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
第12年
- 入驻时间: 2010-09-04
- 联系人:温女士
- 电话:029-36388588
-
联系时,请说明易展网看到的
- Email:acsoon@acsoon.com
新闻详情
新能源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日期:2024-10-29 15:12
浏览次数:641
摘要:
工业经济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今天联合发布《产业蓝皮书: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2014)No.4》。报告指出,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制成品在国际市场上所占份额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但在中国出口的产品中,劳动与资源密集型产品、低技能与技术密集型产品仍占很大比重。从趋势上看,中国的制造业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处于劳动与资源密集型产品、低技能与技术密集型产品的优势正在逐步弱化,中**技能与技术密集型产品的优势正在爬坡积累的结构调整阵痛期。未来产业和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将发生变化,快速响应能力、复杂制造能力、定制化生产能力、可持续能力和适应**变化的能力将成为新的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光子学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增材式制造技术将在未来与传统工业基础技术共同构成制造业新的技术体系,生态产业、新能源产业、生命科学产业和电动汽车产业将成为增长*快的新兴产业。
未来制造业发展应实施双轨战略
报告指出,在全球化日益深化的今天,中国在未来的制造业发展中,应实施双轨战略,推动制造业的平稳转型,使中国经济平稳转向新常态。
首先,发挥后发优势,按照产业发展的规律,向发达国家学习,不断实现产业升级。报告指出:“追赶发达国家,在产业发展的策略上,就是推"进口替代",生产那些中国还不能生产、需要进口的产品。实施进口替代,不是闭关锁国,而是通过推进进口替代,实现出口产品结构的升级。”
报告指出,实施双轨战略,还要实现必要的“跨越”,就是在前沿技术领域开展研究,培育全新产业。全球正在发生的深刻的技术**,既发出了中国必须进行前沿技术研究,才能*终赶上发达国家的强烈信号,也为中国着手推动前沿技术的研究,提供了难得机会。在这一次新产业**过程中,很多国家提出了重点发展方向和推进战略。如美国在推进先进制造业发展的过程中,选择的重点方向包括:在关键国防**产业领域,提高国内制造能力,包括小型的高效能电池制造、先进合成材料制造、金属加工技术、生物制造、可替代能源等。开发先进材料,加速先进材料的应用,包括与信息技术相关、清洁能源技术和国防**领域的先进材料等;投资下一代机器人,协助工人、医生、战士、航天员完成关键的难以完成的任务;推进提高能效的制造工艺等。中国在前沿技术的**上,虽然不能完全照搬其他国家提出的这些领域和方向,但这些国家提出的前沿领域对于中国选择技术突破的方向有着重大的借鉴作用。
新能源工业发展将呈四大趋势
报告指出,未来新能源工业发展将呈现四大趋势:
—光伏产业将继续领跑新能源工业。2014-2016年,全球光伏产业将新增装机将继续保持在30%以上的增速;
—新能源成本不断下降。美国能源部和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报告《跟踪太阳》(“Tracking the Sun”)研究发现,从2008年到2013年,光伏组件价格每瓦降低2.70美元。光伏系统的价格,2013年10kW以下系统的平均安装价格为每瓦4.7美元,10-100kW系统为每瓦4.3美元,超过100kW系统为每瓦3.9美元;
—新能源工业加速调整,企业并购重组加剧。全球新能源工业产能过剩,将导致在2015年前至少有200家新能源企业破产或被兼并,其中绝大多数是太阳能电池板制造企业。就国内而言,我国拟采取综合措施推动光伏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有序开展,提升光伏产业集中度和核心竞争力。
本土车企普遍缺乏**动力
报告指出,中国的汽车工业政策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具有管制性特征与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其中,以政府的判断和选择代替市场选择的特征尤为明显。它体现在政府选择特定的技术路线、特定的产品、特定的企业进行扶持。在对产业组织结构、生产企业及企业规模的选择上,具有强烈的“扶大限小”特色,以实现市场集中和形成大企业集团,这实质上是试图代替市场竞争性集中过程与优胜劣汰机制。
汽车工业政策为在位大型企业提供保护,导致市场竞争并不充分。在目前的管理制度下,并不是符合准入规定的企业和产品就能进入公告目录,国家发改委对汽车行业准入有*终的决定权。同时,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在获得项目审批上有明显优势,如国家在合资审批过程中,严重倾向于其重点扶持的大型企业集团,规模略小的汽车企业无论在获得合资审批的机会还是合资的范围上,都受到极大的限制。此外,现有的政策体系还为汽车行业的潜在进入者、非轿车类汽车企业进入轿车行业设定非常高的进入壁垒。
