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管理对上等稻米的影响
不同的栽培措施对同一品种在同一生态条件下的米质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影响*大的是施肥、栽植密度和水分管理。
种植密度:水稻栽植密度过大会使群体通风透光性降低,加重病虫害和下部叶片的早衰,影响光合作用和灌浆进程,从而使稻米品质变差;栽植过稀,将会使分蘖期延长,导致主穗和分蘖穗抽穗和成熟不一致,影响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移栽时秧龄过大,会使秧田分蘖和大田分蘖抽穗和成熟不一致。因此,上等稻的生产应根据品种特性合理密植,过密上等水稻基本苗多,会使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米率下降导致产量下降,上等稻米、垩白粒提高,透明率降低,直链淀粉含量与胶稠度上升,蛋白质含量降低,米质下降。精米率是稻米重要参数之一,而检验精米机是得到精米的关键仪器。实验精米机通过将净稻谷进行脱壳碾白,除去一定量的皮层和胚,称量得到的精米。因此,在上等水稻栽培技术中必须合理安排种植密度获得米质好产量高。
肥料施用:施肥技术对米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只施氮肥的米质*差,配施钾肥和磷肥都可提高米质和产量,并随钾肥和磷肥施量的增加效果越显著;同时,增施有机肥也可提高米质。磷钾肥提高米质的原因是提高水稻叶片的光合作用,防止根系和功能叶的早衰,并促进光合产物的运输和积累,增加灌浆的充实度,从而提高千粒重和整精米率,降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
灌溉:合理的水分管理措施是促进移栽后的秧苗早定根、快分蘖、保持根系活力、提高成穗率、延缓下部叶片的枯黄,从而防止根系和功能叶的早衰,使抽穗和成熟一致,提高米质。这就要求深水返青,浅水分蘖。土壤水分降低会使精米率(精米通过便携式精米机得到)显著提高,青米率下降,产量提高。但,放水时间过长也会使上等水稻减产,品质变差。
原文:http://www.zgny17.com/jishu/News20117/news_81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