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手机上网成为老百姓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但包月流量却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每个月超出的流量必须另外付费,而没用完的流量下个月自动清空。问题是,这些没用完的流量都是用户付费了的,如此无厘头地被运营商清空,消费者何其冤也!
包月流量根据流量大小不同分为不同的类型,电信运营商收取的费用也不等。用户可根据自己的上网情况决定不同的包月流量,但问题是,手机用户每个月的上网时间,根据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内容的不同会有很大的差距,比如这个月出差,上网流量就会少很多,如果用户选择了比较大的包月流量,这些套餐流量并不能使用得较为彻底,没用完的流量,运营商并不会累计到下一个月,而是直接清空。如果下一个月用户上网流量大增,电缆故障测试仪多出的部分却又不得不额外付费,并且在费用的收取上,这些超过部分所需的时长金额远甚于包月流量的计价标准。
凭什么手机用户每个月的流量超过包月就要多交钱,而没用完的却被运营商直接清空而不能带到下一个月?在这样的消费模式中,电信垄断运营商高高在上,消费者沦为待宰羔羊。这种电信运营商在消费者面前的傲慢与偏见,连苹果手机在售后服务上的“中外有别”也自叹弗如。
对于升斗小民而言,每个月使用手机上网生怕超过了流量要额外付费,在享受现代网络服务的同时,却不得不在消费体验上大打折扣,以“小心翼翼”的消费体验向电信运营商低头。在互联网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背景下,中国电信业如果还是习惯于通过政策庇护和垄断地位打压竞争对手,或是霸王式地从消费者身上多拔几根毛,这样的企业,如果成为国民经济的所谓支柱,不是反讽市场经济,就是蔑视公众的起码常识。大电流发生器
有统计表明,全球手机移动互联网的流量已经挤压了固网宽带的流量份额,未来1~2年内很有可能会超过宽带流量。而国内电信运营商在手机流量收费上如此对待消费者,动辄要消费者多掏腰包,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刺激内需?