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环境检测中的常识室内环境检测中的常识-甲醛常识:
甲醛是制造合成树脂、油漆、塑料以及人造纤维的原料,是人造板工业中制造脲醛树脂胶、三聚氰氨树脂胶、聚缩醛树脂、戊四醇醛树脂和酚醛树脂胶的重要原料。它们会逐渐向周围环境释放残留的或未参与反应的甲醛,*长释放期可达十几年。粘合剂加水分解生成自由态甲醛,并不断地向板面移动、聚积,然后从板面脱着、挥发而发散到空气中。
胶合板、细木工板、中密度纤维板、刨花板等人造板材; 装饰材料如贴墙布、壁纸、化纤地毯、油漆、涂料。
甲醛为较高毒性的物质,在我国有毒化学品优先控制名单上甲醛高居位。甲醛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是公认的变态反应源,也是潜在的强致突变物之一。 其浓度在每立方米空气中达到0.06--0.07mg/m3时,儿童就会发生轻微气喘。当室内空气中的甲醛含量为0.1mg/m3时,就有异味和不适感;达到0.5mg/m3时,可刺激眼睛,引起流泪;达到0.6mg/m3时,可引起咽喉不适或疼痛。浓度更高时,可引起恶心呕吐,咳嗽胸闷,气喘甚至肺水肿;达到30mg/m3时,会立即致人死亡。
室内环境检测中的常识-苯常识:
由于苯属芳香烃类,一般不易引起人们警觉。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和溶血及肝损害。家庭和写字楼里的苯主要来自建筑装饰中使用大量的化工原材料,如涂料,填料及各种有机溶剂等,都含有大量的有机化合物,经装修后挥发到室内。主要在以下几种装饰材料中较高:
油漆。苯化合物主要从油漆中挥发出来,苯、甲苯、二甲苯是油漆中不可缺少的溶剂。 各种油漆涂料的添加剂和稀释剂。苯在各种建筑装饰材料的有机溶剂中大量存在,比如装修中俗称天那水和稀料,主要成分都是苯、甲苯、二甲苯。 各种胶粘剂。特别是溶剂型胶粘剂在装饰行业仍有一定市场,而其中使用的溶剂多数为甲苯,其中含有30%以上的苯,但因为价格、溶解性、粘接性等原因,还被一些企业采用。一些家庭购买的沙发释放出大量的苯,主要原因是在**中使用了含苯高的胶粘剂。 防水材料。特别是一些用原粉加稀料配制成防水涂料,操作后15小时后检测,室内空气中苯含量超过国家允许浓度的14.7倍。 一些低档和假冒的涂料。也是造成室内空气中苯含量超标的重要原因。
人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的甲苯、二甲苯时,可出现**神经系统麻醉作用,轻者有头晕、**、恶心、胸闷、乏力、意识模糊,严重者可致昏迷以致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如果长期接触一定浓度的甲苯、二甲苯会引起慢性中毒,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女性主要表现为月经过多或紊乱,胎儿的先天性缺陷。同时可使人出现**、**、精神萎靡、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等症候。所以苯化合物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强烈致癌物质。
室内环境检测中的常识-氨常识:
是一种无色且具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比重为 0.5),氨是一种碱性物质,它对所接触的皮肤组织都有腐蚀和刺激作用,可以吸收皮肤组织中的水分,使组织蛋白变性,并使组织脂肪皂化,破坏细胞膜结构。
室内装饰材料中的添加剂和增白剂; 以尿素组分胶粘剂的木制板和以氨水作为添加剂与增白剂的涂料。 建筑材料中的混凝土外加剂。寒冷地区冬季施工常常在混凝土墙体中加入以尿素和氨水为主要原料的外加剂对混凝土进行防冻保护。这些添加剂在墙体中会随环境因素的变化而被还原成氨气并从墙体中缓慢释放出来,造成室内空气中氨浓度的增加; 浓度过高时除腐蚀作用外,还可通过三叉神经末梢的反向作用而引起心脏停搏和呼吸停止。 长期接触氨可能会出现皮肤色素沉积或手指溃疡等症状;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后可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痰带血丝、胸闷、呼吸困难,可伴有头晕、**、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呼吸窘迫综合症,同时可能发生呼吸道刺激症状。
室内环境检测中的常识-氡常识:
是从放射性元素镭衰变而来的一种无色、无味的放射性惰性气体,氡及其子体在衰变时释放出α、β、γ等射线,易溶于脂肪,可通过呼吸过程进入人体。
从日常用水以及用于取暖和厨房设备的天然气中释放出的氡。 氡在世界各地的空气中都存在,有些地方的水中也含有氡气。 花岗岩、砖沙、水泥及石膏之类建筑材料,特别是含有放射性元素的天然石材。 从户外空气带入的氡。这主要取决于房屋的构造、居住者的通风习惯以及窗户的密封程度,相互邻近房屋中的氡浓度可有很大差异。 在地层深处含有铀、镭、钍的土壤和岩石中含有高浓度氡。氡气通过水泥地面和墙壁连接处的裂缝、地面的缝隙、空心砖墙上的小洞以及污水坑和下水道等进入室内。因此,氡水平在地下室、地窖或与泥土接触的其它结构区通常较高。 由于氡与人体的脂肪有很高的亲和力,氡能在脂肪组织、神经系统、网状内皮系统和血液中广泛分布,对细胞造成损伤,*终诱发癌变。 氡被WHO(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为19种主要环境致癌物之一,且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入室内主要致癌物。 氡不仅会增加患癌尤其是肺癌、败血症等**的可能,而且会因为对人体细胞的机质性损伤带来对子女甚至第三代的潜在伤害。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62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