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静电放电烧坏“银河-15”卫星

 4月5日,国际通信卫星组织Intelsat公司所属的“银河-15”卫星出现故障,在距地面3.6万公里的高空漂移,成为太空垃圾,很可能会进入另一颗代号为“AMC11”的卫星的运行轨道,形成碰撞威胁。(摘自静电放电烧坏“银河-15”卫星)
    
    5月8日,“银河-15”卫星制造商轨道科学公司**执行官David W.Thompson称,故障原因可归咎于4月3日~5日期间的太阳风暴。5月11日,负责运营“银河-15”卫星的国际通信卫星有限公司证实了这一说法。
    
    “研究人员现在对‘银河-15’卫星发生故障原因的认识基本一致。这颗卫星极有可能是被空间高能电子诱发的深层充放电效应摧毁的。”5月14日,空间环境特殊效应专家、中科院空间中心研究员韩建伟在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时说。
    
    充放电效应是与太阳风暴相关的空间带电粒子三大危害效应的一种。这种效应可使卫星表面及内部带很高的静电,静电放电会损坏卫星器件或材料。有记录表明,静电*高时达到2万伏特。
    
    空间科学研究人员经常登录的英国卫星新闻网于5月12日才公布了“银河-15”卫星出现故障的消息。韩建伟得知这一消息时的感觉是既兴奋又忧虑。
    
    “‘银河-15’卫星出现故障再次证实了科学界对新一轮强太阳风暴即将来临的判断。这也表明包括美国空间卫星制造商在内的卫星研制和制造单位历经10多年,仍没有完全掌握有效应对太阳风暴的手段。这是*值得我们专业人员反思的。”韩建伟说。
    
    1998年,“银河-4”卫星就是由于同样的原因失效的。当时,美国的寻呼机、移动电话、电视转播业务大面积失灵。与此同时,德国的一颗卫星也相继失效,加拿大、日本以及我国的卫星也在相同的时间段发生过故障。
    
    通常,强太阳风暴的出现周期在11年左右。科学家预计,2012年至2014年期间将会有多次强太阳风暴出现,并有可能爆发超强太阳风暴,由此引发近地空间环境灾害性变化,*终通过深层充放电效应、单粒子效应等导致卫星故障。
    
    “银河-15”卫星发生的故障表明第24个太阳峰年的临近。“*近的监测数据表明,太阳活动处于逐渐增强的‘爬坡阶段’。”韩建伟说。
    
    美国国家大气海洋局(NOAA)的GOES-11卫星监测数据表明,4月初空间高能电子环境开始出现增强现象,到“银河-15”发生故障时,高能电子强度出现了一个峰值,较平常增高了两个量级。。(摘自静电放电烧坏“银河-15”卫星)
    
        艰难的放电实验
    
    
    “目前,航天界尚不能准确掌握深层充放电效应发生的途径。这正是‘银河-15’重蹈‘银河-4’覆辙的根本原因。”韩建伟表示。
    
    根据国内外对航天器故障的分类统计:空间环境导致的航天器故障中,由单粒子效应和深层放电效应导致的故障分别占28.5%和24.8%。“这二者是太阳风暴危害航天**的元凶。”韩建伟说。
    
    单粒子效应导致的航天器故障较易解释。它指的是单个高能带电粒子在器件内部瞬间产生大量额外电荷的现象。这一现象会使卫星的运行程序发生混乱,产生虚假指令。“但严重危害中高轨道通信、导航卫星的深层充放电效应之谜难以解释。”韩建伟表示。
    
    深层充放电的原理就像春冬季大气干燥人体易带电一样,带电多了就需要释放。对卫星危害*大的就是放电,这可能烧毁卫星器件或产生干扰电磁信号。。(摘自静电放电烧坏“银河-15”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