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华为正走向必然死亡任总老矣 华为危矣

2013年10月,任正非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是:《大公司如何做到“不必然死亡”》。华为是我*尊敬的中国企业之一,任总也是我极为崇拜的教父级企业家,之前他的很多文章给我启发。但是这次读完他的新作,我有一个不好的预感:任总老矣,华为正走向必然死亡任总老矣 华为危矣华为危矣! 任总在这篇文章里所说的“如何做到不必然死亡”,

通用电气中国研发中心总裁陈向力表示,工程师是实现“中国梦”的**者和变革推动者,是企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通用电气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全自动电容电感测试仪相信能为上海乃至中国培养更多**人才。

却处处透露出华为正浑然不觉地走向“必然死亡”。

作为晚辈和华为的粉丝,也许我不该危言耸听,但想起任总文中所说,“号召大家‘炮轰华为’”,我权且不顾礼节,斗胆发声。不为别的,只希望任总和华为的朋友们能够听到不同的声音,也许不无裨益。

一、何为颠覆性**?颠覆性**是颠覆性技术**吗?跟随战略适用于颠覆性**吗?

这篇新年讲话,任正非的核心问题是:在瞬息万变,不断涌现颠覆性**的信息社会中,华为能不能继续生存下来?我认为任总提出了一个了不起的问题!

任正非意识到华为已是一家大公司,是“一个‘宝马’”,正在迎接特斯拉的挑战。他说:

宝马追不追得上特斯拉,一段时间是我们公司内部争辩的一个问题。多数人都认为特斯拉这种颠覆性**会超越宝马,我支持宝马不断地改进自己、开放自己,宝马也能学习特斯拉的。汽车有几个要素:驱动、智能驾驶(如电子地图、自动换档、自动防撞、直至无人驾驶……)、机械磨损、**舒适。后两项宝马居优势,前两项只要宝马不封闭保守,是可以追上来的。

任总的观点是只要你能成为大公司,你就不一定会死掉。因为任总相信大公司的死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惰怠保守”。但我不得不遗憾地说,任总对于特斯拉的理解是肤浅的,他对于颠覆性**的理解更有着本质上的错误,这样的错误很可能会是华为倾覆的伏笔。

首先,任总以为特斯拉对宝马的颠覆仅仅是技术的颠覆。事实上,特斯拉与宝马是两个品类。特斯拉*大的颠覆是将汽车从功能型变成了智能型,并且在产品、商业模式、营销渠道方面都颠覆了传统汽车模式。令人遗憾的是,任总把特斯拉的成功仅仅归因于几个技术属性的**,这是多么大的认知盲区啊!

其次,对于特斯拉的判断也反映出任总对于颠覆性**这一概念的理解偏差。华为正走向必然死亡任总老矣 华为危矣他认为“颠覆性**”就是“颠覆性的技术**”。那我就先辨析一下这一概念。1997年,哈佛教授克里斯坦森发布《**者的窘境》一书,说:“有两种技术,一种叫延续性技术,另外一种叫颠覆性**(或者叫破坏性**)。在延续性**竞争环境之下,**者总是能保持**地位;而在破坏性**的竞争环境之下,**者总是被后来者掀翻马下。

任总将“颠覆性**”误解为颠覆性技术**,他理解的颠覆性**是能够在实验室里研究出来的技术突破。他还说:“满足客户需求的技术**和积极响应世界科学进步的不懈探索,以这两个车轮子,来推动公司的进步。”这完全是以“延续性技术”为导向的战略。延续性技术**可以保证华为在运营商设备市场里面成为全世界老大,而在今天移动互联网的大变革面前,这恰恰也将导致华为死亡。

任正非指望华为这辆“宝马”能通过跟随战略追上“特斯拉”,我认为是**个错误。他说:

当发现一个战略机会点,我们可以千军万马压上去,后发式追赶,你们要敢于用投资的方式,而不仅仅是以人力的方式,把资源堆上去,这就是和小公司**不一样的地方。人是*宝贵因素,不保守,勇于打破目前既得优势,开放式追赶时代潮流的华为人,是我们*宝贵的基础,我们就有可能追上“特斯拉”。

