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太阳能行业快速发展致使多晶硅一年暴涨30%

      太阳能行业快速发展致使多晶硅一年暴涨30%

     仅仅一年,多晶硅市场风云突变。

  时间回到一年前的9月下旬,《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38号文”),将多晶硅送进“产能过剩”黑名单。

  一年之后,多晶硅却因供不应求,价格暴涨30%,令这个38号文件陷入尴尬。

  资料显示,多晶硅价格从今年五六月份的50多美元/公斤开始上涨,至今已突破90美元/公斤。分析人士预计,下半年多晶硅价格破100美元/公斤几无悬念。

  其实,对于工信部误判的质疑,一年来就没有停止过。昨日国家发改委
能源所副所长李俊峰和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研究员赵刚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仍持续炮轰当年的误判。

  那么,今年来的市场表现是验证了“误判”的质疑,还是供需发生了突变?产能过剩究竟是政府说了算,还是市场说了算?

  疯狂的多晶硅

  2008年工信部发文多晶硅产能过剩的时候,进口量依附度在70%左右。2009年多晶硅全球出现供求短缺,我国对多晶硅的需求量大幅上涨,是2007年的三、四倍。

  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多晶硅行业总体呈现爆发式增长的局面。2004年~2006年行业规模的各项指标均维持在较低的水平。2007年起,由于新光硅业、江苏中能和无锡中彩的陆续投产,我国多晶硅行业产量增长较快。2007年,国内多晶硅的总产量达1141吨。2008年国内多晶硅的总产量达到4573吨,较2007年增加3432吨,同比增长300.8%。

  海关数据显示,2010年6月份国内多晶硅进口量为3784吨,同比增加208.1%。1至6月,国内多晶硅进口总量高达1.933万吨,而去年全年国内多晶硅产量也只有1万吨。

  乐
天威硅业负责人对《每日经济新闻》分析,目前在太阳能光伏组件生产上,中国产量全球占比由2006年的20%快速上升至35%。中国成为全球*大产地,太阳能组件生产的高速增长不断推高多晶硅产品价格。

  在下游需求旺盛及上游新产能释放缓慢的双重影响下,多晶硅产业成为国内*炙手可热的新兴产业。许多
企业、许多城市争相上马硅产业项目,此现象被称为“疯狂的多晶硅”。

两专家持续炮轰“误判”

  在此背景下,去年9月下旬国务院出台了 “38号文”,多晶硅被判为“产能过剩”——2008年我国多晶硅产能2万吨,产量4000吨左右,在建产能约8万吨,产能已明显过剩。

  然而,多位专家对此仍耿耿于怀。李俊峰称,工信部当年由于获取的信息不对称,轻信一些多晶硅企业的上报信息,*终形成产能过剩的错误定论。

  “这是错误的判断。”赵刚同样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科技部从来就不认同存在产能过剩问题。

  赵刚分析,工信部等部委之所以把多晶硅列入产能过剩,有阶段性的问题,不同时期得出不同结论。

  赵刚说,2008年是我国多晶硅企业集中投资建设并上报的年份,2008年国内共生产多晶硅5000吨,占国内总需求量20%。上报给工信部的数字太集中,导致其总量超越了实际需求的好几倍。“紧接着金融危机爆发,需求低迷,企业生产萎缩,所以,就被误判了产能过剩。”赵刚说。

  李俊峰与赵刚同时解释,由于多晶硅价格持续半年走强、且飙升到了相当高的价位,企业联合性抬高价格的可能性不大,说明市场需求在增大,
新能源潜力逐步释放出来。从产业看,多晶硅产业还是刚刚起步,原先大部分是从国外进口,国内的开采和开发还处于偏冷状态,由此判定产能过剩是不切实际的。

  赵刚说,从整个新能源市场看,太阳能市场属于起步阶段,开发得还非常不够。而建一个多晶硅工厂需要好几年才能建完,分年限才能达到产能要求

暴涨行情能走多远?

  对于多晶硅的暴涨,是否是短期行情?业内也存在争议。

  李俊峰说,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多晶硅价格一路下滑到今年上半年的50多美元每公斤。从五六月份开始需求反弹,价格涨到90美元/公斤,直逼100美元/公斤。

  乐电天威硅业负责人分析,2007年全球太阳能多晶硅产量为2.7万吨左右,同比增长15%左右,增速远低于太阳能电池片产量56%的增长。

  受此影响,全球多晶硅原料供应异常紧张,价格出现大幅飙升。预计2010全年全球多晶硅需求量将达85000吨,而目前世界年产能力仅为58800吨,缺口达26200吨,且需求量正在以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长。

  当前石化能源短缺和各国对太阳能产业的大力支持,将进一步推动全球多晶硅需求量增大。

  据《每日经济新闻》了解,美国能源部预计2015年太阳能电池累计安装量至少18000MW,以1MW用多晶硅12吨计算,共需多晶硅21.6万吨。

  多晶硅再次引发了 “产能过剩”由谁定的争议。有关人士指出,对于汽
行业的“产能过剩”,由于行业影响面大,相关部门必须在掌握翔实数据的基础上作出判断。“产能过剩”即便存在,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更多应由市场说了算,而不应该是行政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