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湖南大学七项电力科研成果通过鉴定

本网讯 3月9日,记者从湖南省科技厅了解,湖南大学“高低压先进无功补偿技术和系列装备及其工程应用”、“供配电综合自动化技术及其工程应用”、“混合型大功率有源电力滤波器理论和装备及其工程应用”、“输配电关键技术与装备及其工程应用”、“大规模非线性电路测试与诊断理论、关键技术与应用”和“新型信息融合技术及其在智能检测中的应用”等七项电力科研成果近日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和主持的专家鉴定。

  据了解,湖南大学历时十年多,完成的“高低压先进无功补偿技术和系列装备及其工程应用”、“供配电综合自动化技术及其工程应用”、“混合型大功率有源电力滤波器理论和装备及其工程应用”、“输配电关键技术与装备及其工程应用”等四项分别来自国家“863”计划、国家十五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新产品、国家中小企业**基金、湖南省重点计划等立项项目。

  “高低压先进无功补偿技术和系列装备项目”由项目组研究与开发了一系列高低压无功补偿装置,能有效的提高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改善电压质量,降低线路损耗,充分发挥输配电设备的效率。所开发的多套无功补偿设备已经在电力部门和多家企业运行,现场运行经验表明,各种无功补偿装置在相应的使用场合都能充分发挥其补偿作用,为电力系统的**、稳定、经济运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各种补偿装置由于采用了一系列的新技术,使得其具备了很好的补偿性能,满足电网无功补偿的需要。

  供配电综合自动化技术研究的成果,是为用户系统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变电所智能化监控系统,完成了对变电所内主要设备和输配电线路的自动监视、测量、控制、保护,以及与上级系统通信等综合性的自动化功能,实现高、中、低压设备智能化监控的集成。

  混合型大功率有源电力滤波器理论和装备项目,是研究输配电谐波治理的一种新方法与新技术,可直接应用于谐波治理工程,为并联混合型有源滤波器走向实用奠定理论基础。混合型大功率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研发成功可以明显提高企业的电能质量,保障企业电网的**稳定运行,由此大幅度减少了企业的线损、主变压器等电气设备发热以及电能损耗费用成本,提高了生产设备的**性和利用率,提高了继电保护及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节省了设备维修维护费用以及备品备件费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输配电关键技术与装备及其工程应用项目,主要围绕电网的**与经济运行的关键问题,研究并提出了一套解决输配电关键问题的新方法、新技术,形成了富有特色、针对性强的技术体系,在此基础上研制了相关新装备,在电力、冶金、铁路等行业进行了大规模工程应用。该项目已形成了输配电方面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系列产品及软件平台,并在多个实际工程中得到了成功应用,解决了电力系统**与经济运行的许多关键问题,在**生产、节能降耗和提高输配电自动化水平等方面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应用前景很好。

  据研发人员介绍,上述四个项目均是从基础理论研究着手,再到关键技术、关键装备的研发,*后到工程应用。

  以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载波通讯都必须使用高频振荡器、高频选频表、高频频率计、高频电压表、高频电流表等传统仪器,用来检测和试验继电保护收发迅机、高频电缆、结合滤波器、阻波器及电力传输线等高频载波通道和设备。为满足载波通讯测试,课题组研发出了“智能化载波通道综合测试仪”,它是而一种集原分散的传统仪器而高度集成和智能化综合性的试验装置,可广泛用于电力、铁路、**、邮电、科研、油田、工厂等部门,尤其适用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高频收发讯机及其通道设备(含高频电缆、结合滤波器、分频器和阻波器)的试验,可自动完成测试,形成试验报告,大大提高检验效率和检验质量。从2004年起,周有庆教授率课题组就在原有的研究基础上开始对该测试仪进行重点攻关,今年已完成产品定型并在湖南、广东市场销售了五台。

  鉴定会上,专家对该测试仪集选频电平表、高频振荡器、高频频率表、毫秒表、标准电阻、标准电容为一体,具有集成度高,成套性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电平表精度高等特点给以了较高的评价。根据电力系统用户意见反馈,该仪器运行可靠,效果好,使用方便,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大规模非线性电路测试与诊断理论、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是在现代工业、国防工业和微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对模拟电路测试和故障诊断提出了新的更高更急迫的需求的前提下,由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立项资助的课题。10多年来,课题组深入系统开展了模拟电路测试和故障诊断及其应用研究,在大规模电路、非线性电路测试与诊断方面取得了富有创造性的理论和应用成果。其理论成果由200多篇论文组成,其中被SCI收录75篇、EI收录147篇,论文被他人引用902次,获得了一项发明**、2项实用新型**。应用该项成果不仅完成了对我国**代身份证芯片的测试,而且还完成了芯片系统SOC质量与可靠性评价、卫星搭载**批集成电路质量与可靠性评价,成功开发出电路板自动测试与故障诊断平台、红外焦平面自动测试与校准系统,成果丰富了电路测试与故障诊断理论与方法,对于电路理论、电气工程学科和电子与信息学科的发展都有极其巨大的推动作用。

  “新型信息融合技术及其在智能检测中的应用”项目是以水分快速准确测定为研究对象,利用单传感器重复观测和多传感器观测结果,研究、建立自适应融合算法,获得比常用的算数平均值准确度高的测量结果。建立信息融合预估方法,可以在被测样品未完全失水状态,建立准确的失水预估模型,准确预估试样的完全失水状态,大大缩短烘干失重法水分测定的时间,降低能耗,提高效率。过去由于测量仪器的所限,致使我国粮油、肉类水分现场检验一直采用感官判断方法,无法保证检测质量。因此,快速、准确的水分测定仪器是市场急需的检测设备。滕召胜教授课题组10年来先后研究开发了LSK-1数显插杆式水分快速测定仪、RSY-1肉类水分快速测定仪、电能闪变参数监测系统等,取得了重大的社会效益和显著的经济效益。专家们一致认为该项成果**性强,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应用成效显著,专家们还指出,信息融合技术在智能检测中的应用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具有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希望项目组在现有信息融合技术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新型信息融合方法,并在新的应用性研究项目中推广应用。(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