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体消息称,中海油决策层决定收缩新能源业务,解散中海油新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海油新能源”)。消息一出,给新能源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
为何忍痛剥离?
据了解,新能源公司始建于2007年,经过6年发展,业务已覆盖风能、煤层气及其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公司不但在上海等地投标海上风电,而且还斥资收购天津力神股权,
通用电气中国研发中心总裁陈向力表示,工程师是实现“中国梦”的**者和变革推动者,是企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通用电气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全自动电容电感测试仪相信能为上海乃至中国培养更多**人才。
“总投资多达百亿元”。
原本被视为中海油发展“新机会”的新能源,为何会被忍痛“剥离”?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分析认为,中海油为何弃守新能源中海油收缩新能源业务可能主要从盈利角度出发。中海油的新能源除2012年盈利993万元外,其他年份新能源公司均未盈利。
在新能源领域遭遇挫折的并不仅仅是中海油一家:国内光伏领军企业无锡尚德在2013年宣布破产;有名的华锐风电,在2013年共注销或转让子公司15家,其中8家为海外子公司;世界*大的风电设备制造商维斯塔斯公布的财报显示,公司2012年税后亏损高达9.63亿欧元,远高于前一年的亏损额1.66亿欧元。
看来,新能源发展殊为不易。
新能源走势如何?
在主要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中,生物质、地热能等近年来发展缓慢、潜力很小,风电是商业化较为成熟的业务,也被众多企业和资本看好。
上个10年,风电产值曾经历两位数的增长,成为欧洲乃至亚洲发展*快的产业。2000年,风能发电总量仅占可再生能源发电(不包含水电)总量的7%;而2010年,这一比例猛增至56%。2009年,风能发电总量达739亿千瓦时,2010年达946亿千瓦时,增幅达28%。
但以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终还是没能逃脱欧债危机的影响。欧洲各国相继采取的财政紧缩政策改变了这个行业的发展态势,“唯利是图”的投资者正争先恐后地转移资金。
由于转换效率低,新能源的市场竞争力从诞生之初,就比传统煤炭等化石能源要低很多。目前欧美等国大多采取补贴等措施扶持新能源发展。
按照德国目前法律,可再生能源电力上网,相关发电企业可获得高于市价的上网电价。这条规定能够鼓励投资并提高太阳能、风能等本身成本较高能源的市场竞争力。包括德国在内的不少国家实施上网电价补贴政策,可再生能源因而蓬勃发展。然而对上网电价补贴存在很大争议。
欧债危机等一系列问题让欧洲国家紧缩财政,新能源获得的补贴变得风雨飘摇。补贴机制不稳定增加了投资风险。而随着投资风险的增高,政策不稳定将进一步加重项目的成本负担。
缺少政策支持、资本信心不足,加上我国目前仍没有掌握风电等新能源的核心技术,受制于国外。不论是国际还是国内,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前景都看似渺茫。
向“钱”看还是向“前”看?
在能源和环境对发展约束越来越大的背景下,既要保持经济适度增长、改善民生、增加就业,又要减排温室气体,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能源、社会、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发展清洁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
但是,新能源产业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先入者往往需要付出巨大的投入,其中包括研发投入和为达到规模效应而在前期投入的各项成本。相较后进入者对成熟技术的简单效仿,前期投入巨资研发的厂商,往往没有足够信心在成本与收益之间实现平衡,难免会导致研发工作裹足不前。
以新能源汽车为例。上世纪90年代,由于看不到新能源汽车的前景,在花费巨额研发费用后,美国通用汽车的管理层与股东之间发生了激烈争执,一度停止了研发电动汽车。结果,被丰田等公司后来居上,失去先机。
面对新能源产业前期巨大的投入,如果要向“钱”看,单纯依靠企业投入,短期内无法获得回报,长此以往确实让企业独木难支。因此,从商业角度来说,中海油为何弃守新能源中海油退出新能源产业,是可以理解的。
从另一方面看,中国政府向世界庄严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要实现这一目标,发展新能源产业是必由之路。
中海油收缩新能源产业确实令人遗憾,但这也给国家相关部门提了一个醒:能否从国家层面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新能源产业扶持力度,以保证前期研发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