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院士增选100多名候选人超半数被投诉


工程院院士增选100多名候选人超半数被投诉,10月底和11月初,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后投票工作相继结束,目前暂未公布投票结果。

  对于中科院而言,这不是一次平静的增选。11月14日,媒体报道复旦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王正敏遭弟子举报,举报内容包括论文数目造假、专著抄袭,以及包装院士等;半个月前,中科院今年的院士候选人、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王牧,指控另一名中科院数理学部院士候选人——同校教授闻海虎涉嫌学术造假。

  更让社会震动的是,两个月前的9月10日,在北京**中级人民法院第三法庭上,原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张曙光,亲口讲述了自己索贿2300万元用于“运作”中科院院士的情况,并且说只差一票就能成功。公众这才惊讶地获知,这个未出事前就已丑闻缠身的官员,竟然离这一*高学术称号这么近。

  社会浮躁,学术界也不再纯净。两年一次的院士增选期间,更是投诉信满天飞。

  今年,中国工程院初步候选人有500多人,**轮过后,只剩下100多人,这100多人中,有超过半数被投诉。在中国工程院办公室,80岁的院士沈国舫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

  对于举报的调查与处理,也成为两院领导颇为**的事情:工作很繁琐,院士们也不大情愿去,有时候调查也形不成结论性意见,大家都不满意。

  张曙光选院士时,虽有多人多轮举报,却没能撼动他的参选资格。真想大白后,扭曲的调查机制受到社会普遍质疑。《**中央关于**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实行院士退出制度。种种情况表明,这一制度要真正落到实处,必须先改革调查处理机制。

  回溯两院历史,对院士的处理****。

  10多年前,中国科学院曾宣布将两名院士除名。后经媒体证实,这两名院士一位是中国科技大学原副校长***,另一位是华东理工大学原校长陈敏恒。其中,***被除名有政治方面的原因。陈敏恒被除名,既有科学道德方面的问题,也有经济方面的原因。

  2000年,中国科学院公布这一消息时,距两人被处理已有好多年了。

  在沈国舫的记忆中,成立于1994年的中国工程院,迄今没有院士被除名过。沈国舫2006年卸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增选政策委员会主任职务,在他的任期内,推动处理了两例学术事件。

  2006年,中国科技大学火灾国家重点实验室4名教师因一篇共同署名的论文被指抄袭。该论文的第四作者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范维澄,由此也引发了社会对范院士在“论文事件”中所应承担责任的争议。

  当年11月,中国工程院收到有关范维澄院士等人的论文存在科学道德问题的材料。随后,院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多次联系范维澄,范维澄所在的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则组织有关院士对“论文事件”进行了调查了解,并提出了处理建议。

  2007年2月28日,中国工程院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召开专门会议,对“论文事件”的性质进行了认定,并提出了处理建议。其后,报经主席团会议审定,决定通报全体院士。

  处理结果是,中国工程院认定范维澄院士在学术道德和学风方面疏于自律,对“论文事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此,主席团决定对范维澄院士在全院通报批评”。

  “在处理他的问题上,阻力不大,他本人有点儿意见。”沈国舫说,这起学术事件,在学术界有一定的影响。“错了就是错了,错了就要认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