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类型高等院校仪器仪表运用治理情形及应对举措
1应用型普通高等本科院校仪器设备装备特点与使用管理现状
应用型普通高等本科院校是通过“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多方向”的课程体系培养生产一线从事技术开发和技术应用的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因此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学院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
由此要求学院注重实验实训教学环节的训练。于是国内各应用型本科院校均投资建设了大量的实验实训场地,有与基础课配套的基础实验室,也有与专业课配套的专业实验、实训中心、实习中心,如金工实习基地、电子实训中心等等。由于长期以来的大而全、小而全思想的影响,再加上设备管理体制上的条块分割,各分院实验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基本上是各自为众,共享程度差,设备利用率低下,特别是实验管理人员隔3年岗位轮动,往往造成仪器设备管理台账不清、维护保养缺位现象比比皆是。*后的局面是新设备采购人人争,原有设备完好无人问,设备闲置浪费现象严重。
2应用型院校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2.1领导不重视、管理队伍不稳定
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大多是学院刚升本不久,部分领导对新形势下的设备管理的本质和作用、设备管理的科学属性和地位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实验设备是为教学服务的,学校的设备维护使用管理只是技术后勤服务管理,实验技术和仪器设备管理的人员从事的工作属辅助**务工作和从事教学科研的教师相比,往往缺乏成就感,认同感;因此,根本不重视设备管理队伍建设与管理人员业务素养的提高。
导致许多院校实验设备维护管理人员的业务素养难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要求,设备利用率与完好率缺乏有效的人才保障。在加之学校与院系设备管理人员经常调整变化,设备使用管理二级监管也难以持续与落到实处。设备管理机构与队伍不稳定,设备管理工作无延续性,自然管理水平难以提高。
2.2人事不协同,基础工作薄弱
按照学校的设备管理制度,所用的仪器设备只要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一律要建账立卡,并做好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记录,尽管每年设备管理部门花了大力气对各种仪器设备进行了资产清理,但是由于人事绩效考核缺乏对使用单位设备使用管理指标,导致使用单位对基础管理工作不重视,往往前清后乱,帐账不符,账卡不符显现比比皆是,特别是系部自筹经费或其它科研经费自行购买的设备(含赠送),没有建卡登记入帐现象非常普遍。再加之现在高校的全员聘用轮岗制度,导致设备管理与使用人员大面积更迭频繁,而工作变动不需到设备主管部门办理仪器设备的移交、监交手续,设备台账管理就很难落到实处,另实验室管理体制调整也随机构调整分分合合,导致有不少实验仪器设备帐、物不清,甚至损坏。****的过渡频繁,不仅造成设备基础管理工作的薄弱,而且为资产的隐形流失留下了隐患。
2.3重计划申报,轻使用管理
设备的拥有量和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是高校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标志。对于一般的高校而言,大多教学设备经费比较紧张,实验设备主管部门都要统一计划,将有限的设备经费用在刀刃上,可以说精打细算,仔细权衡。为改善教学与科研条件,每年学校和系部对采购设备计划申报都非常重视,特别是中央财政支持经费,大家都来挤分蛋糕、抢指标。但购置后,系部实验室等使用单位对设备使用管理往往不太重视,普遍存在“重购买轻使用”的现象,有些仪器设备到货后一直从没开过封。设备使用率低下,设备技术贬值严重现象比比皆是。
2.4追求数字游戏,管理工作复杂化
近年来教育部为提高高等院校教育质量,积极推进高校教学水平评估工作。各高校通过评建工作,办学条件确实得到了相应地改善,管理得到了相应的规范和加强,实验室经费投入也有所增加,学院各方面都有很大地促进。在教学评估指标体系中关于实验仪器设备有一项重要指标,即工科院校学生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不小于5000元/生的合格标准。很多高校为确保数字指标,仪器设备有购入、无报废。一般仪器设备按正常使用年限为八至十年,而有不少有十多年、甚至二十年以上的老化、损坏的陈旧设备仍在帐上,无法正常走报废程序的原因很简单:要保证学生人均固定资产占有率。该报废的不能报废,更新换下来的也闲置一旁,多年下来,各系部及学院的仓库是越积越多,设备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量与管理难度也相应加大,设备管理工作不仅处于被动,而且难度加大。
2.5维持经费不足,设备使用无保障
仪器设备购入后,按照设备寿命周期规律,随着设备使用年限的增加,设备故障率逐年上升,精度也逐步下降。为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性能,设备必须逐年增加其维护保养与修理的次数,因此必须有一定的使用维持费用做保障。但各高校由于教学设备经费紧张,往往只安排少量的维护保养费用预算。维修保养经费不足,缺乏必要的维护保养与维修,仪器设备超负荷运行,带故障运行,不仅加快了仪器设备的老化进度,而且可能导致设备的提前报废。
3强化高校仪器设备使用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3.1转变思想观念,强化资产管理意识
