,这是由于氯胺所产生的**副产物比氯**产生的**副产物少的缘故;除此,氯胺的穿透能力比氯强,能够更好的控制生物膜;氯胺活性低,持续时间长,能够更好的控制管网末梢死水区的微生物生长;氯胺还能够减少由于采用氯**产生的口感和味觉的抱怨。 氯胺的灭活能力差,一直被作为二级**剂广泛使用,所以氯胺对微生物的灭活机理研究的很少。Jacangelo在研究氯胺对大肠杆菌的灭活时得出氯胺很容易和氨基酸,肤氨酸,蛋氨酸,色氨酸反应,因此氯胺灭活的机理是阻止蛋白质的合成或者阻止以蛋白质为底物的生物活动。Jacangel。甚至得出氯胺对微生物的攻击是多靶位的。也有一些针对病毒的研究,Olivieri在研究氯胺对f2的灭活基础上得出氯胺对RNA具有破坏力;而Fujioka等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灭活试验得出氯胺对病毒的蛋白质外壳有破坏力,所以氯胺对病毒的灭活可能会由于病毒的种类不同和**剂的浓度不同而灭活的机理不同。
氯胺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反应时间、Cl: N 、p H值、水温、浊度和Brˉ,探讨了这些因素对氯胺形成规律的影响;针对模拟管网,探讨了pH值停留时间对模拟管网氯胺衰减规律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1) 综合考虑C1:N及pH的影响,确定氯99%转化为一氯胺的时间为7.2min;(2 )C l :N 是影响氯胺生成的*主要因素之一:C1:N=4-4.5(质量比)时,一氯胺占总氯的分数*高,可达99.7%;当C1:N=3-4(质量比)时,一氯胺占总氯分数达到97%左右;当而当Cl:N >5(质量比)时,一氯胺占总氯的分数迅速降低,因此,实验中确定*佳生成氯胺的C1:N为4.2 : 1(质量比);(3 )水温对氯胺的形成的影响并不明显:水温从4℃升高至25℃时一氯胺的生成量仅降低2.41%,可认为水温不是影响氯胺形成的主要因素;(4) pH值对一氯胺形成有一定的影响:pH值在8.1~8.4范围内,生成的一氯胺所占分数*高,确定一氯胺形成*佳pH值=8.3;(5 )浊度和溴离子不利于一氯胺的形成,应尽量控制在比较小的范围; 综上所述,确定氯胺形成的*佳生成条件:反应时间7.2min,C l:N=4.2 :1 , p H值=8.3,浊度、水温及溴离子在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小。
氯胺的**原理氯气加到水中,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可以与氨气反应生成氯胺,反应如下:CI2+H2O=HCIO+HCI(1)NH3+HCIO→NH2CI+H2O(2)NH2CI+HCIO→NHCI2+H2O(3)NHCI2+HCIO→NCI3+H2O(4)由上面的反应式可以看出,这些反应均存在一个动态平衡(氯胺**起**作用是其缓慢释放的HCIO.因消耗而减少时,NHCI2按逆反应方向生成HCIO,从而实现**的目的,当CI2和NH3的物质量化为(15~20):1时,才有显著的NH3存在NH3存在和含量在**中的影响不大,并且有明显的气味,一般不希望其生成.在实际生产中,在将CI2和NH3的物质的量比控制在3~5之间,以保证在正常pH值下一氯胺是主要生成物,当pH太低,CI2和NH3的比值越高,对生成较不稳定的氯胺有利,当Ph=5~8时,NH2CI和NHCI2共存,它是一种比(NH2CI)更强的**剂,但不稳定,有明显的气味. 氯胺用于给水**的优点.(1)由于氯胺可以避免或减缓水中一些有机污染物发生氯化反应,因此氯胺**一般很少产生三卤甲烷(THMS)和卤乙酸(HAAs),产生致癌致突变的化合物也比较少.(2)氯胺的稳定性好,在管网中的持续时间长,可以有效控制管网中的有害微生物的繁殖和生物膜的形成,**持久性强,更可以保证管网余氯量的要求.(3)氯氨**是由缓慢释放出的HCIO发生作用,故氧化能力相对比较弱,可以大大减缓液氯**残留的臭味.(4)氯胺**对供水管网的腐蚀性比较小.
氯胺**存在的缺点尽管氯胺**存在一系列优点,使越来越多被用于水厂**中,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1)氯胺**是通过缓慢释放的HCIO作用的,其**的持久力比较强,但是**能力比较弱,**作用不及自由氯。(2)如果控制不好的投加量,会激活水中的氨氧化**,而使转化成亚硝酸盐和氨氮,从而使出水中亚硝酸盐和氨氮超标。(3)氯氨**需要专门设加氨间和加氯间,氨气泄漏事件的防治目前还没有比较完善的措施。
苏公网安备 320590020018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