报告指出,在这种政策模式下,优胜劣汰机制难以发挥出有效的作用,企业缺乏足够的竞争压力。同时,汽车企业热衷于获取审批,尤其是获得合资资格、扩大合资范围、扩大产能等方面的审批。本土车企普遍缺乏**的压力和动力,技术吸收与再**的能力不强,过度依赖政府的保护。此外,扶持特定技术路线,将研发投入强度、是否进行特定技术路线的研究开发及是否生产特定产品与扶持政策挂钩,导致大量低水平重复性研究,这在电动汽车领域尤为明显。
三大因素推动劳动者收入较快增长
报告指出,这三大因素包括:
—补偿型上涨。2004年,劳动保障部颁布新的《*低工资规定》,首度推行*低工资标准,以确保*低工资标准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国内各地*低工资标准调整频率加快、幅度加大。2013年,国内共有27个地区上调了工资*低标准,平均调整幅度为17%。同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到2015年绝大多数地区*低工资标准达到当地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40%以上”。**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目标要求2020年基本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90%以上,将会推动劳动成本的上涨。
—结构型上涨。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特征使我国劳动力工资保持一个较低水平,但是这种状况正发生改变。2003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就已经出现“民工荒”、招工难。我国经济正在经历“刘易斯拐点”,支持我国制造业高速增长的廉价劳动力无限供给的“人口红利”即将终结,劳动力**过剩和供过于求的状态将转变为供给不足,特别是数量工人的供给不足更为严重。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的转变已经并将推动工资的持续上涨。
—倒逼型上涨。2013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2002年上涨了37.2%,其中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了34.6%,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了42.8%。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房价及房租上涨更为明显,2013年住房租金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2002年上涨了44.4%,大幅度推高了城市的生活成本。人口生产和再生产的成本的大幅度上涨必然倒逼工资上涨。
生态、新能源将成增长*快的新兴产业
报告指出,世界各国几乎都制定了在未来5—10年甚至更长时期内重点发展的制造业部门的规划,虽然各个国家和地区强调的发展方向不同,但其所选择的新兴产业都具备以下特点: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实现资本增值;具有全球竞争力水平;能够增进人类的福利和健康,对生态和环境友好,能源消耗较少,原材料使用率高;能够为就业者提供更好的工作。
生态产业。水管理、再生能源循环及废物管理等新兴产业正在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兴起,根据相关统计,欧盟的生态产业在过去5年中的年增长率为8%,预计20年后,全球生态产业市场将达到7万亿欧元。
风能产业。自2001年开始,全球风能产业开始呈现爆发式增长,2009年的增长率高达31.7%。2011年,全球风能装机超过237GW,中国、德国、印度、西班牙、美国等国家的风能装机占到全球装机总量的74%。
太阳能产业。随着全球太阳能装机的增多,太阳能已经成为继水能、风能之后第三大可再生能源。太阳能产业包括上游的多晶硅、变频器、晶片、电池、光伏电池、安装和跟踪系统的生产,以及下游的项目开发、批发渠道、设计与工程、施工与维修。中国则是太阳能装机增长*快的国家。
生命科学产业。生命科学产业有三大板块:生物制造、生物燃料和医药设备。,据预测,到2020年,将生物质能转化为燃料、能源和化学品将使全球经济产生2300亿美元的收益,而发展中国家85%的乙醇将由巴西、印度和中国生产。医药设备方面,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且发展中国家尤其中国和印度等人口大国出现较富裕的中产阶级,医药设备将面临**升级的需求。
电动汽车。南美洲的智利、阿根廷、玻利维亚的锂储量占全球总量的57%,这些国家有可能成为世界各大汽车企业投资的热点。2011年,智利与阿根廷已经成为全球*大的锂供应商,其锂生产占据了全球总量的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