高校应充分认识加强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切实提高各级领导、财务人员、资产管理人员仪器设备管理的意识。一方面要转变观念,克服“重钱轻物”思想,把管钱和管物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上,树立资产效益意识,强化资产管理观念。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现有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培养现代化的管理人才,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提高仪器设备管理水平的关键。应通过各种形式对仪器设备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与管理水平,培养一批爱岗敬业、廉洁奉公、精通业务的专职和兼职的资产管理人员,并定期对其进行考核,对不能胜任的,要及时进行调整,始终保持一支高素质的仪器设备管理队伍,以适应新形势下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要求。
3.2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设备使用管理
制度建设包括完善和健全仪器设备配置论证制度,采购公开招标制度,购入设备验收制度,仪器设备来源登记制度,仪器设备保管制度,仪器设备的维修、报损、报失、报废制度,资产保值增值制度等。加强对仪器设备的检修、维护,保证仪器设备处于完好运行状态。确立“购置设备重要,管理设备更重要”的观念,切实使设备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依据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实验设备管理办法和高等教育发展要求,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设备管理条例,明确设备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工作程序、管、操作技术要求。使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使高校仪器设备处于严格的、全方位的、全过程的监控之下。同时要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度,实行仪器设备管理岗位责任制,做到“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定期进行资产清查,通过实物盘点,清查登记,可以明晰产权,摸清家底,对盘亏资产,要查明原因,按照规章制度及时处理,做到账账相符,账物相符。
3.3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仪器设备动态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与通讯网络的高速发展,目前各高校都建立自己的门户网站与网络技术管理中心。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各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完全可以利用校园网络技术,缩小议器设备所在地的距离,实现网络化管理,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将传统的事后监督变为事前审查和实时监控管理,逐步形成对资产的申请、购置、使用、处置等环节的全过程、全方位实时监控模式,仪器设备资源使用信息可以全校共享、管理也变得非常透明。特别是基于网络信息平台的仪器设备管理系统的建立,不仅能提高仪器设备主管部门建账准确性,而且全校各级管理人员通过网络可查询到所需的设备资料及相关信息,增强了仪器设备管理的互动性、多元性、灵活性和便捷性,从而极大地提高仪器设备管理效率和工作质量。
3.4建立激励机制,提高设备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激励机制是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激励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精髓。为调动高校设备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发挥内在潜力,为达到高校提升设备使用效率的目标,各高校在仪器设备管理方面必须建立一个长期的激励机制。如积极开展学校内部设备管理的检查、评比活动,通过检查、评比发现设备管理实际中存在的隐性问题,为后一阶段的管理工作提出修正意见。同时遵照激励原则,表彰对于资金投入、实验室效益、实验室管理等方面取得优良成绩的集体。对忠于职守,重视维护、保养、维修管理设备的实验室人员,要大力宣传、表彰,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4结语
高等学校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工作,是管理高等学校工作之一,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诸多方面。要做好这项工作,既需要学校领导的重视,也需要各学校各配合与支持,更需要设备管理部门自身的努力。总之,**提高仪器设备使用科学管理水平,发挥仪器设备的*大使用效益,管理观念**是方向,规章制度体系完善是基础,管理手段更新的是保障,人员综合素质提高是关键。另正确处理好设备使用与设备购置、供应与维修管理的关系也不容忽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