任总提倡的是“跟随战略”。有证据表明:跟随战略在延续性技术竞争中是有效的,但是在破坏性**环境中,跟随战略是无效的,甚至是极为有害的。腾讯做“搜搜”超越百度了吗?百度做“有啊”超越阿里巴巴了吗?马云说要不惜一切代价做“来往”,但能够战胜微信吗?想都不要想。所以,跟随战略在颠覆性**的竞争环境里并不适用。

二、移动互联网是*大的颠覆性**者,任正非明白他的敌人是这个时代了吗?

移动互联网是今天*大的颠覆性**。颠覆性**有三个层次,*低的层次是产品对产品的颠覆;再进一层是品类对品类的颠覆,或者行业对行业的颠覆;*高意义上的颠覆是时代对时代的颠覆。我们这代人经历了从工业时代到互联网时代的转变,但还没完全适应互联网,就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所以算上农业文明,当下是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互联网文明和移动互联网文明“四世同堂”的时代。

任正非对互联网或者当下时代的理解是什么:

不要为互联网成功所冲动,我们也是互联网公司,是为互联网传递数据流量的管道做铁皮的……别光羡慕别人的风光,别那么为互联网冲动,有互联网冲动的员工,应该踏踏实实地用互联网的方式,优化内部供应交易的电子化,提高效率,及时、准确地运行…深刻地分析合同场景,降低损耗,这也是贡献,为什么不做好内互联网呢?

显然,任总将互联网看作工具。而如果把互联网当作一种思考模式来看,思维的品质将上升到更高台阶。反观马化腾,*近他这样说:

我的感受是,移动互联网远远不止是一个延伸,这是一个颠覆,看过去的PC互联网都已经不算太互联网了,移动互联网才算得上是真正的互联网,甚至以后每个设备都能连上网络之后,人和设备之间,设备和设备之间一切都影响起来,这还有更大的想象空间。两人差异巨大。

总而言之,互联网企业已经成为传统企业,连马云这样了不起的互联网人物都将落伍。你再听听任总的说法:你们不要受互联网的冲动,我们也是互联网,做好内部互联网就可以了。很难想象,他的理解如此浅薄,与这个时代的隔阂如此之深,这实在是太可怕了。

三、合理性遮蔽法则:一切都很合理,但一步步迈入陷阱。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是因为智能手机的出现,智能手机的价值并不仅仅是这个物理设备,真正价值是移动互联网的入口。遗憾的是,华为在智能手机领域的重视和投入远远不够!

对比一下华为手机与小米的成绩。华为是一家成立25年的企业,小米是刚刚成立3年的手机公司。2013年,小米的出货量仅是华为出货量的36%,收入却是华为的60%,利润是华为的200%,净利润率是华为的350%。从这些数字能看得出来,华为手机虽然在销量上超过了小米手机,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有机会的业务已经被后来者给追上了。为什么?

我认为这样的战略失误可以被“**者的窘境”所解释:颠覆性**往往*早出现在大公司,但常要为主营业务的增长让路,结果扼杀了在非主营业务上大放光芒的机会。华为正走向必然死亡任总老矣 华为危矣这也是我提出的“合理性遮蔽法则”,当时代被时代颠覆,或者两个时代相交时,在上一个时代所有正确的决策全部成为下一个时代被颠覆的原因。

华为收入来源于三大事业部:运营商设备事业部、企业设备部以及终端消费者事业部。前两个事业部面对企业客户,收入分别占总比的73%和5%,第三个事业部面对终端消费者,主营业务是手机,收入占比22%。华为把所有资源铺到主营业务上去。大致估算,华为手机业务收入已经是主营业务的1/4左右,增长率是主营业务的2-3倍,表明这个业务完全有可能成为新兴主业。

信息整理:扬州鹏远电气有限公司   信息来源http://www.pyyq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